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荣芳  刘月敏 《陕西中医》2008,29(2):204-20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温阳祛痰法,今采用疏肝柔肝、理气活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温阳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用方法。笔者采用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取得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燕 《吉林中医药》2005,25(3):21-22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均服用温阳活血汤,观察用药前后症状改善、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变化、相关理化检测等。结果:对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疗效及对血脂、血糖、血流变的改善均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温阳活血汤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收录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条件的研究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1 0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并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复发率。结论: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张发艳 《光明中医》2016,(17):2595-2596
目的查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近几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及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求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帮助。方法从临床试验及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对冠心病心绞痛不论是临床试验,还是实验研究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无不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表现出良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扬。  相似文献   

6.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有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痰、理气等,笔者认为,肾虚血淤痰阻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密切相关,故益肾活血化痰法在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艳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9):640-641
介绍唐红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经验。论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清热活血法、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养阴活血法、温阳活血法、化痰活血法等活血化瘀六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晓雨  刘福明 《吉林中医药》2021,41(9):1256-1260
冠心病是一类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活血通脉法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之一.其具体含义包括:疏肝理气、活血通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辛温散寒、活血通脉、化痰祛瘀和活血通脉.通过梳理总结出活血通脉法可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PCI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血小板功能、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脂、血流变学、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温阳活血化痰法对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化痰法对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取高脂饮食、脑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及寒冷刺激方法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模型。同时用温阳活血化痰法观察其对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温阳活血化痰法治疗组心肌缺血及组织学改变减轻,CK-MB、CHO、Ⅰ-CHO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显著。结论温阳活血化痰法能减轻大鼠造模损伤,具有防治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温阳活血药物为主的麝香保心丸,口服6粒,每日分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ST段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都有明显上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上移情况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之法可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有利于心肌缺血部的血管再生,能在建立侧支循环的同时增强心血管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心肌血流供应和心肌缺血,有效快速的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张秋霞  王杰西 《陕西中医》2003,24(2):100-101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补气活血汤 (人参、黄芪、丹参、赤芍、瓜蒌、薤白、三七粉等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80例 ,并与地奥心血康 60例 ,作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1 .7% ,两组比较具有可比性。提示 :补气活血化瘀对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起到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蜀华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阴虚为本,瘀热为标",治疗以"养阴活血,清热解毒"为法,方以"黄芪生脉饮"、自拟"芦黄颗粒"加减。并介绍了特殊类型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病机特点是以"阴寒"及"风邪"为主,治疗上应以温阳及祛风通络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3.
理气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气法是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常用方法之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有情志不遂等临床表现,易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气机不畅是冠心病心绞痛重要病机。临床以理气法为基础,配合活血、化痰、清热等治法,其机制与抗心肌缺血、抗炎、抗氧化、镇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耀  郭海宁  祝林堂 《陕西中医》2009,30(10):1278-1279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通脉汤(丹参、降香、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结果:总有效率75%。结论:证实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张文高教授运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益气温阳活血方的治疗原则、辨证思路及药物组成的分析,明确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机制,并通过临床验案明确其治疗思路与方法。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等西医药物治疗,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状况。结果: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且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研究进展.方法:归纳、总结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中医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相关文献.结果: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采用虚、实辨证分型,并施以益气养阴、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等法,还有针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笔者回顾气虚淤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法及方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讨论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形成机制,与益气、活血药物在治疗此病的用药比例.对益气活血法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得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益气扶正为辅,瘀去正复而胸痹自愈.在此基础上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9.
金元著名医学家李杲不但擅长治疗脾胃内伤疾病,而且善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外、妇、儿科杂病,在其所用的300多个方剂中,以活血化瘀为主或兼有活血化瘀功效者有80余方[1]。其活血化瘀大法可归纳为益气活血、理气活血、凉血活血、温阳化瘀、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除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外,近年来,还提出了瘀血理论。本文论述了瘀血在糖尿病的形成及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从理论上为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依据。并根据仲景活血化瘀的方法,结合糖尿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提出了益气活血法、通下活血法、理气活血法、活血扶正法、温阳活血法、清热活血法等6种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而且结合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仲景各种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