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根据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出在工程中采用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优越性。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拌合、浇注等关键问题作了详尽的探讨和归纳,并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概述国内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发展状况、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性能及施工,分析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并对国内煤矿加强钢纤维喷射砼试验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结构除险加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现状,扼要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相关理论,讨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阻裂机理和力学模型,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结构中的加固设计方法,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湿法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在锦屏辅助洞中的应用,并根据锦屏辅助洞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湿法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措施以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以后规模使用湿法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取代模注混凝土作为隧道永久支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的不断深入,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路面工程的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路面工程的低温气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探索低温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强度机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关于素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受压韧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且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为了比较素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最大位移以及可吸收变形能的能力。进行了此两类混凝土受压韧性的试验研究。经人工制作试件后,试验在250t级刚性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发现,在最大位移能力。残余强度,吸收变形能等方面。与素混凝土比较,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淮北矿业集团某煤矿的应用及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研究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煤矿软岩巷道支护中的施工工艺,包括钢纤维混凝土的拌料、喷射过程及施工要点等等。  相似文献   

8.
钢纤维外形对高强混凝土增强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掺磨细矿渣的高强混凝土中掺入不同外形的钢纤维配制出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对不同外形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研究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指出:出于提高增强效应的目的,采用增大钢纤维两个端部的改进方法较之改变钢纤维的轴线形状和变截面更有效;献[5]中由基体混凝土强度预测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公式,不再适用于描述钢纤维对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的增强规律,基体混凝土强度对钢纤维增强效应的影响应重新进行研讨。还建议了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增强目的来选择钢纤维,以达到最理想的增强效果。表1,参1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沟盖板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沟盖板的破坏形态及变形特征,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对沟盖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沟盖板取代普通钢筋混凝土沟盖板的可行性。此研究成果已在上海至武威高速公路上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钢纤维混凝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混凝土,其优越的使用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以卧龙湖大桥C50钢纤维混凝土配比设计、试验结果及施工经验,阐述了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纤维作用机理及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1.
峨口铁矿地下破碎机硐室原设计采用钢筋砼碹支护,施工过程在硐室的导硐和天井采集岩样鉴定,岩层为稳固性较好的角闪岩,并经可行性分析后改用锚喷支护方法。文中介绍实施锚喷支护的手段。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作为历史文物存续时间一般有数百年甚至千年,其安全等级不同于一般岩体工程,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型硐室群岩体结构稳定性减弱,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岩体失稳、损坏,因此对其 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加固十分必要。该大型地下硐室群建设工程属于大型地下岩体开挖工程,岩体工程开挖前,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显示,硐室群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通过稳定性经验评价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发现硐室群整体稳定性好。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模拟计算方法对硐室群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与工程地质调查、稳定性经验评价法的判断结果基本吻合,大型硐室群开挖后围岩总体上处于稳 定状态。针对硐室内局部有断层破碎带和局部块体存在失稳隐患,提出了以“锚杆与注浆、浇筑混凝土相结合”的锚网喷为主的加固方案,有有效确保了其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3.
王克燕  刑天海  曹磊  靳惠深  张云宁  李振  韩复员  翟强  陈晨 《中州煤炭》2020,(12):141-145,161
我国煤矿井下无轨运输混凝土路面铺设成本高,并且受开采应力、巷道底板地质条件等影响,其应用受到限制。重载车辆的频繁碾压极易使路面发生损坏,从而影响正常开采效率还带来高昂的维护费用。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MC尼龙重载承压地板代替传统混凝土铺设路面,进行了MC尼龙重载承压地板井下巷道铺设的工艺研究。通过对承压板井下铺设方案的制定、承压地板型式的研发、地板的整体连接及稳定性研发等,实现了高效的作业效率,更为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以及更低的成本,进而达到了“以塑代混凝土”的实际示范意义。该铺设工艺为井下无轨运输的采区路面、工作面搬家通道、临时路面以及其他应急路面、硐室地板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含地下洞室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洞室是危害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分布情况更是评价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条件。通过分析地下洞室的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极限平衡法及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讨论并研究了地下洞室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地下洞室的直径和其走向与整体边坡走向的关系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As one form of the energy resources, coa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mine accidents some time occur i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result in large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As equipment that can provides the miners with an emergency shelter when the coal mine accidents occur,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coal mine enterpri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fuge chamber is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The general function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are illustrated first,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n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is state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refuge chamber is introduced.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for the key functions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are demonstrated. Finally, the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chamber is stated.  相似文献   

16.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论述了大跨度地下洞库扩挖开挖顺序及施工技术,使大跨度地下洞库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发展,为类似地下工程的施工取得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软破围岩中浅埋大跨人防工程锚固综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对该工程围岩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并确定围岩类别,以锚为主。施工中对开控顺序进行调整,对锚索、锚杆注浆工艺进行改进,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软岩大断面硐室的地质条件和破坏特征, 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硐室围岩力学形态变化特征与破坏机理, 结合软岩大断面硐室稳定性控制理论, 提出了由初次高性能锚网喷支护、二次注浆及底板锚注支护形成的耦合支护方案, 并给出了详细的技术参数。通过耦合支护技术, 实现了硐室围岩的共同承载, 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工程试验结果表明: 该耦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硐室变形, 满足了软岩地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的支护要求,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我国煤矿井下安全开采状况,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避险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原则,确定避险设施的类型,设计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过渡站+安全绳"的井下硐室紧急避险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少,安全可靠,适合于我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多等特点,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全面介绍了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情况,在国内首次提出井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流程、工艺要求,为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了技术标准和验收方法,提出了加强井下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和装备开发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