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遥感大数据自动分析与数据挖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德仁  张良培  夏桂松 《测绘学报》2014,43(12):1211-1216
成像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遥感数据获取能力的增强,导致遥感数据的多元化和海量化,这意味着遥感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然而,现有的遥感影像分析和海量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当前遥感大数据应用的要求.发展适用于遥感大数据的自动分析和信息挖掘理论与技术,是目前国际遥感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围绕遥感大数据自动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关键问题,深入调查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在遥感大数据自动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科学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永进  张滔  廖兴国  邵淑华  祁支锐 《测绘通报》2021,(12):134-139,157
时空数据挖掘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车辆轨迹实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等多源异构时空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挖掘模型,进行了职住平衡、区域联系度、交通拥堵等城市特征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多源数据挖掘的城市评估体系,探索了时空数据挖掘在城市体检评估中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评估与决策。  相似文献   

3.
面向"数字城市"的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数字城市的兴起,城市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因其分辨率高,在城市空间信息的获取和更新上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本文对适应"数字城市"的航空遥感信息模块化获取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机载三维成像仪的数据获取,说明航空遥感在数字城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真  袁磊  周彬学 《测绘通报》2016,(8):110-113
随着城市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阶段转变,城市内部功能结构优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数据挖掘工作对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提升的演变规律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以珠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分析等手段挖掘建设用地许可数据潜在价值,一方面为城市内部功能优化提供了建议,另一方面探索出了规划许可数据挖掘研究的指引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网格地图与网格计算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源远流长 ,古朴简易的网格地图方法 ,仍可作为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 (SDM)的工具之一。以遥感像元数据为基础 ,结合四分树、三角网等数据处理技术的网格地图获得了新的活力和现代功能。当面临全球互联网走向网格计算新技术的机遇时 ,如果能够将各自优势互补 ,网格地图就将推陈出新 ,生机无限。在数字化城市的应用方面 ,它也有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网格化趋向相融合 ,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建设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和目标,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即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以实现对现实城市中人和物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服务。针对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网对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进行了分析,面对智慧城市中大数据将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大数据的策略和思路,重点论述了云计算与数据挖掘,并给出了云平台的基础框架,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议,最后展望了智慧城市未来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类规则挖掘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目前遥感影像的统计分类、神经网络分类及基于符号知识的逻辑推理分类方法的优缺点.以GIS为平台,构建了多源空间数据库,将数据挖掘的思想和方法引入遥感影像分类中,提出了面向分类规则挖掘的遥感影像分类框架.针对遥感光谱数据及其他空间数据的特点,定义了连续属性样本分类概念和分割点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连续属性样本分类规则挖掘算法.选择一个试验区,采用该算法分别对遥感光谱数据、遥感光谱和DEM数据相结合的数据进行分类规则挖掘、遥感影像分类和分类精度比较.结果表明:(1)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2)加入DEM等与分类相关的其他空间数据可以提高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通过挖掘分类规则进行遥感影像分类,扩展了基于知识的逻辑推理分类方法中知识获取渠道,提高了分类规则获取的智能化程度.新的连续属性样本分类规则挖掘算法,扩展了归纳学习算法对连续属性样本分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张家港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对数字化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城市三维平台应运而生。张家港三维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体系,有机整合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真正射影像(DOM)、建筑物模型、精细场景、城市小品、城市部件模型、POI点、矢量线、矢量面等数据,基本实现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为支撑的数字系统,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更加直观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三维景观建模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数字城市”已被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列为中、长期目标。目前,城市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很多,CAD系统、计算机立体视觉、基于遥感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各有优长与不足。相比较而言,利用DEM数据+3DSMAX软件在城市三维景观建模中的效果更佳。我们不能等建模技术完善后才去投入数字城市建设,而应在建设实践中去推动建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勇  刘凯 《北京测绘》2009,(3):22-24,76
随着空间信息领域技术的提高,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地表信息的数据量也飞速的增长,快速有效地在海量遥感数据源中获取感兴趣的地表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方法具有从海量数据集中提取隐含其中信息的功能,使得数据挖掘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和专题信息提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但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使得在遥感分类中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并不容易,本文通过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和探讨了这些方法在遥感分类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在遥感分类中更好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数据挖掘算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北京的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军  彭凯  李琦  郭玲玲 《测绘科学》2005,30(1):80-82
空间信息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依据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遥感工程、北京市综合遥感影像数据库和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以0.5m Geoeye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选取了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分离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重庆市都市建成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绿地系统建设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少佳  胡艳  李胜  陈静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7-100,2
为了准确掌握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情况,有效支撑新区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工作,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结合相关辅助资料,对2009年和2010年重庆两江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获取了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并对其城市建设用地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冯晓刚  李锐 《测绘科学》2011,36(1):102-104,72
本文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以西咸一体化进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时相TM/ETM+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归一化裸露指数(NDBI)等方法提取西安、咸阳两市的城市空间特征信息,结合地学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城市扩张强度、紧凑度等指标,并探讨了影响西咸一体化进程的因子.得出:西咸一体化政策的出台是主导西咸两市对向不断...  相似文献   

15.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has been found useful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natural resources survey because of its synoptic and repetitive coverage. It is further recognised that it has wide application i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Till now much of the earlier work has been concentrated on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data. It is felt that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of satellite data could be useful for urban studies. For this purpose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of Delhi area has been considered to demonstrate its potentiality in urban applications. IRS LISS II data of Delhi area has been used on a low cos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of various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discussed to show the suitability for urban area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统计遥感空间基础框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通过建立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空间基础框架数据库体系,根据地理空间位置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针对统计遥感业务对空间基础框架的需求,提出了统计遥感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研究了框架建设中框架构成,数据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关键技术,并展示了统计遥感空间基础框架在国家统计遥感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7.
城市DSM的快速获取及其三维显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数字表面模型(DSM)作为城市的重要信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机载三维成像可以快速获取DSM数据,而无需地面控制点。该文介绍了利用三维成像仪快速获取城市DSM图像的数据处理技术,阐述了基于城市DSM影像显示城市三维模型的原理,着重分析了显示城市DSM图像奇异表的方法和侧面处理思想。最后通过珠海、澳门地区飞行数据的处理和三维鸟瞰显示,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遥感与城市信息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 0世纪 ,航空摄影测量与航空遥感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管理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1世纪卫星遥感可能越来越发挥广泛的作用。本文回顾了近 2 0年来 ,我国开拓城市遥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新进展 ,指出高分辩率卫星图像数据与三维航空遥感越来越接近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 ,为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更新 ,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遥感综合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环境也越来越为现代人所重视。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城市环境后,阐述了遥感技术的整体特点、应用,简单分析了GIS和GPS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针对具体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地面污染、固体废物堆场污染和热污染等)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在总结遥感综合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可以发展的新方面。  相似文献   

20.
The image analysis system ASEAN (Advanced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was designed and programmed by a software development group, ImaSOFr, Depart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IS, Institute for Geography, National Centre for Na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Vietnam under technical cooperation with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entre of Japan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ASEAN has been i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since 1989, with different versions ranging from the simplest one for MS-DOS with standard VGA 320×200×256 colours, through versions supporting SpeedStar 1.0 and SpeedStar PRO 2.0 true colour graphics cards, up to the latest version named WinASEAN, which is designed for the Windows 3.1 operating system. The most remarkable feature of WinASEAN is the use of algorithms that speed up the image analysis process, even on PC platforms. Today WinASEAN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cooperation with NASDA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RESTEC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enter of Japan) and released as public domain software for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gional Remote Sensing Seminar on Tropical Eco-system Management which is organised by NASDA and ESCA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functionality of WinASEAN, some of the relevant analysis algorithms, and discuss its possibilities of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