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大开放教育刚刚起步,如何提高开放教育学员的素质,全国各地各级电大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法律专业学员而言,本文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来共同提高电大学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工作开展6年多来,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各地通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专业机构建设,在以司法人员为主导、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的模式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矫正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随着社区矫正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开放的社区环境和多元的文化环境下,如何继续有效地做好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2012,(6):10-13
十、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答:社区矫正人员是在社区执行刑罚的罪犯,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基础。社区矫正人员在开放的社区中服刑,存在着多种诱发犯罪的因素,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既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区安全,预防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前...  相似文献   

4.
自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从实践来看,尚存在着矫正方式简单、专业方法匮乏、矫正效果欠佳等问题,"尤其缺乏有量化实证数据支持的有效矫正项目和方法措施"(张苏军副部长语)。为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治效果,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了循证矫正的理念和模式,开发了包含认知行为介入、家庭关系辅导、  相似文献   

5.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矫治是一项提高教育矫正水平的重要工作。江苏省宜兴市在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中采用了包括心理测试、评估、辅导、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矫正,提高了教育监管水平。本栏目刊登《心理矫治: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一剂良药》一文,介绍江苏省宜兴市开展社...  相似文献   

6.
个别教育工作是教育矫正罪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罪犯犯罪原因和手法的复杂多样化,要求个别教育内涵继续深化,方法需要丰富。这就必须将对罪犯教育矫正有作用的各种因素和方法整合运用,形成全新的个别教育模式,建立危顽犯的个别教育团队模块化承包机制是实践中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陈宁  张建华 《政法学刊》2002,19(2):92-93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研究和处理多因素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公安院校的刑事技术专业物证分析实验教学中,我们开展了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结果证明学生学习正交试验设计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许冷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1):130-132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六个省市正在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如何在非监禁条件下提高罪犯的教育矫正质量,将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心理健康的守法公民,是试点工作必须要面对和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教育矫正工作中,运用和完善矫正个案制度是提高矫正质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矫正组织执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贯穿干矫正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可以说,矫正个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项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对矫正个案的内涵、特点、原则及制定程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以期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监狱警察专业化的价值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专业化对于社会、监狱、监狱警察等主体具有积极的价值:有利于增强对警察的激励,提高监狱警察的素质;有利于改善监狱警察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吸引和留住人才;有利于提升监狱的整体工作效能。专业化进程中应预设监管岗位警察向矫正教育岗位警察的转进通道,采取设置矫正专业技术职务、推行监狱警察职位分类、遴选专家等方式加快我国监狱警察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法界定了社区矫正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监督管理、轻教育帮扶的问题,从基本原则到矫正实施,在整个法典共9章63条中,涉及“教育帮扶”内容的包括专章第五章的9条规定和总则等多章的22条规定,就社区矫正全流程开展教育帮扶、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予以规范,以实现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成为守法公民、顺利融入社会,进而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美国矫正教育运动走在世界前列,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有关矫正教育的理念,政府对矫正教育的经费资助和督导,以及非政府的矫正教育协会的有组织的学术研究和大胆探讨,都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2.
张婧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4):134-136
目前,矫正教育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方面人、财、力的不足,也有主观方面矫正教育者思想及个人素质的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矫正教育的效果。加强矫正教育者队伍建设需先加强矫正教育者领导班子建设,并坚持从优待警,从严治警,重视每位矫正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安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1):101-105
心理矫正理论和技术介入改造罪犯工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在肯定其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还要给这项活动科学定位。心理矫正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心理矫正的模式自产生以来。主要有医学模式和社会一生物一心理综合模式。监狱对罪犯的心理矫正只能采用后一种模式;心理矫正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监狱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监狱只能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矫正是罪犯改造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与狱政管理、罪犯教育、罪犯劳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2,(7):95-95
北京市将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调动多个部门力量,采取各项监管、教育和帮扶措施,有效促进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健康成长和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对告知同意的批评源于民法格式条款的路径依赖,将告知同意等同于实践中作为其表现形式之一的隐私政策,继而将隐私政策作为格式合同存在的弊病扩展为告知同意固有且不可避免的问题。事实上,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告知同意呈现开放结构,包含复次的告知同意阶段,呈现多元的主体交互关系,强调行为授权的程序价值,为公法介入告知同意提供了基础。个人信息保护中告知同意的多元合作规制体系,按照政府规制、元规制和自我规制各自规制优势确立公法介入的形式和程度,在矫正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之间的权力差距以确保意志自由的同时,促进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等信息处理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引言拉丁法谚有云:"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1"社区矫正与监狱犯人改造和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很大程度上是在开放的社会进行矫正,因此如何发挥社会志愿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是社区矫正能否获得成效的关键所在2。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是社区矫正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中,家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则是情感归属的依托,  相似文献   

17.
安海 《法治纵横》2011,(9):27-28
由于国内低空迟迟没有开放,一些狂热的飞机“发烧友”时常不经国内空域管理部门的同意,私自驾驶买来的飞机就上天了。不过,今年两会期间传来的“低空开放加速”的消息,却有望逆转这股潮流。  相似文献   

18.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从目前实际看,矫正教育学科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加强矫正教育学科队伍建设是目前建设矫正教育学的关键,需从遴选学科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促进优秀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和不拘一格引进、培养、使用人才方面入手。为促进矫正教育学科队伍建设,还需正确对待学科带头人,完善激励机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及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雷虹  贾亚丽 《法制与社会》2010,(16):227-228
一些高校部分专业在招生时要求学生的身长条件,不仅不能通过其公平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政策来影响、矫正和重塑社会健康、平等、多元的身长文化,反而迎合少数用人单位庸俗的身长文化,势必造成受教育过程中的身长歧视,从而与高等教育的宗旨相背离。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全面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效控制了重新犯罪率,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心理矫治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一环,虽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但在实践中,越来越受到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的重视。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有利于提高教育矫正效果,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但专业水平、场所设备、社会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云南省于2013年开始通过省司法厅主导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心理矫治工作,通过编撰教材、开展培训、设立场所、与专业机构合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云南省实际的心理矫治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