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速流水线生产的棒状物极易产生各种表面缺陷,但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缺陷识别方法易受环境影响、可靠性低,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识别方法存在模型过大、识别准确率受制于样本数量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queezeNet的棒状物表面缺陷识别系统。设计了可获取圆周对称小体积棒状物全表面图像的采集装置,并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SqueezeNet中引入注意力模块以改善模型的特征提取效果,利用数据平衡方法提升数据集内少数类样本的识别准确率,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减轻数据集样本不足对训练效果的影响。以生产线上的卷烟烟支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圆周表面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少样本条件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4.49%,其中对于少数类样本的F1分数提高了31.19%,单张图像检测时间约1.66 ms,模型轻量化,可满足工业生产线中棒状物实时缺陷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高电压技术》2021,47(2):472-479
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中,各故障类别间案例数量不平衡会导致诊断准确率降低。为了提升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率及运行效率,构建了融合引入修正因子的近邻成分分析和k近邻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通过对近邻成分分析算法(neighborhood component analysis, NCA)目标函数引入修正因子减少样本不均衡对模型训练的影响,结合油色谱故障数据通过关联规则得到样本参量相关性量化矩阵,作为NCA算法训练度量矩阵的初值;然后,利用训练得到的度量矩阵对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 NN)分类器的输入数据结果进行映射变换,使同类型样本间的距离减小,进而使k NN分类性能提高;最后,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超参数调优,获得能使测试集准确率最高的模型参数集。以变压器故障案例库为对象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与传统的机器学习诊断模型相比,用时节省了近一半,且所提模型对少数样本类的诊断准确率相比于其它模型提升了至少15%。论文研究可为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识别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生产日期图像进行识别。首先对生产日期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水平投影分割算法并提出一种区域最大值分割的方法将图像中的干扰字符去除,只留下数字、字母和汉字字符。然后创建一个由生产日期图像中常包含的数字、英文、汉字字符所组成的可扩展的数据集。最后构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数据集送入训练以获得较高的识别准确率。经测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对生产日期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4.
绕组松动故障是变压器最主要的机械故障之一,尚缺乏有效的智能化诊断方法。为此提出基于格拉姆角场与迁移学习-AlexNet的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诊断方法。变压器稳态运行时的振动信号存在周期性的特点,导致其构建足量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图像集十分困难,提出了一种样本构建方法用于生成变压器振动信号的格拉姆角场图像集。将生成的图像集送入AlexNet进行迁移学习,获得微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样本构建方法生成的图像集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建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准确率与验证准确率均达到99%以上;利用变压器周期性振动信号生成的图像集作为测试集,测试准确率达到99%以上,实现了变压器绕组松动故障的准确诊断,并为周期性信号运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图像变换方法构建足量样本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数据非均衡问题是制约机器学习技术在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领域中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克服传统过采样方法未考虑数据整体分布信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数据增强方法,以实现样本库的类别均衡化目标。首先,建立梯度惩罚优化的条件式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以指导多类别故障样本的生成过程,并克服了原始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训练不稳定问题;然后,构建以油中溶解气体无编码比值为特征参量的栈式自编码器诊断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数据增强方法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框架;最后,选用由准确率、F1度量以及G-mean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类别均衡化前后的模型诊断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算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过采样方法,提出的故障样本增强方法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诊断模型对于多数类的分类偏好问题,提升其整体分类性能,可作为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重要数据预处理环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效果,并改善训练样本数量不平衡对故障诊断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预处理深度学习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in-oil analysis,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各样本DGA特征量为诊断模型输入,以各故障状态概率分布为诊断模型输出。首先通过变分自编码器对少数类训练样本进行预处理,在学习确定少数类训练样本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实现训练样本自动生成,进而提高训练样本的均衡性。基于3隐层结构堆栈稀疏自编码器深度学习网络构建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并以经变分自编码器预处理后的均衡训练样本对诊断模型参数进行更新优化。基于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改善训练样本不平衡的不利影响,各训练集下,采用所提方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结果准确率均保持在91%以上,且漏报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油中溶解气体作为故障诊断特征量,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诊断模型。为解决传统基于固定学习率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可根据迭代进程变化特性对学习率进行自适应调整,有效提高了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精度及速度。基于实例确定了变压器故障诊断自适应深度学习模型隐层层数、学习率调整系数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征提取及分析能力强,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及收敛精度,可有效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光伏热斑故障对光伏组件的运行会产生严重影响,为从图像数据中进行有效的热斑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密集连接网络(DenseNet)的深度学习方法。利用数据增强、改进模型结构和迁移学习的方法,在红外光伏故障图形数据集上训练优化,并针对构建的样本数据集具有分布不平衡性的特点,选择采用Focal损失函数缓解样本的非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网络训练构建的光伏组件红外图像热斑状态数据集,能够实现较高准确度的图像识别,与原始DenseNet模型相比,能够提升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发电站制冷管射线图像的焊缝区域对比度较低,特征不明显,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精确搜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发电站制冷水管焊缝区域搜索方法。利用限制对比度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限制图像统计直方图的幅度,抑制噪声放大,得到直方图的累积分布函数(CDF),以校正图像的低对比度;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24个卷积层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2个全连接层预测图像位置和类别概率,实现水冷壁管焊缝区域的检测,以克服传统模板匹配精度低,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对100张制冷管射线图片按4:1:5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图像送进训练好的模型,预测制冷管焊缝区域的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焊缝区域搜索方法可以实现焊缝的精确搜索,准确率达到96%,搜索效率及准确度高。#$NL关键词:发电站制冷管;焊缝区域;深度神经网络;射线图片;深度学习#$NL中图分类号:TN911.73  相似文献   

10.
当对天气图像等场景复杂和特征不明显的图像进行识别时,往往存在识别率不高和特征冗余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利用ImageNet数据集的模型参数构建ResNeXt、Xception以及SENet 3种网络模型提取图像特征,采用领域自适应的判别联合分布自适应算法来相似化特征向量,完成高质量的特征表示,并以其结果为准则融合模型特征,将融合特征经过多层感知机训练以实现高准确率识别的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单一网络模型,进一步提升了图像分类准确率的上限。  相似文献   

11.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在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基于振动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依赖于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工经验,难以保证准确的特征提取与故障诊断。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可以自动学习数据深层次特征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深度置信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定性、定量诊断方法。首先,为了提供较好的浅层输入,将原始振动信号转换至频域信号;其次,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引入Adam优化器,加快模型训练,提高模型收敛速度;最后,为了充分发挥模型各层特征表征能力,对模型结构进行优化,提出多层特征融合学习结构,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模型相比于传统的栈式自动编码器、人工神经网络、深度置信网络以及标准卷积深度信念网络,具有更好的诊断精度,有效地实现了轴承故障的定性、定量化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综合损失优化深度学习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in-oil analysis,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DGA特征量为输入,以Softmax层各故障状态概率分布为输出,基于堆栈稀疏自编码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了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针对常规交叉熵损失函数下,变压器故障诊断效果偏低,训练样本不平衡分布影响故障诊断水平的问题,采用加权综合损失函数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优化。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可削弱训练样本不对称对变压器故障诊断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水平,各训练集下,本文方法故障诊断准确率可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往复压缩机结构复杂、激励源众多,极易发生故障。由于故障特征设计困难,且多依靠经验,导致传统方法诊断能力不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智能诊断方法无需提取特征,可实现端到端的故障诊断,但存在提取故障特征不准确、模型参数量大、训练时间长等难题。为此,提出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MPMRNet(multiple-processes-mini-ResNet)。该方法采用多进程加载数据,以残差网络ResNet50为基础网络框架进行深度和宽度的缩减,Adam优化网络、StepLR策略调整学习率,自动处理振动信号时频图像并进行敏感特征深度挖掘和评估。通过多组实验对比,该方法明显缩短了模型训练时间,权重参数量由94.1缩小到0.58 M,模型复杂度由4.11下降到0.21 G,显存占用率由37.08%下降到10.92%,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8.28%,模型的诊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识别率低、且易受光照影响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特征融合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及核极限学习机的风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利用引入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深层次信息,然后提取描述图像浅层纹理信息的局部二值模式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降低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维度;将两种从不同层面描述图像的互补特征串行融合。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参数,利用融合的特征训练模型,得到最优模型进行缺陷识别。通过实验,在自建数据集训练后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7.5%,kappa系数达到95.1。相比利用单一特征检测,分类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经风电场实际验证,本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6.3%,Kappa系数为94.5,漏报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与其运行状态及内部缺陷情况直接相关,对其声纹信号开展特征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设备运行工况,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文中以声纹特征分析为基础,兼顾诊断效率与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及集成学习模型的变压器缺陷诊断方法。该方法以变压器声纹数据的时域及频域信号为多通道输入混合特征,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声纹特征分析法的集成学习模型,可实现变压器声纹特征的有效识别,并通过由多个基学习器组成的集成学习模型提高了变压器缺陷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文中所构建的变压器声纹样本库,可得到该方法对变压器单一缺陷的识别准确率为99.2%,对变压器混合缺陷的识别准确率为99.7%。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为变压器运维检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器视觉领域中并联机器人存在目标识别模糊,分类效率差以及反应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并联机器人定位检测技术。首先对目标识别物进行图像采集,改进图像数据集,将处理前后图像放入训练集提高网络效率,搭建YOLOX目标检测分类识别算法提高并联机器人检测精度;其次改进训练方式,通过预训练与实际训练提高可靠性,改进损失策略;然后建立并联机器人主体基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结合手眼标定与相机标定方法,求得目标实际坐标与机器人基坐标系的转换关系;最后在并联机器人实验平台验证目标标定结果,对比主流深度学习算法YOLOv3、YOLOv4、Faster-RCNN得出的并联机构网络定位与实际定位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YOLOX的定位精度误差为3.992-5.061mm之间,平均精确度达到了91%左右。该方法可为并联机器人结合深度学习实现检测定位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缺乏矿石数据集和矿石分类识别模型等因素,自建以X射线照射成像的矿石图像为数据集,并以MobileNet V2为主网络,提出基于改进MobileNet V2轻量级矿石分类模型算法。首先,通过调整扩展因子和宽度因子大幅减少模型参数量,实现模型轻量化的目的;其次,通过在部分倒残差模块和原模型分类器中嵌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并将剩余倒残差模块替换为含深度空洞卷积的并行特征提取网络,以增强模型特征信息提取能力,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最后,使用迁移学习的训练方式初始化权重,加速模型训练。经过改进,该算法矿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720%,对比VGG16、GoogleNet、Xception、ShuffleNet和MobileNet V2在准确率和矿石检测速度都获得了提升。综合而言,相比本文实验中其他算法而言,改进算法针对矿石的识别性能具有更佳表现。  相似文献   

18.
赵国威  曾静 《电子测量技术》2023,46(20):170-176
为了解决滚动轴承一维振动信号中故障特征微弱难以提取和深度学习模型层数加深容易导致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从而引起模型恶化、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EMD-GAF和改进的SERE-Dense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滚动轴承一维振动信号通过滚动采样后利用EMD对其进行分解并重构,再使用GAF将重构的一维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作为模型输入,模型方面选取DenseNet121为主干,引入了SERE模块,并将2层卷积的Dense Layer改进为3层稀疏的、基数为8的模块;将二维图像作为输入通过该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采用凯斯西储大学的轴承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地完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故障诊断最大准确率100%,10次实验平均准确率99.91%,与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比较,本文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在信噪比为10 dB的环境下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6.48%,本文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中降噪效果不佳、多尺度特征未区分重要性、时序特征提取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模型的化工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注意力机制分别与软阈值方法和多尺度学习相结合,构建了多尺度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并将提取到的多尺度空间特征送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进一步提取时序特征,相比于单通道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不仅能够完成对过去信息的学习,而且还能够完成对未来信息的学习,因此能够得到更多的时间关联信息。最后使用修正田纳西 伊斯曼过程数据进行验证,最终取得了95.08%的分类精度和94.76%的召回率,明显优于对比方法,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目前PSD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各种量表,这类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脑电图(EEG)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有可能为PSD诊断提供客观标准。本研究采集28名脑卒中后无抑郁受试者(PSND)和38名脑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PSMD)的EEG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EEGNet)特征融合的端到端的PSD诊断框架。采用LSTM模型来学习EEG信号在时序上的依赖关系,引入的注意力机制对LSTM模型中时域信息进行权重分配来提高有用信息的利用率,最终通过EEGNet模块来提取EEG信号中更具表征的深层特征。通过10折交叉验证得出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F1-Score和Kappa系数,分别为95.90%、95.75%、96%、95.82%和91.60%。与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型相比,本文的方法能保持稳定的模型性能,对PS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PSD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