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男性发病率高的原因.方法 采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30例手术病人肝癌及癌周组织和8例正常肝的胞浆及胞核的雄激素受体(AR)含量.结果 胞核或胞浆AR的平均浓度为癌瘤>癌周组织>正常肝,差异有显著意义.肝癌及癌周组织的AR浓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酗酒、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甲胎蛋白,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基础肝病均无直接或间接关系.结论 我国肝癌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肝癌表达AR可能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Fasc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以上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内胆管细胞癌中Fascin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内胆管癌组织中E-cadherin膜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上皮(P <0.05),E-cadherin与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肝内胆管癌组织中,Fascin阳性表达与E-cadherin膜表达呈负相关(r=-0.451,P<0.01).结论 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两者的异常表达使胆管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具侵袭性,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两者联合应用是预测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3H-R1881为放射配体,测定良性增生与正常人前列腺中雄激素受体(AR)的含量,胞浆中AR含量分别为9.11±1.77(n=19)和9.01±1.24(n=4)fmol/mg蛋白,胞核提取液中AR含量分别为22.39±2.54(n=12)和24.04±2.08(n=6)fmol/mg蛋白。结果显示人良性增生前列腺胞浆和胞核提取液中AR含量与正常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β-catenin在胞内异常表达常见于多种原发性肿瘤,本研究拟观察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sion法检测33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22例胆管细胞癌,20例转移性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β-catenin蛋白在肝细胞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24/33),76%(25/33)和39%(13/33);在胆管细胞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9/22),86%(19/22)和45%(10/22);在转移性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0%(16/20),90%(18/20)和40%(8/20);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胞膜/胞质/胞核的表达率分别是58%(19/33),67%(22/33),0%(0/33)和60%(12/20),70%(14/20),0%(0/20)。β-catenin蛋白胞膜/胞质/胞核在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胞膜/胞质/胞核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β-catenin的过表达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TGF-B)通路中的转化生长因子BI型受体(TβRI)和Smad4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9例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 TβR I、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TβRI和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0%,、24.24%,19例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中TβRI和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2%、63.16%,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TβRI和Smad4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TβRI蛋白表达与Smad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32 4,P<0.01).结论 TβR 和Smad4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发生率为 0 .36%~ 1 0 % ,从肝叶切除的病例统计 ,则肝胆管癌的检出率较高[1,2 ] ,这与治疗对象、诊断方法、随诊时间长短有关。胆管癌病例中胆管结石伴发率为 2 6%~48% [3 ] ,提示胆管结石与肝胆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 肝胆管癌与胆石症的相关性胆管癌常包绕胆石 ,沿含结石胆管壁向周围广泛侵润。镜下见癌周肝胆管呈慢性增殖性胆管炎改变 ,胆管上皮及管壁腺体异形增生 ,并有移行为肝胆管癌的连续性变化。病史 >1 0年时 ,肝管上皮异形增生率达 2 7%。胆管异形增生系癌前病变的其它证据为 [4~ 6] :( 1 )肝管上皮…  相似文献   

7.
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与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其中胆管细胞癌根据其生长部位分为外周型胆管癌和肝门部胆管癌。由于胆管细胞癌生发于胆管上皮细胞,并以浸润性的方式向周围胆管和肝组织扩散,导致肿瘤境界不清。而且胆管细胞癌常合并肝胆管结石和肝脓疡,病理改变极为复杂,致使以往术前诊断率较低,且不易与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脓疡鉴别。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胆管细胞癌以及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脓疡的声像研究,提出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结石、肝脓疡的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要点,并对各种类型胆管细胞癌行超声分型诊断,以提高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苏醒  王华杰  孙乐瑾 《广东医学》2016,(14):2123-2126
目的:研究Snail蛋白和E-cadherin(E-cad)蛋白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0例诊断为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管癌组织中E-cad蛋白和Snail蛋白的表达,并选取15例肝内胆管结石和1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在正常肝内胆管细胞、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细胞、肝内胆管癌细胞中,E-cad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胆管癌组织E-cad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胆管组织和胆管结石组织,E-cad表达的强弱与胆管癌分化程度的高低、临床分期的早晚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Snail蛋白表达在3种组织中依序逐渐递增,Snail表达的强弱与胆管癌分化程度的高低、临床分期的早晚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 P<0.05)。胆管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与E-cad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67,P=0.040)。结论锌指转录因子Snail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E-cad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肝内胆管结石上皮恶性转化)、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在胆管癌组织中Snail蛋白的高表达与E-cad蛋白的低表达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因此,临床联合检测Snail及E-cad对胆管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受体放射分析技术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等电聚焦电泳、超离心技术)测定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瘤组织胞浆雌、孕激素受体结果表明;人类正常子宫内膜中存在特异性胞浆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含量为59.79±8.58fmol/mg蛋白,孕激素受体含量为67.43±11.23fmol/mg蛋白。在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中,也含有较高浓度的雌、孕激素受体,且与正常子宫内膜无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含量为29.21±7.55fmol/mg蛋白,孕激素受体含量为22.58±3.84fmol/mg蛋白,并随着肿瘤组织分级的增加,雌、孕激素受体浓度逐渐降低。雌、孕激素受体浓度与癌组织肌层浸润程度及病人的绝经状态有关。根据子宫内膜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测定,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推测预后。  相似文献   

10.
张苗尊  李明主  顾昕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1029-1031,108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上皮Survivin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外伤性患者(对照组)、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肝胆管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胆管上皮Survivin表达阳性率。结果对照组Survivin无阳性表达;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8例,其中阳性表达16例(42.1%);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0例,阳性表达14例(70%)。阳性率均高于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上皮组织高表达Survivin蛋白,可能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预测肝内胆管结石上皮是否有癌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人肝硬化肝细胞生长激素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ang H  Chen S  Ou Q  Deng M  Li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3):168-171
目的 探讨人肝硬化肝组织和肝硬化肝细胞生长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32例癌旁肝硬化肝组织和 6例癌旁肝硬化肝细胞中生长激素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并分别与 5例正常肝组织、3例正常肝细胞比较。结果 人肝硬化肝组织表达生长激素受体 ,其表达数量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减少 [RT,(2 2 4± 5 0 )fmol/mg蛋白 ,n =32vs (41 3± 5 3)fmol/mg蛋白 ,n =5 ;P <0 0 5 ],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进一步减少 (P <0 0 5 ) ;人肝硬化肝细胞生长激素受体的位点数量较正常肝细胞明显减少 [位点 ,(2 4 0± 0 93)× 10 4/细胞 ,n =6vs (4 6 8± 1 14 )× 10 4/cell,n =3;P <0 0 5 ],人肝硬化肝组织生长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量也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减少 [riOD ,30 8%± 8 2 % ,n =32vs 4 4 9%± 6 3% ,n =5 ;P <0 0 5 ],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进一步减少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肝细胞表达生长激素受体 ,其表达水平降低 ;肝硬化越严重 ,该表达下调越明显。肝硬化肝组织生长激素受体表达下调的可能机制是肝硬化肝组织生长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进行总结. 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37.5%(6/16),术中和术后病理发现10例(62.5%).其中左肝内胆管癌10例(62.5%),右肝内胆管癌5例(31.3%).病理诊断为胆管周围侵润型12例(75%),肿块形成型4例. 结论对年龄较大、长期反复胆管炎发作的慢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出现用常规方法难以控制的发热、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时,应高度警惕胆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与癌旁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密度与亲和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体外受体结合实验 ,通过 Scatchard分析 ,计算两种细胞膜的最大结合容量 (Bmax)与平衡解离常数 (Kd值 )。结果 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Bmax为 1.94± 0 .6 4pm ol/ mg蛋白 ,Kd值为 2 .12± 0 .6 2 nmol/ L;癌旁肝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Bmax为1.42± 0 .5 7pmol/ mg蛋白 ,Kd值为 2 .2 1± 0 .78nm ol/ L。肝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Bmax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细胞膜 (P<0 .0 5 ) ,而肝细胞肝癌与癌旁肝组织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肝细胞肝癌较癌旁肝组织表达胰岛素受体增高 ,而受体亲和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TRAIL受体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的受体在人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 (QBC93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TRAIL受体mRNA在人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 (QBC939)中的表达。 结果 :DR4mRNA、DR5mRNA在人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 (QBC939)均呈阳性表达。只有 3例DcR1(3/5 2 )和 7例DcR2 (7/5 2 )在人胆管癌组织呈弱阳性表达。DcR1、DcR2 mRNA在癌旁胆管组织呈阳性表达 ,而在胆管癌细胞株 (QBC939)均不表达。 结论 :TRAIL死亡受体和诱捕受体在人胆管癌、癌旁胆管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 (QBC939)的表达不同 ,这些受体表达的变化可能在调控人胆管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肝癌螺旋CT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型胆管细胞型肝癌15例,肝细胞肝癌30例,对MSCT双期(动脉期及门脉期)增强及延迟扫描的CT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肝内型胆管细胞癌在增强扫描过程中为动脉,门脉期强化不明显或边缘强化,并有延迟强化(10/15例).肝细胞型肝癌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而门脉期较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低,无延迟强化(25/30例).胆管细胞癌呈片状,无占位效应(15/15例),其内或周围有胆管扩张(15/15例),可伴胆管结石(3/15例),所在肝叶萎缩(5/15例),可有淋巴结转移(8/15例).而肝细胞癌则伴肝硬化(14/30例).AFP升高(23/30例),少有淋巴结转移(2/30例).结论 MSCT动态增强扫描加延迟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组织来源的关键技术,两种病理类型肿瘤的强化方式的差别是其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其它CT征象有辅助诊断价值. 胞型肝癌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而门脉期较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低,无延迟强化(25/30例).胆管细胞癌呈片状,无占住效应(15/15例),其内或周围有胆管扩张(15/15例),可伴胆管结石(3/15 ),所在肝叶萎缩(5/15例),可有淋巴结转移(8/15例).而肝细胞癌则伴肝硬化(14/30例).AFP升高(23/30例),少有淋巴结转移(2/30例).结论 MSCT动态增强扫描加延迟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组织来源的关键技术,两种病理类型肿瘤的强化方式的差别是其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其它CT征象有辅助诊断价值. 胞型肝癌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而门脉期较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低,无延迟强化(25/3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临床价值,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断治疗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T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诊断总体符合率为87.5%(28/32),初期末梢型胆管癌CT诊断符合率为80.0%(4/5),晚期末梢型胆管癌CT诊断符合率为88.2%(15/17),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符合率为90.0%(9/10)。结论 CT扫断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肝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2.0%(19/936).19例患者中,可行手术13例(68.4%,13/19);其中根治性手术8例,姑息性手术5例.8例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8)、25%(2/8);姑息性切除1,3年生存率分别为加%(1/5)、0%(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度警惕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5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例数占我院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总数的7.8%(57/727),术前诊断正确率58%(33/57).5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37例,平均生存期为24个月;姑息性手术14例,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行活检术6例,平均生存期为4个月.结论 肝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早期根治肝内肝管结石是预防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Vimentin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50例肝内胆管癌及其癌旁肝内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肝内胆管癌中E-cadherin的高表达率(42%)明显低于癌旁肝内胆管(68%),肝内胆管癌中Vimentin高表达率(50%)明显高于与癌旁肝内胆管(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胆管癌中E-cadherin的表达下降和Vimentin的表达上升均与TNM分期、肿瘤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P<0.05).结论肝内胆管癌E-cadherin降低和Vimentin增加,与侵袭、转移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对判断病人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肝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2.0%(19/936)。19例患者中,可行手术13例(68.4%,13/19);其中根治性手术8例,姑息性手术5例。本组8例根治性切除病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8)、25%(2/8);姑息性切除1、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5)、0%(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度警惕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