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宜冲桥水库是澧水干流重要的防洪工程,近坝库区河谷为纵向谷,两岸由碳酸岩盐地层构成,岩溶相对较发育,其左岸有宜冲桥邻谷切割,右岸有慈利~花垣区域性断裂通向坝址下游,存在库水沿岩溶洞穴,断层破碎带向邻谷及下游渗漏的可能。文章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和岩溶发育规律等方面入手,论证了近坝库区水库渗漏的可能性,为设计最终确定设计蓄水位和坝址选择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可溶岩地区建坝成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是否能成库蓄水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前期勘察时,结合钻探、物探以及连通实验等勘察手段,认真细致的查清对库区及邻谷间等可能影响水库蓄水的溶岩层岩溶形态、规模、补给排泄、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是合理正确进行水库成库蓄水评价的关键。文章针对岩角塘水库库区分布的可溶岩层以及其可能产生的两岸邻谷的渗漏问题,对两岸河间地块可溶岩层的岩溶发育性状、规模、特征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勘察,分析评价其对水库渗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昌河水库位于分水岭地带,其间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发育,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库区灰岩与南面邻谷索桥河灰岩相连,从地形地貌看,水库存在向南部低邻谷产生岩溶渗漏的条件。经过野外大量的勘探物探及试验工作,证实了在朱昌河与索桥河之间存在地下分水岭,水库蓄水到正常蓄水位时,库水不会向低邻谷产生岩溶渗漏,但存在绕坝渗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新坝水库区岩溶渗漏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渗漏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动力条件和通道条件.拟建的四川省兴文县新坝水库回水区主要出露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可能存在库区向邻谷的岩溶渗漏问题,威胁到水库的正常蓄水运行.基于库区现场调查,分析了库区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和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水库区潜在的岩溶渗漏通道,指出:库区地表岩溶发育强烈,但侵蚀基准面以下岩溶发育总体较弱;向斜北翼和南翼均不存在向邻谷渗漏的水动力条件或水动力条件较弱,不影响水库正常蓄水运行.  相似文献   

5.
该水库位于贵州省务川县境内的洪渡河下游,经初步勘察显示,水库具备较好的成库条件,水库区两岸山体雄厚,库盆的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碎屑岩主要分布于库尾,但其与邻谷之间有相对隔水的碎屑岩分布,因此,不存在向邻谷永久渗漏问题。但由于库首有较大范围的可溶岩分布,岩溶发育且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一定范围的岩溶渗漏问题,可结合绕坝渗漏进行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6.
花山水库库区岩溶发育,库区灰岩出露面积大,且灰岩连通库盆和西部低邻谷.水库存在向西部低邻谷产生岩溶渗漏的可能,经过大量的勘探及观测试验工作,证实了在花山河和白浪河间地块上存在地下水分水岭,分水岭随库水位上升会产生雍高,水库蓄水至扩建正常高水位时不会产生向西部低邻谷的渗漏.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地区修建水库,岩溶渗漏是首要的工程地质问题,直接决定了是否可以建库以及水库效益。以大兴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成库条件进行了勘察评价。勘察期间,运用勘探及岩溶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碳酸岩岩溶发育规律及地下水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水库正常蓄水位下该水库不存在邻谷渗漏、库首经工程处理不会发生集中渗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藻渡水库为Ⅱ等大(2)型工程,距坝址约10 km的库内左右两岸分布有松藻、藻渡、平翔、兴隆、团结、油坊等大型煤矿群。煤矿位于二叠系龙潭组及栖霞组地层,岩溶发育,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水库蓄水至高程375 m后,将对库内左右两岸的松藻、平翔等煤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威胁矿井及生产安全,并可能出现库水顺矿井向邻谷渗漏的问题,从而影响水库蓄水,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基于现有水文地质资料,在充分论证库水与煤矿群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右岸煤矿进行关停封闭,对左岸藻渡煤矿及松藻煤矿采取"隔、防、堵、排、监测"的综合防护措施,解决了在蓄水条件下藻渡水库库内煤矿群的防护处理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水库成库条件论证,尤其是岩溶地区库区渗漏问题分析是控制水库工程成败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结合绿塘水库区岩溶水文地质测绘资料,通过钻探、物探、连通试验等工作,对水库区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的补、径、排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论证评价.库区渗漏论证结果表明:水库向邻谷渗漏、岩溶管道、构造等渗漏可能性小,水库具备良好成库条件.图2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坝址区投入较少而必要的勘探工作量,而区域及库区仅作地表和岩溶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测区岩溶的分布及发育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的研究,分析论证了近坝库段右岸向邻谷渗漏的不可能性这一关键环节,从而探讨解决水库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坪河水利枢纽库首右岸河间地块岩溶渗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u水江坪河河间地块地质结构简单,碳酸盐岩分布广,岩溶发育,河间地块内存在六个相互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各系统进口高程均在640米以上,地质分析及物探证实,在近Lou水河岸处,分布一高程为700米左右,宽约800米的地下水分水岭,因此水库蓄水后不可能通过岩溶地下水系统向库外产生岩溶渗漏。  相似文献   

12.
广西岜蒙水库地处岩溶谷地,出露的石炭系(C)地层为浅海相沉积,属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类型,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针对主坝及库区左岸的岩溶渗漏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从岩溶水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着手,基本掌握了库区岩溶的发育规律,查清了库坝区岩溶渗漏问题,对水库防渗提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岩地区修建水库,尤其要注意水库渗漏问题。云南某新建水库坐落在向斜山山坡上,水库周边岩溶发育,地质环境复杂,存在岩溶渗漏问题。为保证该水库顺利修建,针对其岩溶渗漏问题,在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岩溶调查统计、钻孔勘探及压水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对库尾岩溶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库尾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较小,而右坝肩及右岸山体存在永久性渗漏的可能。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岩层透水特性的分析,提出采用帷幕灌浆的方法对水库岩溶渗漏问题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危险性评价是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为例,首先利用逐步判别法从初始指标体系中筛选关键指标体系(坡度、高程、剖面曲率、地形湿度指数、岩土体类型、植被覆盖度和距道路距离),并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完成全区滑坡易发性区划;然后以距水系5 km范围将研究区划分为非库岸区和库岸区,对非库岸区考虑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滑坡时间概率,对库岸区考虑不同库水位状态与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滑坡时间概率;最后综合时间概率和易发性结果得到云阳县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滑坡主要发育在强降雨+低库水位状态工况下;云阳县滑坡较高危险区及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7%,主要沿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水系展布,分布在城镇周边等人类工程活动开发程度较大的建设用地区域。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危险性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发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乌江沙沱水电站右岸河间地块可溶岩分布广泛、断裂构造发育 ,并横切贯穿河间地块形成构造缺口 ,水库蓄水后存在向车家河邻谷渗漏的可能性。本文从研究河间地块基本地质条件入手 ,运用各种勘察手段 ,对河间地块地下水运移特征及岩溶发育演变史进行初步分析 ,明确了此河间地块可能渗漏的规模及渗漏途径 ,为下步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断裂构造发育对贵州两岔河水库岩溶渗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两岔口水库地质环境复杂,断层构造发育破坏了库区地层结构,导致岩溶渗漏。为保证两岔河水库的正常运行,主要针对其岩溶渗漏的地质问题,在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岩溶调查统计、钻孔勘探及压水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构造对地层结构、岩体完整性、岩溶发育及水库渗漏的控制影响。研究表明:断层构造发育破坏了库区地层结构,形成"构造切口",水库左岸不能形成地层封闭;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地下岩溶强发育,易形成水库岩溶渗漏;地下岩溶管道发育方向基本和断层走向一致,断层构造对岩溶发育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水库渗漏为折线式复合型渗漏。研究成果为岩溶地区水库防渗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乌江在贵州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66849km^2、河长802km、落差1973.6m,流域内碳酸盐类可溶岩占流域总面积的70%以上,岩溶十分发育,已开发、正在开发和拟定开发的梯级水电站的岩溶渗漏、岩溶涌水、岩溶地基及边坡与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等问题均非常突出.笔者根据乌江流域各梯级水电站全过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实践,对已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岩溶工程地质特征理论及方法与处理手段作了概略的归纳.  相似文献   

18.
洞坪水利枢纽区域基本稳定,水库左岸河间地块岩溶十分复杂,白家堡坡体规模较大,为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坝址区薄至中厚层灰岩岩溶化程度较弱,岩体强度中等,边坡稳定较好,坝肩抗滑稳定性较好,地应力水平中等,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该电站为高坝长引水式开发。枢纽区地处岩溶高山峡谷地区,河谷地质结构总体属向斜走向谷,在其控制下形成河谷地形不对称和两岸高差大,以及巨型危岩体、顺向坡、碎裂结构岩溶含水层、岸坡卸荷拉裂缝、已建水库河床深厚覆盖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对水工方案选择影响较大。在前期勘测设计过程中及时调整了设计方案,有效避开了它们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德厚水库工程大部分位于碳酸盐岩地区,岩体破碎带、溶洞、溶隙、溶管等不良地质体发育。通过采用组合频率与非固定观测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电磁波CT技术在岩溶地区测试所面临的因孔间距过大导致电磁波穿透介质困难的问题。根据电磁波CT反演的岩体吸收系数剖面编制工区地质解译图,推断工区范围内岩溶、岩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发育规模及分布范围,分析德厚水库帷幕地质情况,为保证库盆防渗工程质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