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青少年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模糊和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共同目的都是关注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发掘生命潜能,从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人生价值;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热爱生活的氛围三个层面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的新途径,鼓励学生成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明确生命价值,活出生命色彩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生命教育教学实践的背景下,考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生命教育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生理质量水平、心理质量水平、社会关系质量水平和环境质量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年大学生的生命理应充满活力、激情、乐观和向上,但现实生活中,他们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对此,必须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意识,同时加强生活挫折、生存能力及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生命教育由来已久,而我国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却起步较晚,且未成体系。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缺憾的现状及原因进行解读,指出我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共同需要,并从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构建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即:建立和健全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充分运用各种积极元素,让高校生命教育效应最大化,以期为共同促进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有益咨鉴。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只有德育生命化,才能真正激活生命,促进生命发展。但是目前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德育效果低下。本文从德育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工作者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关知识;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生命关爱四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生命化的教师;创设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希望能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命并非静止的存在,而是伴随着技术展现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古代自然技术内蕴着人类生命的“涌现”,是顺应自然、获取自由的“去蔽”过程,赋予生命存在丰富的意蕴。然而在现代人类生命具体经验的世界中,大数据技术成为提取生命活动轨迹的一种新程式,人们对于技术人工物的态度从最初的“被动、附和式”转向“积极、迎合式”,“生命挖掘”的重点从生命“身体行为”转向对“精神行为”的深度挖掘,这可以看作是“生命挖掘”的否定性向度。如何摆脱技术展现出的人类“历史命运”,探寻“生命挖掘”的“肯定性”向度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人,更是具体的人。纵观具体人的发展历史,其大抵经历了生成、异化、重构、整全、完善等五大阶段,具体表现 为“空洞人”转向“具体人”、“具体人”转向“抽象人”、“抽象人”转向多元“具体人”、多元“具体人”转向两维“具体人”以及两维 “具体人”转向三维“具体人”。可见,“具体人”的发展是一个趋于完整和动态生成的过程,“具体人”的学前教育意蕴理应建立 在“具体人”的内在规定及其嬗变规律上。具体而言,“具体人”的学前教育是契合儿童天性的教育、符合儿童共性的教育、适合 儿童个性的教育。基于此,儿童作为“具体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如下:从种生命维度出发,从新回到身体,激活儿童的生命潜 能;从类生命维度出发,追寻教育理想,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从个生命维度出发,回归个人生活,引导个体的自我成长;从三维 一体来看,各美生命之美,锻造充满张力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区青少年灾后生命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当前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干预的一种有效补充,具有重要意义。灾区生命教育可从死亡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技能教育等几方面着手:正确理解死亡,敬重死亡;学习生存技能,提高应急能力;学会感恩,回馈社会;领悟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教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落实生命教育课程,最终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共同促进生命教育深入而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受工具理性的影响,在道德教育的理念及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对教育对象的生命本身的关注,作为生命主体的学生来说,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被简单地割裂,这是道德教育的异化。相比而言,佛教以人人皆具佛性,众生皆可成佛的生命智慧为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剖析生命教育与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英语专业生命教育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建议,并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课外阅读,结合具体的文本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以让学生增长对生命的认识,强化生命意识,转变对生命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提高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大众政治心理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的兴趣、认知、情感、态度等,它是一个政治统治合法性强弱的主要反映。随着改革开放过程的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特定阶段所积聚的问题和矛盾,已导致了对政治合法性的不同程度损害,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大众政治心理资源的建设。必须在满足大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民主、公平等价值观实现的需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政治象征物建设等方面着手,为恢复和强化大众正面的、支持性政治心理的形成和巩固提供资源性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拓展和提升。从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心理和思想价值取向看,生命教育的开展非常必要。要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必须对生命的本质有一个基本认识,要从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学的高度来把握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就其内容和过程而言,生命教育有一个由表入里、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过程。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大学生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建构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况,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切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启示思考,以便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入手 ,提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主要包括开展心理调查和建立心理档案 ,开设心理课程 ,开展心理咨询 ,举办心理知识讲座 ,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根本保证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政治生活日益丰富,政治心理研究的重要性和作用也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本文从大学生政治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途径入手,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青少年成长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从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社会化过程中所需要积累的资本和所需要发展的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军事体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阐述了军事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社会教育意义。军事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包括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化环境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通过参加军事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获得各种形式存在的有用资本;与此同时,军事体育活动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三个方面。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袭了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应采取观念的变革、方法的提升、关系的重建、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进行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负有重要使命。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进一步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对象、职责、方法、内容,增强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培养心理委员积极的人格品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构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