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晓光  刘巍 《规划师》2013,29(8):71-74
新城正在成为北京城市建设的重点对象。北京新城法定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四个步骤",因此应在北京新城建立与法定规划相对应的城市设计层级体系,且各层次城市设计之间相互衔接,增加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实现对建设管理的有效控制。研究以北京房山新城良乡组团为例,探讨街区层面、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以及地块层面城市设计控制要求等方面内容,寻找新城设计的编制与规划思路、途径。  相似文献   

2.
回顾国内外新城建设的主要历史和相关理论,比较了巴黎、伦敦、北京的城市尺度与历史沿革,新城建设的背景、过程和经验教训,并对三个城市新城建设的规律性和北京新城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讨论。虽然三个城市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在特定阶段上城市空间面临的任务和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巴黎和伦敦的新城规划建设对北京在政府干预的方式、规划方案的制定、区域协调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采用的“分级配套”、“千人指标”和“谁开发谁配套”的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结构封闭、指标死板、公共设施提供主体定位不当的不足,然后以镇江南徐新城中心区规划中的公共设施配套带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市场化操作的、开放的、弹性的带状公共设施配套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高品质,高标准建设新城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新城吸引力,促进新城发展".由此,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成为北京各新城规划中一个重要专项内容,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仇保兴 《城市规划》2006,30(3):9-12
每个城市的每一次总体规划的修编都有侧重点,这一轮的北京总规修编重点在于卫星城也就是新城规划。执行本轮规划.在某种意义上说,成也在新城.败也在新城。只有突出新城规划建设,才能缓解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才能整体优化首都的空间功能。北京新城的确是这一轮总体规划的重中之重,成败关键。因为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新城具有比中心城区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优良的人居环境.才能产生强大的反磁力.新城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才能疏解老城。  相似文献   

6.
关注北京新城的多样性 2006~2007年,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指导下,北京完成了11个区县的新城规划,2007年初已全部完成批复。今后一段时期,作为北京未来发展的重点,各新城将朝着规划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展开全面的建设。各新城现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新城规划实施成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通州新城规划已经市政府正式审查通过.市政府的批复和通州新城规划明确了通州新城的发展定位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新城发展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明确了通州新城的城乡空间结构与发展功能框架、产业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新城规划是通州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实现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发展经济、搞好新城建设与管理的根本依据.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鸿飞 《城乡建设》2010,(11):43-45
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人口过多、交通拥挤、公共设施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空间布局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快外围组团和卫星新城建设,已成为缓解城中区人口压力普遍采用的方式。本文结合兰州秦王川新城空间布局和规划体系,重点对新区发展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快兰州新城区建设步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规划背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昌平新城是北京西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疏散中心城产业和人口的重点区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昌平新城及地区是北京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科技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昌平区委一届九次全会也提出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三个首选之区的目标.因此,本次昌平新城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城功能,并根据新城规划的编制要求,在深入分析昌平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昌平土地利用现状,梳理整合城市空间,有效控制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建设标准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城发展战略,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2005年落实总体规划的后续规划编制工作是以新城规划为重点进行开展的,以此作为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2005年12月3日,首规委第26次全会审查通过了顺义,通州、亦庄三个重点新城规划.与重点新城规划编制同步,2006年年初北京市组织编制完成了门头沟、房山,昌平、大兴、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八个新城规划.和重点新城一样,八个新城的规划编制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较高质量,高标准的进行了科学编制,为保障新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说,八个新城规划内容体现了以下四个共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镇整体生活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代表,同时也是城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公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成为焦点,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区域,而相对于布局松散、规模偏小的内蒙古草原城镇少有涉猎。本文以内蒙古草原城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均等化视角下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宜性规划布局,为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郑国  李东泉 《城市规划》2017,(7):79-82,110
传统的公众参与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认为公众参与的目的在于表达利益诉求。但就邻避设施而言,公众抵制的原因并非利益补偿,而在于安全和环境风险,利益相关者理论难以指导其公众参与实践。当前认知和行为理论正在经历知识转向,知识生产成为解释公众参与的重要动因和目的。北京阿苏卫垃圾焚烧厂案例系统地展示了基于知识生产的公众参与:距离垃圾焚烧厂较远但具有较强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居民主导了整个公众参与过程,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与专家及政府官员的交互学习达成共识,并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垃圾焚烧的障碍,最终使得该项目得以顺利开工建设,为破解邻避设施规划建设的公众参与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宝刚 《规划师》2003,19(11):96-99
美、德、英、日本等国小城镇建设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鼓励公众参与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划及实施是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梳理了各种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和居住政策导向后,从基础数据葺的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入手,重点考察了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和居民对其的需求现状,参照建设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规范,着重研究了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项目、标准和实施单元,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实施单元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英国城市规划建设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在长期开发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不断完善规划立法和建全规划管理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旧城建设和新城开发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伦敦、伯明翰、哈罗、密尔顿凯恩斯等城市的建设与开发都各具物色。但它们共同反映了在英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致力兴建高效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市政基础设施;保护并创造更多的开端绿地;改造并建设各种规模的公共活动空间,从而改善了城市环境,使城市建设得以持续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雄新 《城市建筑》2014,(30):41-41
目前,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已成为各个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永春县城规划区教育设施专项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永春县规划区教育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7.
董卓英 《山西建筑》2009,35(2):61-62
以新疆兵团农六师奇台中心团场场域体系规划为例,针对兵团特点,从区域角度分析解决了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划分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可行性配套模式,寻求一条适合兵团小城镇的规划方法,从而使兵团小城镇规划更具前瞻性、指导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近10年来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区空间分布和住宅类型的构成特征,指出其在土地资源、住宅价格、生态环境、交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及土地利用、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发展新型公交模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城镇住区特色、促进住宅类型建设多样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鹏 《室内设计》2017,(4):42-48
随着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不断发 展,大量特色鲜明的旅游小城镇不断涌现, 而构建合理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对完善 旅游小城镇的功能、促进其健康与可持续 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通过分析现有 的相关规范标准在指导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方面的局限性,以额济纳旗实践研究为例, 剖析目前自然资源型旅游小城镇的旅游服 务设施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从整体观 统筹、创新疏解压力、优化复合功能、平衡多 方需求以及弹性配置设施等方面提出旅游 服务设施规划对策,对其他自然资源型旅游 小城镇的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居住区生活设施的规划设计角度出发,以北京近5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引发了一系列居住区生活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接合的思考;结合对北京市部分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提出街区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是调节居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