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吐哈录井信息远程处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情况。该系统采用CDMA及VSAT卫星通信等传输方式,实现了现场各种通信条件下录井数据到基地的传输;开发了“现场录井资料处理系统”、“基地资料处理系统”以及“网上录井信息服务系统”等一系列配套软件,建成了集“现场参数采集、远程数据传输、基地资料处理、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吐哈录井信息服务体系。该系统于2005年开始推广应用,经过不断开发与完善,目前已在探井、滚动评价井、水平井测井施工中全面使用,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也已经普遍应用于油田相关单位和部门。  相似文献   

2.
田文武 《录井工程》2007,18(1):58-58
本刊讯,经过近5年的连续投入开发,辽河录井数据远传及信息服务技术不断取得关键性突破,其中“地质录井岩屑剖面智能解释系统V1.0”等8项成果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远程数据传输终端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该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和完善,形成了集“现场参数采集、远程数据传输、基地资料处理和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录井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云录井技术利用通信网络资源,采取井场综合录井仪加密传输、云录井管理中心对云虚拟综合录井仪群集实施管理,实现基地对多地远程监控现场录井实时信息、远程操控气体检测分析系统、远程同步录井等功能,为远程专家集中分析决策、指导现场作业人员快速解决系统故障、降低现场仪器操作人员操作维护工作量、快速推广普及石油工程技术物联网系统等提供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4.
该就如何提升录井资料应用价值和时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针对老油田勘探开发对录井信息的需求,阐述了实现录井综合解释、评价现场化、及时性的意义及可行性,以实例阐明了录井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录井资料解释评价与决策现场化的关系,这为把握录井服务的方向及技术发展趋势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特种油气藏》2005,12(2):i014-i016,F003
辽河录井公司是辽河石油勘探局下属的一个子公司,是目前中国录井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公司。主要从事综合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地质录井、定量荧光录井、数据传输、信息服务、油藏监测服务、地质监督服务以及区域地质研究等。公司现有录井小队118个,先后有40余人赴法国巴黎、新加坡及澳大利亚参加GEOSERVICES公司和贝克休斯公司举办的泥浆录井技术培训,并获得操作维修技术证书,80%的工作人员经过了CNPC授权的各类培训机构的技术培训,有65人通过CNPC英语模拟托福考试,并能够熟练地用英语进行现场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新闻网(SINOPECNEWS)消息:由江汉油田测井处研究开发的JHL-3000综合录井网上远程服务系统,在鄂西建平2井录井中应用,成功实现了各项动态数据的远程传输。该系统是以因特网为桥梁而搭建起来的从录井现场到基地资料解释、录井调度和录井研究项目组之间的数字信息快车通道,录井技术人员可利用网上远程解释软件快速解释评价综合录井资料,汇报录井动态,共享录井数据信息。该系统由6个模块组成,能承担综合录井网上远程服务业务,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录井人员难以及时得到现场数据信息及远程资料分析等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该系…  相似文献   

7.
综合录井软件系统作为与录井仪配套使用的软件系统,在录井服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简要介绍了TopLog2.0综合录井软件系统开发的背景,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组成、特点及未来的打算。通过现场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从前端采集、计算到后台资料处理、输出,功能全面,性能稳定,操作灵活、快捷,是一套比较成熟的录井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钻井信息的综合应用服务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阐述了钻井信息综合应用服务所涉及的4个方面:现场信息采集监控、远程信息传输、基地信息处理、网上信息服务。钻井信息综合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是推动勘探开发技术进步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有利于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事故,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勘探的进一步深入,找油找气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录井资料的精度需求也越来越高。仅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归位,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录井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解释评价水平的提高,对采集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采集信息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成为精细勘探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录井资料处理技术的整合及研发,阐述了录井资料处理、实物资料、岩石热解分析资料处理的方法及录井评价参数的求取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录井参数进行深度归位及准确度的校正,建立了岩性、地层可钻性、含油气性剖面。并提出了录井资料处理系统的构建设想,从而为录井最终成果应用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集多项录井作业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评价和数据传输技术为一体的录井信息处理系统一直是录井作业单位开发研制的重点项目。该文简介了JHL-2000录井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技术特点和软件的设计方法,重点探讨了录井资料解释方法平台和录井图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及功能。通过5口井的系统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强、功能强大、界面友好、集成性强,是目前录井作业实现微机化处理、进行网上远程传输服务较理想的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录井现场服务的特点,各家录井公司及相关单位都在着手录井数据远程实时传输系统研究与建设工作。该文简述了国外远程数据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介绍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按照美国休斯公司网络系统所建设的录井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及相关配套技术,分析了该传输系统的功能,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这方面内容的介绍,对国内录井数据远程传输网络建设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冯超英 《录井工程》2006,17(2):55-57
录井数据远程传输技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高,如何选择先进、经济、适用的传输技术是规划录井数据信息建设方案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介绍了中原录井采用CDMA1X技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的简要情况,阐述了CDMA1X技术特点,从性能上与GPRS作了对比分析,认为该技术是录井数据远传方案中应首选的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实时和随机数据传输。基于CDMA1X网络环境下的录井远传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双向数据传输、实时解压缩、数据迂移、系统在线升级、智能传输、网络验收、双机备份和即时通信等功能。它具有模块体积小、服务费用低、始终在线和宽带适应的特点,为探讨新的网络条件下数据传输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SLXL-3型红外气体检测录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简易录井需求,尤其适合开发井低成本录井服务需要,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研制了SLXL-3型红外气体检测录井仪。录井仪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485总线方式.以简化系统结构,减小安装强度;气体检测模块放弃了传统的FID检测方式,选用了基于红外原理的气体检测,检测的参数包括轻烃、重烃和全烃。整个仪器实现了数据采集小型化和气体检测的简约化。现场实验证明该仪器完全适合于快速搬迁的开发井录井作业。  相似文献   

14.
定量荧光录井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骆福贵 《录井工程》2006,17(3):43-46
定量荧光录井作为传统荧光录井的替代技术,具有定量精确、简便等特点,但资料解释应用是提高解释符合率的关键。辽河油田录井公司在引入该技术后,根据自身油质非常复杂的特点,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按不同样品类型、不同油质分别建立了解释标准和图板,并结合其他录井参数建立了辅助解释图板,使资料处理和解释能力大大提高,解释水平和质量得到了保证。定量荧光录井解释方法推广应用3年来,资料解释符合率超过85%,为油田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井场信息集成与传输创造了条件。为了将井场源头录井信息直接输入勘探数据库,避免二次录入的麻烦,介绍了地质录井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规范,系统软件结构、数据录入流程以及数据录入格式、安全管理、数据查询和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在录井生产业务处理系统基础上,通过优化数据流程,解决勘探数据库数据采集的一次性录入问题,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提高录井信息采集质量和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需要,解决录井源头数据信息化处理、信息入库和信息共享问题,阐述了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与录井专业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实时数据处理、传输与共享的途径,改变了数据重复录入和图、表手工绘制等传统方式,实现了数据一次录入,重复使用,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在阐述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录入编辑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和图件绘制模块的功能、技术特色以及数据远程传输的原理、方法和实现方式,提出了实现数据网络化的安全保障措施.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加快油田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综合录井仪传感器信号都是通过有线电缆来传输的,在实际生产中,有线传输具有安装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信号串扰强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国内多家录井公司都在积极研制无线传感器。文章介绍的是采用低功耗传感器、微功耗单片机及无线发射模块,将录井中钻台区、出入口区的传感器信号按地址通道进行无线传输和接收处理。这种系统的应用具有数据采集精确、功耗低、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录井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录井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解释与评价、装备与软件、录井信息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录井技术在勘探开发中对油气水层的及时发现与准确评价、钻井提速、区域地质研究、井位优选方面所做的贡献,全面分析了行业发展针对复杂油气藏评价、钻井新技术的应用、管理因素制约、国际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科研体系、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录井学科建设、注重录井人才培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的重要性,提出了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录井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行业自律等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总结出加速9项成熟录井技术推广,攻关研究与完善实时流体分析、工程预警、非烃检测、硫离子检测、光谱检测和钻具振动频谱分析6项技术,探索随钻井下气体检测、渗透膜、随钻地震监测和远程录井4项前沿技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优势分析入手,简介了该技术方法的原理和T2弛豫谱约意义;对应用该技术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对比,依据辽河油田的储集层特点,初步制定了核磁共振录井解释标准。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初步应用情况,从已完成的20余口井试用情况看,解释结论与试采结果对比,解释符合率为86.1%。认为该技术测量精度达到了现场解释评价的要求,精度高,分析快速,解释结论准确可靠,可以为完钻讨论、确定试采层位、实施措施等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录井资料整理及解释评价的计算机化自动处理,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二公司开发研制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录井资料解释快速评价系统,将录井资料解释工作和计算机化处理技术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与现有的录井资料整理软件数据共享、功能整合,形成了集录井资料收集、处理、分析、评价于一体的解释评价系统。这一系统很好地完成了录井油气水层解释由人工方式向计算机自动化的过渡,具有省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特点、工作流程,从应用效果上看.自2006年开始应用于吉林油田中央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268口井油气水层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