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通过分析同一种质金银花在不同产区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探讨金银花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金银花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 :道地产区土壤中锶、钾、钠、镁、和钙的含量高 ,道地药材金银花中钙、锶和铁的含量高 ,铬和铅的含量低 ,对铜和磷的富集能力强。结论 :金银花药材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无直接相关 ,但金银花对钙和铬、钴、钠、猴 ;锌和钴、铬、锰 ;钠和钴 ;镁和锰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粗茎秦艽道地药材土壤环境因子的特性。方法于云南省丽江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采集粗茎秦艽野生品与栽培品原植物标本、道地药材及其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重铬酸钾容量法等测定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等。结果获得粗茎秦艽药材野生品、栽培品及其土壤中有机质与14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数据,其中药材中所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野生品除铜的含量略高外,其他指标均符合国家药典相关要求,栽培品品质良好;各品种生长土壤主要指标均达到国家土壤一级标准;该物种根部对磷的吸收富集显现较高趋势。结论本研究可为粗茎秦艽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以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细辛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与细辛药材GAP生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方法 ,总结细辛道地药材系统研究成果及其在细辛药材GAP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本草学、植物学、孢粉学、化学、药理学、酶化学、细胞学及RAPD技术 ,对细辛的本草沿革、植物基源、药材常规检测、花粉形态、染色体及核型、农药残留、微量元素、挥发油组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结论 :提出了道地药材系统研究的方法 ;细辛道地药材系统研究的结论为细辛药材GAP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彦科 《光明中医》2016,(11):1662-1665
目的根据道地金银花的成因,对濮阳县金银花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濮阳县金银花的道地性。方法道地中药材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当地地质生态环境以及药材本身的质量品质。从地质背景系统、土壤理化性状及元素含量,金银花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将濮阳县金银花与道地产区河南新密、封丘及山东平邑进行比较,对濮阳县金银花的道地性进行分析。结果濮阳县与新密、封丘、平邑在地理位置、气候区划、土壤理化性状等方面具有明显共性,土壤元素含量具有道地产区土壤养分标识特征;濮阳县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与新密、封丘、平邑无明显差异,所含微量元素具有道地金银花的标识特征。结论濮阳县金银花或可列为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5.
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道地药材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道地药材是指质优效佳、具有特定产区、历史悠久的药材。历代医家对道地药材都非常重视 ,认为“凡诸本草、昆虫、各有相宜产地。”“气味功力 ,自异寻常”。为了区别道地与非道地药材 ,常冠以地名 ,如广陈皮、宣木瓜、怀地黄、辽细辛等 ,以此提示“地胜药灵 ,视斯益信”的道理。道地药材的气味的确独具风格 ,如宁夏枸杞粒大肉厚 ,味甜子少 ;河北枸杞肉薄子多 ,甜味差。天然药物由于产地不同 ,其质量疗效差别很大 ,因而重视道地药材的开发 ,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道地药材质优效高 ,近年研究较多的是…  相似文献   

6.
电子探针技术在金银花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材金银花道地性和非道地性及其品质区分新方法。方法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同一生境中两种不同种质金银花单个叶肉细胞内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活在石灰土壤环境中的金银花,受环境条件影响其叶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共同表征为Ca多Mg少,并且P的含量仅次于Ca的含量;忍冬除Ca含量低于华南忍冬外,其它元素如Mg,P,Mn和Fe的含量均高于华南忍冬,表现出种质差异性。结论由于不同种质金银花叶内元素含量在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快速、有效地进行金银花等中药材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7.
四川道地药材与微量元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四川道地药材有川芎、黄连、川乌等数十种之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过去,对道地药材的形色气味等经验鉴别和有机成分研究较多。自80年代以来,有关中药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方兴未艾,但未见有关道地药材专题进行微量元素研究的文献报道。因此,我们对十余种川产道地药材各产地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道地药材是指药用成分含量高、临床效果好且生长于特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优良的种质资源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遗传因素,种质资源包含的特定基因是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当前药用植物道地性相关的质量性状的研究现状,并对标记开发、遗传图谱构建、相关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和转录组测序等技术在药用植物相关性状基因的挖掘以及药用植物基因工程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提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道地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董军  周琴  蒋永海 《新中医》2022,54(1):21-24
目的:对不同产地前胡药材所含的微量元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5个产地前胡药材所含27种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5个产地所产前胡中,均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比较而言,浙江临安产的前胡中,所含11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为最高,8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为其次。结论:不同产地前胡药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地域性差异,可为前胡的质量评价与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不同产地的北细辛和华细辛镇痛抗炎药效学评价。方法:以醋酸扭体试验、热板试验对细辛进行镇痛作用评价;以二甲苯致鼠耳肿胀试验对细辛进行抗炎作用评价。结果:12个不同产地的北细辛和华细辛样品均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疼痛抑制率7个北细辛样品在27%~61%,5个华细辛样品在40%~59%。6个产地北细辛的炎症抑制率(50%~70%)强于5个产地的华细辛炎症抑制率(34%~48%)。不同产地同一品种的细辛镇痛抗炎作用差异显著。北细辛:醋酸扭体实验结果显示4个吉林产细辛镇痛作用(38%~57%)均强于黑龙江产细辛(34%);热板实验结果显示黑龙江产细辛镇痛作用(43%)强于2个辽宁产细辛(29%~36%)。华细辛:醋酸扭体实验显示3个陕西产细辛镇痛作用(47%~49%)均强于湖北产细辛(40%);热板实验显示3个陕西产细辛镇痛作用(45%~59%)强于重庆产细辛(40%)。鼠耳肿胀实验结果显示北细辛4个吉林产细辛抗炎作用(51%~63%)均优于黑龙江产细辛(50%)。道地性分析表明,北细辛及华细辛道地药材的镇痛作用有强于各自非道地药材的趋势;北细辛道地药材的抗炎作用较非道地药材强,但华细辛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在抗炎作用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产地的细辛均有镇痛抗炎作用,但作用强度明显不同,显示细辛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手段,对《外台秘要》中涉及细辛的汤剂进行整理,总结共97首汤剂中使用细辛,对其不同剂量频次分类整理,得出细辛的日常用剂量为13.8g、27.6g和41.4g,剂量范围在6.9~69g,明显高于《中国药典》对细辛用量范围的规定。文章分析《外台秘要》汤剂中应用细辛剂量明显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原因是唐代以前医家认为细辛无毒,并且唐代以前单味中药用量普遍大于现代用量规定;应用细辛的剂量范围较广,可能与《外台秘要》不同医家的中药用量经验有关。本研究为细辛用量研究提供文献学的依据,为《中国药典》及《中药学》教材中细辛剂量的标准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细辛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Ⅱ)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苏薇薇 《中药材》1999,22(7):331-333
对中药细辛的宏量及微量元素特征谱,用模式识别中的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联用技术进行处理,依据聚类谱系图对45个细辛样品进行鉴别分类,结果准确。本法特别适合对大批样品同时进行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细辛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细辛不过钱”说进行了澄本求源,此说只是细辛用量的特殊规律,而不是普遍规律。以《伤寒杂病论》为准绳,凭各家考证汉今衡量为依据,揆当代临床细辛用量为契机,对细辛用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细辛用量,即常用量为9g~15g,此剂量为煎煮剂量,并非丸散剂或单味研末剂量。  相似文献   

14.
城南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南细辛的活性化学成分,用乙醇冷浸提取,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光谱方法(UV,IR,NMR,MS)鉴定为卡枯醇(kakuol,Ⅰ)、2-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丙酮(2-m ethoxy-4,5-m ethylened-ioxyprop iophenone,Ⅱ)和P luviatilol(Ⅲ)。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测定中草药半边旗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含量.方法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半边旗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稀土元素含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含量超过5 μg/g的有益元素有6种,分别是:Ca、Zn、Fe、Mn、B和Cu,特别是Ca的含量超过12 mg/g,Mn的含量达到160 μg/g以上,Zn和Fe的含量均超过25 μg/g;重金属含量和稀土元素含量普遍较低,都低于2 μg/g,大部分低于0.1 μg/g,超过1μg/g的只有Cr、La和Ce.结论 半边旗是一种药效好而且安全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INF-γ与IL-13的影响,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扑尔敏治疗组、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分为2个阶段,即基础致敏与鼻内激发。基础致敏:实验组使用5%OVA混悬液致敏,腹腔注射,日1次,共7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OVA混悬液,方法和步骤同实验组。鼻内激发:实验组从第15天起,以5%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混悬液100μL双侧滴鼻,每侧50μL,日1次,共7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OVA混悬液,方法和步骤同实验组。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使用麻黄细辛附子汤2 m L·次~(-1)(每毫升含生药0.2 g),1日2次灌胃,共21 d。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以麻黄细辛附子汤2 m L·次~(-1)(每毫升含生药0.4 g),一日2次灌胃,共21 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2 m L·次~(-1),日2次灌胃,共21 d。扑尔敏治疗组:0.01%扑尔敏溶液2 m L·次~(-1),日2次灌胃,共21 d。检测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后血浆INF-γ与IL-1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NF-γ含量(17.4±2.7)μg·L-1显著降低,IL-13(50.3±2.6)μg·L-1显著升高,治疗后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INF-γ含量(22.6±3.0;20.4±2.5)μg·L-1含量升高,IL-13(35.0±3.0;34.2±3.3)μg·L-1含量降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组、扑尔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R大鼠INF-γ含量较低,而IL-13含量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以调节免疫失衡功能,通过使INF-γ含量升高,使IL-13含量降低纠正体内Thl和Th2表达失衡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7.
W Su 《中药材》1999,22(6):279-282
In this paper, three spec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xin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 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 and Asarum sieboldii Miq.)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chem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with 26 samples as training set and 19 samples as test set. The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for identification were obtained from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oils, all of obtained data were treated with PRIMA (Pattern Recognition by Independent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us computerized classification of Xixin samples was accomplished. The results agree with those from pharmacognosy. As a new method, chem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identific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mples.  相似文献   

18.
细辛抗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远辉  冯怡  孙静  周丹  杨柳  赖嘉莹 《中药材》2004,27(9):665-667
目的:筛选细辛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媒(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蒸馏水)对细辛依次进行提取,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病毒药效学试验,检测离体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的扩增情况.结果:HPV-DNA经细辛水提物作用后,其PCR扩增检测为阴性,最低有效浓度为0.4g/ml,而细辛其它提取部位PCR扩增检测为阳性.结论:细辛的水提部位对人乳头瘤毒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痿病虚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济仁门诊病历系统中2013年1月-2018年12月李老治疗的195个痿病虚证病案,通过FP-Growth加强数据运算模型,确定病案中的临床症状频次及药物组合,分别应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合临床及中医理论,总结李老辨治痿病虚证的用药经验。结果195个病案中主要症状有121个,频次前5位依次为肌肉萎缩(79次)、肌力下降(69次)、行走困难(52次)、肢体痿软无力(43次)、寐差(33次);舌象以淡红、淡白、红、紫黯居多;脉象多见细脉、弦脉、沉脉、滑脉。共涉及药物159种,频次前5位依次为黄芪(140次)、当归(103次)、肉苁蓉(93次)、补骨脂(87次)、巴戟天(81次)。用药以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归经以入肝、肾、脾经为多,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多。关联分析显示,黄芪是处方的配伍核心,高频药物与李老的临床用药经验符合。最后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得到3类高频组方。结论李老治疗痿病虚证,以新安医学所特有的培本固元思想,在应用补益药的基础上,辨证配伍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