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材料选择MRI诊断为肝癌(原发性和转移性)的病例共4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37例,转移性肝癌11例。男39例,女9例。发病年龄25~74岁,平均54岁,以50~60岁组多见,占20例。  相似文献   

2.
肝癌介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丧失手术时机以及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已被公认为最佳治疗方法。我院自1995年始开展肝癌的介入治疗,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本文就介入术中的护理配合作初步总结。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95年4月~1999年11月施行肝癌介入治疗250例,年龄17岁~80岁,平均年龄49岁,所有病例都经过B超、CT、血管造影、ATP或肝穿活检证实诊断。全部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介入方式为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全组共施行TAE715例次。  相似文献   

3.
CT 是目前检出肝癌的最敏感方法之一。我院自1989年3月起引进美国 Picker1200sx 全身 CT 扫描机,3年来经 CT 诊断为肝癌的共47例,其中有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非肝癌病变,现将误诊病例的临床和 CT 表现作一分析。病例报告例1:男,53岁。因上腹胀痛伴发热、腹泻一月余而行 CT 检查。平扫:肝右叶可见多发的直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4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PHC)的病例进行DSA参数性成像研究,初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PHC患者40例,男女之比34:6,年龄21~60岁,平均42.3岁。手术病理证实11例,肝穿活检证实9例,其余系综合诊断。参数成像的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灌注及栓塞化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较为有效的方法,我院从94年1月至7月底共作了50例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导管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本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2.2岁。这些病例均有临床、B超、X线、CT和化验、检查资料,其中41例次有病理诊断。50个病例中:食道癌6例、胃癌5例、壶腹癌1例、原发性肝癌22例、转移性肝癌8例、胰腺癌3例、结肠癌4例、直肠癌  相似文献   

6.
小儿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院近 10年来资料完整的 2 4例小儿原发性肝癌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同时复习了 15例肝脓肿 ,6例肝血管瘤的声像图特点 ,旨在提高对小儿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以便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资料与方法小儿原发性肝癌 2 4例 ,其中肝母细胞瘤 16例 ,男 11例 ,女5例 ,年龄 70天~ 5岁 ,平均年龄 1岁 2个月 ;肝细胞癌 8例 ,男5例 ,女 3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 7岁 4个月。 15例肝脓肿 ,男13例 ,女 2例 ,年龄 2~ 12岁 ;6例肝血管瘤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5~ 10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细胞学证实。使用仪器…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癌,是国内外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疗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我科1988年3月以来,对51例原发性肝癌施行124次经皮肝动脉灌注碘油顺铂乳剂,即“夹心面包”栓塞治疗。现将结果和方法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 51例原发性肝癌,男49例,女2例。年龄25~68岁。全部病例均作AFP值测定,500ug/L以上者45例,250~499ug/L以上者4例,正常者2例;所有病人均通过B超、CT及核素扫描中的1或2项证实肝内有占位病变;全部病例做了血管造影,均有恶性肿瘤的X线征象。 以上诊断都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协会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超声在预测肝癌自发破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索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相关的超声诊断征像,并确定其预测指标。1材料与方法病例来自我院与广州军区南方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依据有无肝破裂将其分为两组,肝癌破裂组分别经手术与腹部穿刺证实。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19~74岁,平均475岁,非...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PHC)的磁共振成象(MRI)诊断,国外已有一些研究,但国内报道甚少。为了积累MRI诊断PHC的经验,现将我院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185例PHC的MRI征象作一分析。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男性169例,女性16例。年龄15~79岁,平均48.9岁。2.病例选择标准,病理诊断21例,  相似文献   

10.
肝源性血性腹水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雅蕊  张振玉 《临床荟萃》1996,11(19):911-911
本文对我院1985~1994年间住院的200例肝癌和345例肝硬化患者中出现血性腹水的32例作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30例,女2例;年龄6~80岁,其中40~65岁占70%,肝癌29例,肝硬化3例,其中手术诊断肝癌结节破裂8例,肝癌腹腔转移灶破裂1例。 1.2 诊断标准 (1)所有病例符合肝硬化或/和肝癌诊断;(2)符合血性腹水诊断即①肉眼血性,②镜下红细胞>50×10~9/L,③排除结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它腹腔肿瘤及内脏破裂所致血性腹水。  相似文献   

11.
预见性护理在肝癌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50岁,男女比例约为2:1。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年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因此,肝癌的诊断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家庭均是重大打击,但大多数病人及家庭均有强烈的求治欲望,把病人的生命完全寄希望于医院。我科自2009年起对肝癌病人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使肝癌病人更快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5~69岁,平均58.4岁。所有病例均经CT、B超及甲胎蛋白(AFP)检测证实。手术方法:肝  相似文献   

12.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联合检测甲胎蛋白 (AFP)、癌胚抗原(CEA)、糖链类抗原 (CA 5 0 ,CA 199)及谷氨酰转肽酶 (GGT)五项肿瘤标志物以探讨其在肝癌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及提高临床肝癌的诊断率。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共检测 16 2例 ,男性 112例 ,女性5 0例。平均年龄 5 9 2岁 (2 8~ 85岁 )。肝癌组 6 2例均经B超、CT或手术证实。诊断依据为《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断规范》。良性肝病组 70例 ,其中慢性肝病患者 2 0例 ,肝硬化 5 0例。对照组 30例 ,全部检测对象均无明显肝胆系统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近三年住院病人。1 …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超声对弥漫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42例弥漫性肝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资料与方法42例弥漫性肝癌患者 ,均为本院 1994~ 2 0 0 0年住院病员。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0~ 77岁。病程最长者 4个月 ,最短 1个月。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42例患者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3 1例 ,占 73 .8%。其余误诊为肝硬化及胰腺癌肝转移。肝功能异常者 2 6例 ,正常 16例 ,AFP >10 0 0mg ml2 8例 ,AFP <2 1mg ml14例 ,HbgAg(+ ) 2 9例 ,HbAH8(- ) 13例。临床多表现上腹部不…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3年2月~1996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36例,疗效显著,优于化学药物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根据1997年12月我国制订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诊断。①分型、分期与疗效的评价标准;②66例均经临床、B超、CT检查和AFP测定,部分病例经肝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肝癌。 1.1分组 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36例,男32例,女4例,年龄35~64岁,平均44岁,病程22~95天,平均45天。其中浸润型6例,膨胀型18例,混合型8例,小肝癌4例。②化学药物治疗组:共30例,用27例,女3例。年龄35~66岁,平均45岁,病程1~5个月。其中浸润型5例,膨胀型14例,混合型7例,小肝癌4例。关于中西对肝癌目前尚未见到统一的分型标准。根据临床证实,我院将中西组辩证为三证:即“气滞血阻证,多属肝硬变后早期肝癌,以肝硬变证突出、瘀血内结证,多属中期肝癌。正虚瘀结证,多属晚期肝癌。  相似文献   

15.
超声显象是诊断腹膜后肿块的较好方法。本文通过分析2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块的超声检查结果,旨在阐明腹膜后间隙超声解剖及其对诊断腹膜后肿块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本组271例,男性185例,女性86例,年龄最小щ5天,最大77岁,平均37.3岁。271例均系我院自1982年至1987年5月的住院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腹膜后间隙各类肿块108例,占39.85%余为胰腺、肾及肾上腺和腹膜后肠道肿块。271例中除5例假阳性及1例肝癌外,265例腹膜后肿块属  相似文献   

16.
CEA和CA—50是近年来临床诊断和监测良恶性肿瘤的常用标志物,本文收集CEA和CA-50联合检测的肿瘤患者45例,重点了解其与肿瘤诊断的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联合检测的136例中男1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5岁(38~87岁)。肿瘤患者45例,一般疾病患者55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所有肿瘤病例的诊断均经手术或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证实。其中肝癌18例,消化道肿瘤18例,其它肿瘤9例(包括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一般疾病者有消化道疾病32例,其它疾病23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对照,3组间性别…  相似文献   

17.
骨转移瘤放疗止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于 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 ,对 4 7例各种实体瘤骨转移引起骨痛的患者行放疗止痛 ,经临床观察 ,止痛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标准 :(1)全组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 ;(2 )诊断骨转移均有ECT证实的骨异常放射性浓聚及CT、MRI或X线证实为“骨破坏” ;(3)治疗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临床资料 :男性 2 7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8岁至 76岁 ,平均 5 5岁。原发肿瘤肺癌 2 3例 ,乳腺癌 11例 ,前列腺癌 4例 ,鼻咽癌 4例 ,食道癌、直肠癌、膀胱癌、舌癌、肝癌各 1例。单发性骨转移 2 5例 ,多发性骨转移 2 2例 ,共 6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超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肝癌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彩超图像,并分析临床表现情况及彩色超声表现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60例小肝癌中,单发58例,多发2例;肿块表现为低回声病灶52例,表现为等回声病灶3例,表现为强回声病灶5例;彩色血流显示富血供病灶50例,乏血供病灶10例;小肝癌直径在0.5~3.0cm范围;对照病理结果,彩超正确诊断50例,6例误诊为转移瘤,4例误诊为血管瘤。结论:彩超在小肝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表现不典型的小肝癌,彩超有时会误诊。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早期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但部分中晚期病例误诊亦不在少数。我院自1973年8月~1983年8月十年间住院的肝癌病例中误诊共20例(指入院诊断中未怀疑到本病者)。其最后确诊根据为:①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转归,结合甲胎蛋白(AFP)对流免疫法阳性或反向血凝法1:100以上;②部分病例经肝同位素扫描、B型超声波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本文就此误诊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癌 )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约 95 %的肝癌病人有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1 ] 。但不同的HBV感染状态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不一 ,我们对 85例肝癌病人进行观察 ,旨在探讨HBV不同感染状态与发生肝癌的相关性 ,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85例肝癌为我院 1 992~ 1 998年住院病人 ,男 76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1 .5岁。诊断均符合 1 987年全国肝癌会议制定的标准 ,其中 2 3例经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所有病例均有HBV感染的背景。经检测血清中HBsAg、抗 -HB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