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对低血糖防治知识的状况及其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例住院糖尿病病人实施强化低血糖防治知识教育前后进行调查、评价。[结果]60例病人中,60.0%的病人曾发生过低血糖,5.0%的病人发生过严重低血糖,70.0%的病人对低血糖的危害了解甚少,45.0%以上的病人对低血糖的原因、临床症状、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强化低血糖防治知识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且教育后半年内再发低血糖的病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病人低血糖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可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相关知识和依从性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低血糖防治相关知识及依从性问卷”对新入院的8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的糖尿病病人接受最多的是基础知识和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分别占75%和60%,85%的病人知道发生低血糖时应如何处理,67.5%的病人了解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55%的病人知道低血糖的血糖值范围,65%的病人在自己发生低血糖时处理得当。结论新入院的糖尿病病人对低血糖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在低血糖的治疗、自我监测和防治措施上的依从性也不够高,应该对新入院的糖尿病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病人能够获得全面的低血糖相关知识并增加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老年糖尿病人对低血糖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中老年糖尿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2006年12月42例病人转至护理专科门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延续性护理干预前10.00%的病人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20.00%病人了解低血糖症状,13.33%了解低血糖处理的方法,干预后对这3项了解分别为85.71%、66.67%、50.00%.[结论]老年糖尿病人对低血糖防治知识缺乏了解,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应高度重视低血糖的防治,以减少低血糖发生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100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及其防治知识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薇  范丽凤 《现代护理》2006,12(1):39-4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防治知识的调查,了解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及其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及其防治知识进行调查。结果62%的糖尿病患者曾发生过低血糖,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达8%。文化程度较低、未发生过低血糖、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防治知识明显缺乏;11%反复多次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危害了解甚少;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是由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63%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不监测并观察血糖的变化;85%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外出时要随身携带食物和急救卡片,以便及时救治低血糖。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高,患者的低血糖防治知识明显缺乏,需要强化低血糖防治知识的教育,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防治知识的调查,了解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及其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及其防治知识进行调查.结果 62%的糖尿病患者曾发生过低血糖,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达8%.文化程度较低、未发生过低血糖、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防治知识明显缺乏;11%反复多次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危害了解甚少;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是由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63%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不监测并观察血糖的变化;85%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外出时要随身携带食物和急救卡片,以便及时救治低血糖.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高,患者的低血糖防治知识明显缺乏,需要强化低血糖防治知识的教育,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刘昕 《全科护理》2013,11(19):1814-18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门诊糖尿病低血糖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门诊、急诊42例糖尿病低血糖病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集中教育加个体化指导,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频率、糖尿病知识得分。[结果]病人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及糖尿病知识得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改善,低血糖发生频率较健康教育前下降。[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糖尿病低血糖病人的知识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毕美仙  刘红 《家庭护士》2009,7(8):697-698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38例低血糖病人发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使用不当、饮食和运动不当等.[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低血糖反应的相关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加强对病人饮食、运动、降糖药使用方面的健康宣教,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能力,以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5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54例病人经治疗后血糖水平稳定,临床症状消失;1例出现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后遗症;1例合并肾病、心力衰竭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4例病人经过系统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电话随访,未再出现低血糖.[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健康宣教,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沈莉莉  张宁 《护理研究》2012,26(13):1212-1213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糖尿病住院病人的低血糖现状及发生特点,为医护人员调整低血糖病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9年3月-11月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4例住院期间需要床边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成人病人,采取病人入院每日8个时点的血糖监测模式,利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病人住院期间有42.74%病人发生过低血糖;低血糖的高发时点集中在夜间、午餐前和睡前;医护人员对低血糖关注度增加后,各时点低血糖发生密度下降.[结论]我院内分泌科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低血糖的高发时点集中在夜间、午餐前和睡前,需加强对这3个时点的血糖监测;医护人员应增加低血糖关注度,使各时点低血糖发生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并发低血糖的原因.[方法]以36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饮食、运动不当、合并基础疾病或与其他药物合用等因素影响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发生.[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病人并发低血糖的原因控制,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时心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0例正常人和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差和立卧位差。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深呼吸及立卧位差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两者和病程、病情控制程度及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结论 心率变化测定可反映老年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程度,有诊断意义,且和慢性并发症及病程、病情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0例糖尿病患者作甲襞微循环检测,其中34例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后复查,结果见糖尿病患者甲襞微血管管径变小,模糊不清,管袢数减少,形态畸形增多;流态见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及微血栓明显增多,袢周以乳头平坦增多,静脉丛增多,可见渗出现象,蝮蛇抗栓酶治疗后以流速明显增加,红细胞聚集改善,白微血栓明显减少为特征。因此,甲襞微循环可作为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也可作为改善微循环药物疗效的判断;应用蝮蛇抗栓酶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两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与护理。方法将83例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4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组41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疗效、治疗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能更快、更有效、更安全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方法计算机检索ACPJournalClub(1991~2006年10月)、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4期)、MEDLINE(1990~2006年10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妊娠期糖尿病预后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病例系列研究等,并对所获证据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临床证据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结束妊娠后6周至28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6%~70%,发生自发性早产的几率为6.7%,患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增加,有感染阴道念珠菌的危险。结论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较未患糖尿病的孕妇结束妊娠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自发性早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阴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增加。但其长期终点事件发生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糖尿病(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酶法测定血尿素(Un)、肌酐(cr)、葡萄糖(Glu)浓度,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mAlb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DM早期组、DM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尿mAlb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早期组与DM肾病组尿mAlb异常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其异常率分别为94%、100%和0%。结论mAlb是DM肾病早期肾脏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继发的糖尿病与成年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代谢指标及生化检查的差异。方法对2005~2014年于本院内分泌和消化科住院治疗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继发的糖尿病患者24例,LADA患者30例及T2DM患者40例的病史,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继发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LADA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明显低于T2DM患者。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继发糖尿病的空腹C肽值要高于LADA组患者,低于T2DM患者,总胆固醇( 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低于LADA及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生低于T2DM患者。结论长期大量饮酒患者出现糖尿病,应注意鉴别有无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继发的糖尿病,该类患者体型偏瘦,CHO及LDL-C低于LADA及T2DM患者,易出现低血糖,但是无酮症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疾病痛苦现状,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糖尿病痛苦量表对山东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痛苦发生率为58.89%,患者在情感负担和生活规律两个维度的痛苦程度较高。坚持疾病管理、接受其他慢性病治疗、病程、目前病情控制以及年龄是糖尿病患者疾病痛苦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情感负担相关痛苦,护理人员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We determined the circulating dopamine levels in 17 patients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of whom eight had amenorrhoea (DM-AM) and nine were normally menstruating (DM). Seven non-diabetic women with normoprolactinaemic, normogonadotrophic secondary amenorrhoea (AM) and nine normally menstruating women (controls) were studied. In all subjects basal blood concentrations of free dopamine (f-DA), conjugated dopamine (c-DA), epinephrine (E), norepinephrine (NE), prolactin (PRL), luteinizing hormone (LH),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 and oestradiol-17β were determined and all subjects, except for three AM patients, had a Metoclopramide test performed for measurements of f-DA, c-DA, PRL, LH and TSH. Plasma c-DA was significantly (p<0.05)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amenorrhoea compared to the respective control groups. In diabetic patients c-D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lower compared to controls. The ratio between basal f-DA and c-DA concentr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p<0.01) higher in diabetic patients compared with non-diabetic patients. After Metoclopramide stimulation DM-AM pati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p<0.05) rise in c-DA, whereas this was not seen in other groups. DM-AM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p<0.05) lower basal PRL and LH levels than DM patients and controls. In addition DM-AM patients had a significantly (p<0.05) lower PRL response to Metoclopramide compared with DM patien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catecholamines and basal as well as Metoclopramide stimulated pituitary hormon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bnormal pituitary hormone se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amenorrhoea may in part be caused by an increased dopaminergic activity. In addition, we have found that diabetic patients may have abnormalities in the metabolism of dopam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