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初步探讨脑SPECT在诊断早期阿茨海默氏病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Mayberg氏的断面划分感兴趣区的方法,使用放射性药物99m锝──六甲基丙叉二胺肟(99mTc-HMPAO),比较18例早期阿茨海默氏病患者及11名正常老年人脑SPECT的血流灌注显像特点。结果:早期阿茨海默氏病患者脑SPECT可见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大脑皮质血流灌注减低,左颞叶、扣带回、左额叶的血流灌注减低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皮质下血流灌注则未受影响。结论:早期阿茨海默氏病患者大脑半球血流灌注为左右非对称性减低,脑SPECT的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诊断早期阿茨海默氏病。  相似文献   

2.
对核素显像估价心肌存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SPECT显像,除常规^201Tl,^99mTc-MIBI,^123I-IPPA和BMIPP外,还可用于^18F-FDGSPECT心肌代谢显像,心肌PET显像在血流,代谢的基础上,还能对示踪剂如:^13NH,^11C-acetate等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定量研究,这些均提高了存活,坏死心肌鉴别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有效率,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123I-IPPA和^123I-BMIPP作为SPECT脂肪酸代谢显像剂已被初步研究。实验研究证实,游离脂肪酸在心肌中的氧化代谢是复杂的,尤其是在病理情况下。临床研究表明,IPPA和EMIPP可用于活性心肌评价,并优于血流灌注显像剂-^201Tl.本在介绍IPPA和BMIPP的生化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目前的临床研究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99mTc┐HMPAO局部脑血流灌注SPECT研究[英]/KeymeulenB…∥EurJNuclMed.-1996,23(2).-163~168应用三探头SPECT显像,进行详细、精确的rCBF(局部脑血流)半定量测定,观察...  相似文献   

5.
文摘     
文摘06213N┐氨PET和99mTc┐MIBISPECT评价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局部心肌灌注的对比研究[英]SandNPR…∥JNuclCardiol.-1998,5(1).-4~13用13N-氨和18F-FDGPET联合显像探测心肌活力已是成熟的...  相似文献   

6.
065用三探头SPECT作快速复原的腺苷应激/静息 ̄(99m)Tc-Teboroxime心肌灌注显像[英]/ChuaT…J NuclMed.-1993,34(9).-1485~1493.研究目的是测定三探头SPECT作快速复原的腺苷应激/静息99mT...  相似文献   

7.
~(123)I-IPPA和~(123)I-BMIPP作为SPECT脂肪酸代谢显像剂已被初步研究。实验研究证实,游离脂肪酸在心肌中的氧化代谢是复杂的,尤其是在病理情况下,临床研究表明,IPPA和BMIPP可用于活性心肌评价,并优于血流灌注显像剂——~(201)Tl.本文在介绍IPPA和BMIPP的生化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目前的临床研究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显像在检出冠心病病变心肌节段和病变血管定位上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0例冠心病和5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与99mTc-MIBI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的结果。结果:潘生丁负荷SPECT检出冠心病、病变血管和病变心肌节段的敏感性分别为95.00%、63.64%和43.68%明显高于静息相的60.00%、42.42%和27.59%(P<0.01)。与静息相比较,潘生丁负荷SPECT多发现33.33%的病变血管和36.84%的病变心肌节段。对病变血管的敏感性,LAD高于RCA和LCX;对于病变心肌节段检测敏感性RCA支配节段高于LAD和LCX,特异性均较高。结论:潘生丁SPECT能显著提高冠心病的检出,有效估计病变心肌范围和病变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9.
文摘     
文摘060心肌18F┐DGSPECT显像评价心肌活力的价值[日]/佐藤秀树…∥核医学.-1997,34(2).-137~143用18F-DG心肌糖代谢显像、123I-BMIPP脂肪酸代谢显像、201Tl心肌血流显像等三种SPECT检查方法,就评价心肌...  相似文献   

10.
文摘     
文摘06899mTc┐MIBI负荷心肌灌注SPECT显像对8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英]/WangFP…∥JNuclCardiol.-1995.2(5).-380~388对75例年龄在80~91岁的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在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1.
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定量分析在心肌梗塞(MI)区存活心肌判断中的准确性,及视觉判断99mTc-MIBISPECT结果在缺血与坏死心肌鉴别中的局限性.方法:34例MI患者进行了99mTc-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结果:当局部心肌99mTc-MIBI放射性小于左室心肌峰计数的40%,存活心肌存在的可能性仅为24%左右;相反,当局部99mTc-MIBI放射性大于左室心肌峰计数的40%,则90%以上的心肌节段均为存活心肌.故视觉判断不可逆性缺损明显低估存活心肌.约59%的不可逆性缺损节段在PET显像中有明确18F-FDG摄取,提示为存活心肌.结论:99mTc-MIBISPECT定量分析能明显提高存活心肌的定位诊断,慎重判断及定义心肌灌注显像中的不可逆性缺损区,重视定量分析的研究及应用对MI区存活与坏死心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王信辉,侯治河,候庆田,王长生,陈勇,郝秋香,王雪清,李红对126例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正常人及各脑疾病的显像特征.资料与方法正常组7例.脑疾病组11...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改变周国良,李昭骥,林伟,叶广春,魏学立有关高血压患者心肌灌注显像(MPS)改变的文献报道尚少,所见多为以201TI显像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评价[1~4].99mTc-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  相似文献   

14.
儿童病毒性脑炎^99Tc^m—ECD SPECT脑血流显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双半胱乙酯(ECD)SPECT脑血流显像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显像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99Tc^m-ECD SPECT脑血流显像,4例于治疗后13~40d进行复查。结果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22例患儿中21例脑SPECT显示异常。17例为多发病灶,其中可有双侧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改变;4例为单发病灶,病变处可表现出血流高灌注、低灌注或两者并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导管法对12只犬进行了持续性冠状动脉血流阻断(6只)及阻断1小时后再开放(6只),并于再灌注前及实验后7天进行了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发现两组动物首次显像心肌缺损面积相似(P>0.05),而末次显像再灌注组心肌缺损面积显著小于持续阻断组,前者的缺血心肌改善百分比显著高于后者,末次显像心肌缺损面积与病理证实心肌梗塞面积有较好的相关性(r=0.72).表明99mTc-MIBISPECT显像是了解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及再灌注效果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6.
心肌SPECT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201T1之后,99mTc-MIBI已被广泛用于心肌断层显像,一些新的心肌显像剂也不断地进入临床研究,心肌SPECT已不只是被用于诊断冠心病,它在冬眠心肌的检测,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应用也已得到临床公队。定量心肌灌注SPECT是将来方法学上的重点研究方向,心肌代谢、神经受体估价、合理选择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适应症、疗效判断是今后3~5年内心肌SPECT的临床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门控心肌显像(EGP)在心肌梗塞患者存活心肌判断中的准确性,对21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静息EGP、静息和运动99mTc-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及饥饿时静息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于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显像.在21例患者共105个心肌节段中,有15个节段运动SPECT半定量分析局部99mTc-MIBI放射性分布大于左室峰计数的80%(即正常节段),从本研究中排除.其余90个节段中有77个节段PET显像FDG摄取明显,13个节段无FDG摄取.以FDGPET为标准,EGP在存活心肌判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77%,而静息SPECT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6%及69%.两种显像方法在存活心肌判断中差异无显著性,同时两者在心肌节段间计分比较中有良好的一致性(r=0.86).提示EGP在存活心肌判断中与MIBISPECT相似.  相似文献   

18.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钙化(CAC)定量积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病人同时进行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潘生丁介入试验)及EB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以决策矩阵法评价心肌SPECT及EB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肌SPECT显像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6%;EBCT以钙化积分≥100为阳性标准,则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100%及76%。结论心肌SPECT显像和EBCT冠状动脉CAC定量积分法均为非创伤性检查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各具优势及局限性,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内皮素-1(ET-1)、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ET-1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各自的血流动力学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变。结果发现,灌注L-NMMA后,ET-1使静息冠脉流量、冠脉储备、左室收缩压(LVSP)明显下降,主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乙酰胆碱(Ach)不再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提示内源性一氧化氮(NO)形成受抑制后ET-1的血管收缩作用明显增加,并引起心肌舒缩功能和心电活动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SPECT在诊断及鉴别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方面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分别选择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AD或VD诊断标准的患者各17例和12例,进行SPECT检查,兼作CT(或MRI),并作神经心理测定及其它相关量表评分。将AD、VD和SPECT结果,以及SPECT和CT(或MRI)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D的SPECT以颞、顶叶低灌注为典型表现,VD以局灶性低灌注为主。在右颞下回和右枕叶,AD组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显著低于VD组(P<0.05,P<0.01),而在左顶叶显著高于VD组(P<0.05)。两组左半球的放射性计数比值普遍低于右半球,但VD的左右不对称性明显重于AD,以左顶叶最为突出(P<0.01)。MRI结果与SPECT有较多的一致性。各量表评分除Hachinski缺血指数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SPECT在诊断和鉴别AD与VD方面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