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第二阶段研究动态由国家科委及机械工业部、化学工业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的研究及编制”,经过课题组21个成员单位近三年的联合功关,进行了上万次试验和近百台容器试验,撰写了300多篇论文及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2.
在对核电站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测过程中常常会发现缺陷。根据现有设计、制造、运行和检修资料,采用结构完整性评定方法,判断容器缺陷类型以及缺陷扩展可能性。具体评定方法包括强度分析评定和应用失效分析图法进行缺陷评定,用于判断含缺陷压力容器是否满足运行使用和相关规范及管理要求。对于那些需要停机修复的压力容器,通过缺陷评定为容器后续处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安全分析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温环境下在用压力容器缺陷检测技术,高温材料数据库及其安全评估方法的发展状况,内容分为检测技术及材料数据库和评估方法两部分。本部分介绍了世界上现有的高温环境下含缺陷结构完整性评定方法和规范,包括:美国ASME CC N-47案例,英国的R5,BS7910规范,法国的A16,德国的双判据方法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与时间相关的失效评定图法(TD-FAD),比较了其优缺点,同时针对我国下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概率断裂力学的管道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秀发  谢禹钧  戴耀 《机械设计》2004,21(11):35-38
针对油气管道的断裂失效模式以及失效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结合概率断裂力学和安全评定规范,提出了管道缺陷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根据主要评定参数:缺陷尺寸、工况栽荷、断裂韧性、机械强度的分布特征,对各随机变量模拟抽样,应用Monte Carlo数值计算方法确定管道上各缺陷的失效概率。可靠性失效评定方法确实反映了评定参数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克服了确定性失效评定方法的缺点,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压力容器缺陷数据库及评定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沪涛  龙伟  黄劼 《机械》2004,31(8):17-19
重点分析了压力容器缺陷数据库及评定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缺陷评定流程和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并简要分析了系统评定过程,为压力容器缺陷评定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藜  柳曾典 《压力容器》2000,17(4):44-48
管道在使用中受介质腐蚀或冲蚀作用以及机械损伤会发生局部减薄 ,降低使用的安全性。对带有此类缺陷的直管已有评定规范和解析解 ,但对局部减薄弯头 ,国内外尚无评定规范且少有研究。本文在对局部减薄直管的极限载荷和无缺陷弯头的应力状态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压作用下局部减薄弯头极限载荷的计算式 ,并给出评定局部减薄弯头安全性的方法。用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很一致。  相似文献   

7.
刘长军 《压力容器》2000,17(2):50-56
1 问题的提出压力管道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 ,管道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缺陷。因此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对含缺陷管道的安全评定研究提出了要求。过去国外对含缺陷结构安全评定的研究状况与国内相似 ,重点是研究容器的安全评定 ,但由于核电工业的需要 ,在 70年代起对核工业管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并已形成相应的规范 ,如ASMEⅪIWB3 64 0及附录C和IWB3 650及附录H等。随着对含缺陷结构安全评定的认识的不断深入 ,英国中央电力局 (CEGB)在 1 986年出版了“含缺陷结构完整性评定规程第三次…  相似文献   

8.
压力容器多工作于极端恶劣工况下,有必要开展相关标准或规范的研究工作,评定存在缺陷的压力容器。ASME规范是较早地把断裂力学用于压力容器设计和缺陷评定的文件之一。ASME第Ⅲ卷附录G和ASME第Ⅺ卷附录A提供了评定厚壁压力容器缺陷危害性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本文讨论了与分析方法有关的试验方法、缺陷表示、工况环境、应力分析及所推荐的安全系数等有关方面,简要地探讨并指出了这些参数和方法对其他材料和非核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焊接结构钢材的焊接裂纹及裂纹类的平面缺陷的脆性破坏评定方法。当然,对于规范以外的特种材料、条件,若具备了使用该规范的适当资料时,在对这些资料进行适当的考虑后,亦可用该规范所示的基本方法,对缺陷进行评定。 2. 术语定义 (1) 裂纹裂纹及裂纹类的平面缺陷。 (2) 缺陷图象将用各种检查方法所得的缺陷,投影到垂直于强度评定的方向平面上的几何形状。 (3) 穿透缺陷缺陷图象穿透板厚的缺陷。 (4) 表面缺陷缺陷图象显现于表面,没有穿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评述国际压力管道缺陷安全评定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采用AP11104经验性验收准则与CEGB R6标准评定方法相结合的压力管道安全评定的技术路线,并总结了低压汽管道安装焊缝安全评定的主要过程与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厂于1984年9月起对2000m~3碳四~#1球罐进行了第三次开罐检查。这次检查我们委托“华夏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技术咨询中心”首次应用“CVDA—1984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下简称规范)对缺陷进行断裂评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减少了返修工作量又能保证球罐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用失效评定图技术和Prefis软件,结合具体实例及实物试验,将API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在分析计算中,将焊接缺陷假设为裂纹类缺陷,并对一些复杂情况进行了假设,研究其对螺旋缝埋弧焊管(SSAW)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水压试验后的扩展特性,结果表明:不超标缺陷可使钢管的极限承载能力有所降低,在目前的韧性水平下这种钢管不会发生脆性断裂,且缺陷(不超标)在水压试验后不会扩展。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1973年ASME Code.See Ⅺ及其夏季补遗,是一部评定原子能压力容器及配管系统的容许缺陷的规范,它不仅规定了对单个缺陷的判别标准,还规定了对几个相邻缺陷的许用判别标准,所以,这部规范对生产中已知缺陷的许用判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在以往的许多疲劳裂纹扩展的分析研究中,大多以单个缺陷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几个相邻缺陷的扩展规律的研究极少,所以,ASME Ⅺ中的几个相邻缺陷的许用判别标准,缺乏实验与理论根据。此外,在分析裂纹扩展过程时,还作了一些不合  相似文献   

14.
针对齿轮缺陷的评定问题,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缺陷部位进行数字成像、图像预处理、图像分析和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缺陷进行了模式识别。应用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实现产品质量监控和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的应用和安全评定工作的开展,迫切要求无损检测能够准确地测定缺陷的实际高度,以作为脆断评定和寿命估算的依据。表面裂纹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缺陷。目前,测定表面裂纹深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直流电位法。但是,对其测量精度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为此,我们对直流电位法的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试验研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压力容器缺陷评定的δ—FAD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初级FAD的安全系数出发,综合考虑有关国际规范及实际工程评定结果,以严格的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塑性失稳理论为基础,依据CVDA-84,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提出适用于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的半经验性的通用δ-FAD。据此,进一步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压力容器缺陷评定的δ-FAD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主桨叶典型缺陷疲劳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主桨叶缺陷容限评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主桨叶"黑线"为典型缺陷形式,进行了主桨叶的缺陷容限设计技术研究,研究思路、方法、程序对直升机新型号研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公司加大外厂机群服役经验的收集、基础试验数据的积累,尤其是在新型号研制过程中缺陷容限评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预期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我公司现状的、满足目前最新适航条例要求的直升机动部件疲劳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经常会发现各种类型的超标缺陷。断裂力学的出现和发展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找到了一种科学评定超标缺陷的手段。在总结断裂力学理论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各国先后制订了“安全评定规范”,用以评定在用设备中实际存在的缺陷。我国于1984年吸收了国外的科研成就,结合本  相似文献   

19.
压力容器初级评定方法中的失效评定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PD6493—91版中一级评定失效评定图(FAD)与PD6493—80,CVDA—84规范中的COD设计曲线以及CVDA—84规范中的塑性失稳评定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讨论,提出了适于我国压力容器弹塑性启裂及塑性失稳初级评定的失效评定图(FAD),并用16台在用压力容器中的缺陷评定数据和16台模拟容器的静压爆破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本文推荐的FAD方法既安全可靠又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机械部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赴日考察组的考察报告之一。文中重点介绍了日本压力容器用钢断裂韧性测试方法(J_1,COD)和测试技术的概况,并介绍了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在材料基础性能数据研究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