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随着综合管廊在国内的大力推行,大规模的综合管廊逐渐步入运营期。在城市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风险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为管廊运营阶段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管线之家,保障其安全运营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5G)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设计了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运用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对地下管廊的全面实时监控,有效的降低了管廊的安全隐患.同时,建立了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将传感设备数字化与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实现管廊运营数据精确化显示以及协同报警的可视化操作.此外,通过管廊信息产生的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的有效融合,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助推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智慧管廊是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智慧管廊的安全稳定运营对城市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了智慧管廊防灾预警系统,选用STM32F107互联型微处理器,实时在线监测管廊内部温度、天然气浓度等环境参数,对电力和燃气管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环境参数超限时进行报警,并启动防灾装置,实现自动防灾预警功能.该系统的运用对保障综合管廊正常运营和居民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与视频监控等系统进行联动,把管廊内部产生的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管理相结合,助力智慧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滕峰  吴桂良 《电气开关》2021,59(2):62-63,6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综合管廊工程建成并投产。照明系统作为管廊内部主要用电设备之一,其能耗水平直接影响管廊运营的经济性。本文通过分析综合管廊照明特点,提出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有效降低管廊照明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住建部修订GB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和印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后,10大试点城市及其他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自此,城市管廊建设从过去的探索阶段正式步入政府调控、多方融资、统一规划和总体运营的平稳发展道路上来,本文重点介绍监控管理系统综合一体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1问题的提出报警是为了预防事故发生、发展和蔓延。一旦形成报警风暴,运维值班人员必将迷失在报警信息的海洋中,从而可能延误对异常根源的排查和判定,错失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影响管廊运行安全,甚至酿成更大的生产管理事故。在综合管廊集成监控平台运营中,系统实时或定期采集管廊廊体安全、气体环境安全,以及入廊管线运营、风机水泵设备等安全指标[1]。一旦相应的指标出现异常或达到报警阈值,系统会发起实时报警事件。在上海滴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电力电缆入廊有偿使用费测算方法及成本疏导的必要性,综合考虑管廊建设方与电力电缆入廊管线单位的利益,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754号)中提出的测算依据,分别提出考虑各方利益的电力电缆有偿使用费测算方法,并以土地出让增值收益为主导提出成本疏导策略。以武汉市江南中心绿道武九线综合管廊工程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为电力电缆入廊管线单位、政府、管廊建设运营单位各方协商有偿使用费定价及成本疏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2013年9月份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提高城市管网、排涝、消防、交通、污水、垃圾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消防安全隐患,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证城市运行安全;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完成全国城镇燃气8万公里,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中管廊试点工作;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近几年,国家对综合管廊  相似文献   

9.
结合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群",介绍了综合管廊监控信息和管线监测信息,分析了信息共享网络架构和信息融合展示架构。提出"综合管廊群"信息共享与融合展示有利于加强管廊运维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管理单位的联合应急处理,提高综合管廊及入廊管线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综合管廊统一管理平台的系统组成,分析各子系统的配置原则和逻辑功能,以综合管廊实际运行和后期维护的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一套管廊统一管理平台的联动逻辑,实现对城市综合管廊的一体化智能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水分离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按其使用条件和功能指标等特殊要求,对比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特点,确立了汽水分离器材料的选取原则。根据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指标和汽水分离器的总体性能,制定了性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汽水分离器运行的工作流程,明确设计中设备直径与容积的选取原则,特别对汽水分离器中的分离元件,指出了设计及控制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叶泽  姚军  吴永飞  何姣 《中国电力》2019,52(12):113-122
电价交叉补贴具有严重的非效率性和非公平性,其准确计量和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电价水平以及交叉补贴解决机制的设计。电价交叉补贴计量的关键在于基准价格的核定,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虽然考虑了电力企业的收支平衡,但并不是福利最优的定价结果。沿着需求定价的角度出发,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电价交叉补贴的计量模型,模型以用户需求定价和需求函数构建为主要工作。结果表明:交叉补贴和社会福利与用户的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以及管制机构的福利权重系数有关。最后,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准确地计量了各类用户的自价格弹性以及交叉价格弹性,测算了我国电价交叉补贴和对应最优社会福利的大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甲基苯基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甲基氯硅烷和苯基氯硅烷单体水解、浓缩和缩聚三步法合成甲基苯基硅树脂,并对水解温度和搅拌速度对硅树脂水解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硅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温度的降低和搅拌速率的加快,甲基苯基硅树脂的产率有所提高;溶剂/水的配比为1∶3时硅树脂的热性能和电性能最佳;催化剂用量为3.5%时,硅树...  相似文献   

14.
从系统上介绍1种新兴骨干网络技术MPLS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功能特性、结构组成及其内在关系。在MPLS体系结构中,标签是关键的技术手段。所有进入MPLS的包都必须加上标签,所有操作都围绕标签展开,对标签的分析、处理和根据标签内容进行包转发是在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上完成的,LSR综合了传统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优点,是MPLS的基本单元,带有标签的包在LSR间传输,所经过的LSR序列组成标签交换路径LSP。LSP建立和控制是MPLS体系结构的重要内容。在建立LSP的过程中,MPLS体系结构支持环路检测,以避免环路的产生而降低网络性能。MPLS体系结构能够利用LSP建立隧道,简化了传输控制,降低了设备复杂度,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5.
闪蒸器是废热回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闪蒸器的工作介质是余热废水。在工作压力下,闪蒸器对余热废水进行了汽水分离,得到饱和蒸汽和饱和水。在闪蒸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项设计参数,其容积的选择是关键。以某电厂的设备参数为例,对闪蒸器的直径和容积进行了计算,同时,还对闪蒸器的喷嘴、汽水分离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简单介绍了闪蒸器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实施对浙江省配电网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韩国在自然和经济社会特征及电网规模上与浙江省具有高度相似性,其配电网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历程对浙江省配电网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从3个方面详细论证了韩国与浙江省的可比性,针对韩国配电网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二者的配电网技术水平做了对比研究,并从二者的差距中找到了浙江省配电网建设的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并且高效地提升浙江省配电网整体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对浙江配电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能源架构难以满足能源产消的需要,一场能源行业的革新势在必行。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学术与工业界看好的下一代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其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基本特征为未来能源发展勾勒出一个丰富的愿景。然而,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方案从设计思想到工程实施无法全面满足能源互联网的特征需求。区块链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平等、安全、可追溯等特性,与能源互联网的设计思想高度契合,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关键技术。能源区块链是区块链与能源行业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提供安全保障和价值支撑。文章通过定位能源互联网中电力交易区块链中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现今能源电力交易区块链在共识机制、交易与智能合约设计、安全机制和其他领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讨了目前各项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能源区块链的进一步研究与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监测电力变压器的振动与噪声特性是及时发现电力变压器故障隐患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设计了500kV单相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的同步在线监测方案,通过振动与噪声传感器及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广东惠州500kV变电站单相电力变压器的振动与噪声的实时监测,并监测得到了500kV单相电力变压器几个典型位置的振动与噪声的时域波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500kV单相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0~1000Hz且在200~500Hz范围内表现最为明显,同时由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同步变化的特点确定了其振动与噪声之间的关联性,验证了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同步在线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两回110 k V退役高压交联电缆进行180 a预鉴定试验,目的在于研究不同运行年限的退役高压交联电缆老化前后的空间电荷行为差异,并评估电缆重新投入实际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电声脉冲(PEA)法测量试验前后绝缘层交联聚乙烯(XLPE)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实验、X射线衍射(XRD)实验揭示试样的微观结构、聚集态结构状态变化与空间电荷的迁移、积聚和消散过程的潜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际运行16 a的电缆绝缘由于存在大量杂质使得空间电荷的积聚严重,老化试验后,杂质的减少和淬火反应使得空间电荷的积聚降低且消散过程加快;实际运行32 a的电缆绝缘空间电荷的积聚和消散过程缓和,老化试验后,由于绝缘降解作用和晶态结构的破坏使得空间电荷的积聚加剧且消散过程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固体颗粒侵蚀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江 《电力设备》2004,5(6):34-39
章在调查国内外超临界和非超临界汽轮机固体颗粒侵蚀(Solid Particle Erosion,SPE)损伤及其对机组安全经济性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固体颗粒的生成和特性以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固体颗粒在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和再热级内的运动特性的主要结果,并分析了汽轮机通流部分喷嘴和动叶片的侵蚀机理和侵蚀特性;章还介绍了为预防汽轮机喷嘴和动叶片免受固体颗粒侵蚀所采用的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包括等离子喷涂层和扩散渗层在内;最后,给出了防范超临界火电机组固体粒子侵蚀的综合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对预防非超临界机组的固体粒子侵蚀同样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