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中药;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和平均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为76.9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刺腰骶段穴位对不稳定膀胱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拟确定针刺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特征及时效性,为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及针刺作用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Wistar大鼠造成不稳定膀胱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40只。每组再根据针刺后2h、6h、12h和24h不同观察节点分为4小组,给予相应处理,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分析针刺会阳穴对不稳定膀胱进行调节的动态尿动力学特征。结果:针刺会阳穴后2h、6h和12h分组观察,治疗组在各节点膀胱顺应性改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且治疗组在针刺后2h、12h节点膀胱容量增加量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针刺会阳穴后,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改善程度有差异,其中在针刺后12h时,膀胱的顺应性提高程度和膀胱容量的增加量较为明显(P〈0.05),在针刺24h后尿动力的改善效应下降。结论:针刺会阳穴可改善不稳定膀胱尿动力状态,提高膀胱顺应性,增加膀胱容量;针刺会阳穴对不稳定膀胱尿动力状态的调节存在时效性,其中以针刺会阳穴后12h调节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申东原  申鹏飞 《针刺研究》2004,29(2):153-155
目的 :探讨针刺大赫、水道治疗膀胱无力型女性尿道综合征 (FUS)的疗效。方法 :观察针刺前后 ,膀胱无力型FUS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67%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尿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结论 :针刺大赫、水道可以提高膀胱逼尿肌的压力 ,改善尿流率 ,从而缓解因膀胱无力而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7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观察组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一般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中医证候学积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般疗效、中医证候学积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等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平均峰流速(V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崔培秀 《吉林中医药》2008,28(6):432-433
石学敏院士针对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双向调节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脑血流状态,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脑组织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对自由基的产生可能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脑组织和血清LPO减少,保护脑组织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适时地改善脑灌注,减轻脑组织损伤,升高PGI2/TXA2比值,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促进脑组织的康复.中风病患者无论出血性还是梗塞,尽早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稳定期及后遗症期患者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延长针刺时间,可减轻后遗症,提高远期成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针刺百会、风府穴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观察不同性别患者间的差异。方法选取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30例作为混合组,其中男15例作为男性组、女15例作为女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TCD)记录所有患者在针刺百会、风府穴前、针刺后、行针时、出针时和出针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混合组和男性组行针时、出针时双侧MCA的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高于针刺前(P均0.05),搏动指数(PI)均显著低于针刺前(P均0.05);女性组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双侧MCA的Vd、Vm均显著高于针刺前(P均0.05),PI均显著低于针刺前(P均0.05)。结论针刺百会、风府穴可增加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双侧MCA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弹性和顺应性,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在针刺后遗效应上女性患者要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双侧VA的Vs、Vm及EDV、TAMX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应用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颈椎病患者,电脑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推拿治疗,联合组接受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 67%,高于对照组的80. 00%。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述针刺对失神经肌萎缩的治疗机制.本研究论述了失神经肌萎缩的现代研究机制,认为微循环组织结构的改变与物质代谢减少是骨骼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萎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针刺对微循环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针刺是一种有效改善组织微循环障碍的手段之一.针刺对于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失神经肌肉组织代谢减缓的状态,同时也是针刺促进局部血流增加的机制.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动力的影响是一种良性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损伤周围组织的血液微循环,缓解周围血管平滑肌痉挛状态,并且配合热疗的治疗效果更佳.针刺治疗可以调节交感神经活动、改善微循环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状况,使得针刺局部与远隔部位的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发生良性变化,使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增加.针刺对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是其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可能存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郁证心率变异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郁证患者心率变异的效果。方法:针刺组用调神疏肝法,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等;对照组取穴肝俞、期门、阳陵泉等。结果:针刺可改善心率变异性,良性调整植物神经的均衡性。提示:针刺对郁证患者HRV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针刺可良性调整植物神经的均衡性,改善郁证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状态。同时也说明郁证患者肝气郁结日久,可导致母病及子,损害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研究针刺左侧列缺穴对健康青年大脑前动脉(ACA)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为临床选取该穴治疗脑血管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青年30例,针刺受试者左侧列缺穴,在针刺前(针刺前10 min)、入针后(进针得气时)、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出针后10 min)运用TCD分别记录志愿者双侧A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针刺左侧列缺穴,在出针时,双侧ACA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针刺左侧列缺穴可增加双侧ACA的血流速度,并有后遗效应,对双侧ACA的血流动力学有正性影响,临床治疗ACA缺血性疾病可选用列缺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性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头针治疗对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羟苯磺酸钙口服,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组中医证候积分、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头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伴排尿障碍(肾虚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智能损害、排尿障碍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伴排尿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补肾益寿胶囊组、针刺联合组3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治疗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刺治疗;补肾益寿胶囊组予补肾益寿胶囊0.6 g口服,每日3次;针药联合组予原络配穴联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排尿障碍(包括B超查残余尿、尿液动力学改变)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3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DS评分、B超查残余尿、尿液动力学、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针刺治疗组与补肾益寿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针刺治疗组与补肾益寿胶囊组(P0.01)。结论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排尿障碍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5.
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艾灸手法治疗组(45例)和针刺对照组(4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2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为66.7%(P〈0.05)。艾灸手法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加快(P〈0.05),血流阻力指数下降(P〈0.05);针刺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可扩张椎动脉、改善椎动脉血液供应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郁证心率变异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郁证患者心率变异的效果。方法:针刺组用调神疏肝法,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等;对照组取穴肝俞、期门、阳陵泉等。结果:针刺可改善心率变异性,良性调整植物神经的均衡性。提示:针刺对郁证患者HRV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针刺可良性调整植物神经的均衡性,改善郁证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状态。同时也说明郁证患者肝气郁结日久,可导致母病及子,损害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风池、天柱、完骨三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毫针针刺双侧风池、天柱、完骨三穴,完成一个观察周期的治疗(24 d),评定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椎动脉相关血流参数。结果:128例患者中治愈86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有效率98.4%。椎动脉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循环阻力指数均明显改变。结论:针刺风池、天柱、完骨三穴可以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CSA大兔模型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探讨项七针与颈夹脊穴对CSA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血液制成CSA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Vm、PI、RI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组(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5例(46眼)OIS患者行针刺治疗,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TCD)检测针刺治疗前、针刺1疗程后和针刺2疗程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并检查视力情况。结果:针刺1疗程后及针刺2疗程后视力分布情况及视力均值分别与针刺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针刺治疗前比较,针刺1疗程后和针刺2疗程后CRA的Vs和Vd均增快、RI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OIS的视力和眼血流情况,短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