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学创新》2020,(6):17-18
目的:分析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癌患者,根据随机数x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肾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Cr、BUN、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BUN、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可减轻损伤,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生存率,加速术后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20,(1):33-3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时后腹腔入路和经腹腔入路两种入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40例早期肾癌(T_1N_0M_0)患者均分为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术进行肾癌治疗,其中后腹腔组手术入路选择经后腹腔,经腹组手术入路选择经腹腔。比较两组术中热缺血时间、失血量、术后时间、肿瘤重量、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测定两组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表达水平;统计两组术中切缘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肾部分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患者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肿瘤重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腹腔组手术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经腹腔组,WBC、CRP、皮质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经腹腔组(P<0.05)。两组肾癌患者术中切缘组织冷冻切片均为阴性,术后随访,后腹腔组仅1例复发,经腹腔组无复发病例,两组复发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4 cm的早期肾癌患者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后腹腔入路和经腹腔入路均具有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时间短,机体应激刺激小,患者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其余14例行经腹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照组)。术后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对照组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均无复发或癌转移。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较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而两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后腹腔入路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治疗早期肾癌的效果。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我科采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观察组)13例和采用经腹腹腔镜(对照组)12例行部分肾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后腹腔入路腹腔镜部分肾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的39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2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进食、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5 d,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1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5%(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血肌酐水平的影响较小,可促进术后康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体积肾癌采用腹膜后入路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72例肿瘤直径>7cm的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患者经腹膜后入路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情况、炎症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50.45±5.25)ml、手术时间为(112.86±3.46)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1±0.12)d、术后住院时间为(4.52±1.02)d,均少于对照组的(188.36±6.12)ml、(131.45±3.25)min、(2.23±0.15)d、(5.86±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两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8.3%,对照组发生4例,发生率为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腔入路相比,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疗效更佳,且对机体炎症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48-849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大体积肾癌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腔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2.17 8.95min,术中出血量58.31±6.75ml,术后住院时间7.13±2.35d,术后并发症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178.65±9.38min,术中出血量60.37±7.18ml,术后住院时间8.07±2.48d,术后并发症2例。结论: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路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何种入路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术者操作水平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8.
温元毅 《河北医学》2016,(11):1794-1797
目的:比较开放性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肌酐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肾窝引流总量以及术后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强  卢强  艾力江  杨旭 《农垦医学》2016,(4):315-318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肾癌根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性指标,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恢复进食时间,及引流管移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及CRP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术后观察组的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62-6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肾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尿肌酐、生存质量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人数、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尿肌酐水平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镇痛剂使用人数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效果值得肯定,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与探究大体积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围术期心、肝及肾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52例大体积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26例及观察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 h的心、肝及肾功能状态指标。结果:术前,两组的心、肝及肾功能状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的心、肝及肾功能状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体积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围术期心、肝及肾功能状态的波动相对小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在大体积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62-16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 5%(4/32)、9. 4%(3/3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81,P> 0. 05)。术前2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d及3、6个月血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P <0. 05);术后1 d和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3、5 a生存率及5 a复发率分别为93. 8%(30/32)、90. 6%(29/32)、3. 1%(1/32),对照组患者术后3、5 a生存率及5 a复发率分别为90. 6%(29/32)、87. 5%(28/32)、6. 2%(2/32);2组患者术后3、5 a生存率及5 a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 312、0. 440、0. 503,P> 0. 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效果佳,并发症少,对肾功能的影响也较小,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大体积肾癌患者,其中33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观察组),32例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损失量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灶转移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掌握手术入路和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腹腔镜根治术在大体积肾癌的应用中亦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依照治疗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肾功能、肌酐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切缘阳性及复发/转移率。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eGFR水平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肌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对照组高,症状领域、单项项目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切缘阳性及转移情况(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治疗中可行性高,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和学强 《海南医学》2014,(10):1502-1503
目的:观察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 d,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实验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7):502-505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RN)对肾癌患者应激指标、肿瘤标志物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肾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选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肿瘤标志物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手术后,应激指标、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均显著性降低,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的甲状腺素FT3、FT4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术组肿瘤炎症因子CA50、CEA和CA125以及炎症因子TNF-α、血清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CRP)较对照组降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开放性根治术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减少炎症因子,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标志物,能显著性提高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刘东亮  朱蜀侠  袁丹  王宇  胥艳  黄龙  李康 《四川医学》2017,38(9):1072-1074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肾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肾癌根治术的60例肾癌患者随机分组,采用3D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2D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由同一术者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较传统2D腹腔镜,3D腹腔镜治疗肾癌可提高手术准确性及安全性,同时并没有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不同分期的肾细胞癌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还存在着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经后腹腔镜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2种术式对于他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2月一2009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他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2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炎性指标变化、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血液炎性指标通过直接抽取外周静脉血和ELISA法测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c。检验。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2例。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x2=09.258,P=0.61)和肿瘤直径(t=1.214,P=0.18)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超过对照组(t=4.097,P〈0.01),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822,P〈0.01);2组患者术后第1天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的CRP(t=3.274,P〈0.01)和IL-6(t=2.971,P〈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3.731,P〈0.01)。结论相对于开放性手术,经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偏长,治疗效果和5年生存率相当,但术中出血少、术后炎性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