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效果,为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及效果评价"调查表,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所有的调查员均由复旦大学统一培训。结果 :共调查社区常住居民736人,其中签约居民412人(56.0%),60岁以上居民占60.1%,38.9%的调查对象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既往半年有就诊记录的调查对象中,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77.9%)是非签约居民(31.5%)的2.47倍(P0.01)。家庭居住区域、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影响社区居民的就诊行为。签约居民、低学历居民、41~80岁社区居民生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诊意愿高于非签约居民(OR=1.80,95%CI:1.11~2.92)、高学历居民(其中初中及以下组OR=4.45,95%CI:1.86~10.61;大专组OR=2.29,95%CI:1.06~4.97)、40岁及以下居民(其中41~60岁组OR=2.78,95%CI:1.10~7.00;61~80岁组OR=3.46,95%CI:1.00~11.90;80岁以上组OR=4.55,95%CI:0.97~21.43)。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满意度非常高,总体评分为93.44。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试行的家庭医生制成效明显,为探索"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化本地区家庭医生签约的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西藏地区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对符合年龄≥45岁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的数据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4 705例居民中,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39.2%,未签约但知道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占22.4%,不知道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占38.4%。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藏族居民(OR=2.170,95%CI:1.448~3.252)、收入水平中等(OR=0.796,95%CI:0.687~0.921)和高等(OR=0.581,95%CI:0.494~0.684)、健康分值(OR=1.455,95%CI:1.132~1.871)、患慢性病居民(OR=1.778,95%CI1.680~1.890)签约家庭医生的比例高。城镇户口居民(OR=0.468,95%CI:0.382~0.573)、上过小学(OR=1.294,95%CI:1.130~1.483)、新农合医保居民(OR=2.224,95%CI:1.169...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免费和付费签约居民续约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所通州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从中随机抽取2021年8—11月1 039名免费签约和834名付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签约方式下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原因。结果 总体续约率和续约意愿率分别为85.1%和90.5%,其中免费和付费续约意愿率分别为89.3%和91.5%。免费签约中,预约就诊(OR=2.898,95%CI=1.107~4.928)、首选家庭医生(OR=2.169,95%CI=1.187~3.967)和3个月内与家庭医生见面次数(1~2次:OR=2.998,95%CI=1.594~5.640;3次:OR=4.519,95%CI=2.106~9.696;≥4次:OR=7.850,95%CI=3.326~18.527)影响居民续约意愿;付费签约中,65及以上老年人(OR=21.068,95%CI=1.047~424.064)、预约就诊(OR=6.284, 95%CI=2.248~17.568)、首选家庭医生(OR=3.420,95%CI=1.180~9.911)影响居民续约意愿(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及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银川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7-9月选择银川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480名签约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签约居民续约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签约居民有续签意愿者占71%。是否知道家庭医生的姓名及坐诊时间(χ~2=7.314,P=0.007)、是否知道家庭医生的联系方式(χ~2=11.416,P=0.00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可以提高就医便捷性(χ~2=5.970,P=0.015)、是否享受过家庭医生上门服务(χ~2=8.673,P=0.003)、认为家庭医生是否比非家庭医生工作更仔细(χ~2=9.503,P=0.002)、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药收费是否满意(χ~2=9.641,P=0.002)、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内容是否满意(χ~2=21.962,P<0.001)、家庭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是否满意(χ~2=26.137,P<0.001)及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评价(χ~2=15.456,P<0.001)与签约居民续签意愿有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住所到最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花费的时间(OR=0.555,95%CI为0.330~0.934,P=0.027)、是否满意家庭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OR=1.969,95%CI为1.189~3.259,P=0.008)、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OR=1.737,95%CI为1.091~2.768,P=0.020)是影响签约居民续签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银川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续签意愿相对较高。从住所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花费的时间、对家庭医生诊疗技术水平的满意度及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是签约居民续签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现况,探索认知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山东省范围内按照经济水平随机抽取3个样本市作为研究地区,每个市各随机抽取2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5个村,对样本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索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2979例样本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体知晓率为44.3%,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饮酒状态、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自我医疗及两周患病对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了解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724,95%CI=0.587~0.893,P<0.01)、家庭年收入(Q3:OR=1.342,95%CI=1.064~1.692,P=0.013;Q4:OR=1.435,95%CI=1.127~1.827,P<0.01)、自评健康(不好:OR=0.689,95%CI=0.556~0.853,P<0.01;一般:OR=0.774,95%CI=0.624~0.889,P<0.01)、参加体育活动(OR=1.468,95%CI=1.262~1.707,P<0.01)和自我医疗(OR=1.240,95%CI=1.064~1.443,P<0.01)是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山东省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性别、家庭年收入、自评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和自我医疗是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的主要因素,应针对政策认知薄弱人群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杭州市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7—9月抽取杭州市≥14岁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杭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电子调查问卷》收集居民人口学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指标评分和满意度。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54份,回收有效率为90.88%。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感到很不满意5人,占0.34%;不满意16人,占1.10%;一般153人,占10.52%;满意780人,占53.65%;很满意500人,占34.3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医保(OR=0.514,95%CI:0.370~0.7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健康档案(OR=0.528,95%CI:0.331~0.844)或不知道有无健康档案(OR=0.524,95%CI:0.331~0.829)、取药排队时间(OR=0.698,95%CI:0.531~0.917)、取药方式(OR=0.639,95%CI:0.452~0.903)和检验设备齐全度(OR=1.315,95%CI:1.012~1.710)是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杭州市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医保类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档案、取药排队时间、取药方式和检验设备齐全度是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方法 采用两阶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是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江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 12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托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结果 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的服务更满意。在就诊环境、就诊设备、就诊体验、医疗技术、服务态度等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对就诊环境满意为95.52%、服务态度为94.25%、沟通顺畅为90.24%。未签约居民分别为86.1%,82.39%,78.69%,满意项目与签约居民的相同,但满意度均低于签约居民。结论 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方法采用两阶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是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江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 12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依托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更满意。在就诊环境、就诊设备、就诊体验、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对就诊环境满意为95.52%、服务态度为94.25%和沟通顺畅为90.24%,未签约居民分别为86.1%、82.39%和78.69%,满意项目与签约居民的相同,但满意度均低于签约居民。结论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签约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签约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1 200位居民,利用自制《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现状调查表》,对签约率进行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签约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知晓的有499人,知晓率为44.32%。其中60岁居民知晓率最高(48.43%),本科及以上居民知晓率最高(78.57%),慢性病患者的知晓率更高(66.99%),距离较近居民知晓率更高(66.96%)。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签约率影响因素发现,年龄(OR=1.128)、是否慢性病患者(OR=2.231)、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知晓率(OR=2.10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水平(OR=1.97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OR=1.423)、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诊疗流程(OR=1.980)。年龄越大(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知晓率高、诊疗水平满意度高、医疗设施满意度高、诊疗模式满意度高,签约率越高。结论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签约率仍较低,主要是由于对西安市家庭医师签约式服务模式知晓率低,对诊疗水平、医疗设施、诊疗流程满意度低。建议相关卫生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诊疗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改善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诊疗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PHS)的利用和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BPHS实施效果提供建议。方法于2019年1—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6个城市,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18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情况、BPHS知晓、利用及满意度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Stata 16统计软件构建二分类2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分类3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利用BPHS及BPHS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BPHS的知晓率为90.2%,利用率为93.1%,总体满意率为95.8%。二分类2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PHS的利用情况在社区水平有聚集性,职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OR=3.678,95%CI:1.189~11.378),知晓BPHS(OR=35.777,95%CI:18.009~71.076)是利用BPHS的有利因素,而中部地区(OR=0.266,95%CI:0.090~0.791),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000元及以下(OR=0.216,95%CI:0.091~0.516)、2 001~5 000元(OR=0.260,95%CI:0.075~0.893)、5 001~10 000元(OR=0.138,95%CI:0.051~0.370)是利用BPHS的不利因素(P0.05,P0.01)。二分类3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BPHS的满意度在城市和社区水平有聚集性,东部地区(OR=2.852,95%CI:1.503~5.410)、诊疗水平满意(OR=13.156,95%CI:5.515~31.383)、候诊时间满意(OR=8.575,95%CI:2.839~25.904)、治疗效果满意(OR=1.851,95%CI:1.015~3.374)是满意度的有利因素,而男性(OR=0.513,95%CI:0.318~0.828)、家庭人均月收入为5 001~10 000元(OR=0.241,95%CI:0.101~0.577)是满意度的不利因素(P0.05,P0.01)。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BPHS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尚可,但仍需加强BPHS的宣传,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及优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流行性感冒(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T2DM患者流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宁波市9个县(市、区)各抽取2个街道或乡镇,从每个街道或乡镇抽取100例T2DM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T2DM患者流感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791人,有效调查1 784人,有效率为99.61%。T2DM患者流感知识知晓≥3题占49.05%;其中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流感的知晓率为28.76%;流感会影响血糖控制的知晓率为38.17%,流感会加重糖尿病病情的知晓率为38.12%;听说过流感疫苗的T2DM患者占41.65%,认为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的占4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上学历(OR_(初中)=1.798, 95%CI:1.404~2.302; OR_(高中/中专)=2.666, 95%CI:1.726~4.119; OR_(大专及以上)=3.180, 95%CI:1.403~7.21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OR=1.729, 95%CI:1.338~2.236)、家庭医生签约(OR=1.637, 95%CI:1.334~2.009)是提高流感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年龄≥50岁(OR_(50岁)~=0.446, 95%CI:0.338~0.589; OR_(60岁)~=0.511, 95%CI:0.414~0.631; OR_(70岁)~=0.528, 95%CI:0.417~0.669; OR≥80岁=0.412, 95%CI:0.281~0.605)则不利于流感知识知晓率的提高。结论 T2DM患者的流感知识知晓率较低;年龄≥50岁、初中以下学历、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低和非家庭医生签约是T2DM患者流感知识知晓率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J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对J市3个市辖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 000名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阶聚类分析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二阶聚类分析将调查对象分成三类:第一类别912例,占组合的53.4%;第二类别369例,占组合的21.6%;第三类别385例,占组合的22.5%。不同类别调查对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不同。结论应根据人群特征和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居民服务利用满意度的因素,为卫生服务中心改进服务品质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对大张庄镇200名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占29.0%,女性占71.0%,48.0%的签约居民比较愿意继续保持签约关系。结论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较好,居民依从性较高,建议进一步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加大社区医院的医疗卫生设备和人力资源投入,增加服务项目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行以家庭医生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为工作内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为工作形式的新型健康管理服务运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西青区李七庄街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居民对签约模式满意度。方法收集2017-2019年李七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人群一般资料,并每年随机选取已签约居民1 00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结果 2017-2019年天津市李七庄街地区签约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签约人数分别为9 973人、15 009人和20 187人。2017-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逐年递升,分别为70.0%、80.8%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886,P<0.001。结论李七庄街社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越来越多,签约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构建适合常州市钟楼社区需要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常州市钟楼区全区7个街道常住居民17 838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20.1%,两周就诊率为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患病(OR=4.889,95%CI:4.331~5.518),职业(工人OR=0.679,95%CI:0.576~0.800;农民OR=0.710,95%CI:0.536~0.941)以及医保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OR=0.588,95%CI:0.450~0.769)。居民主要的就诊医院为社区医院和市级医院(分别占46.3%和50.4%)。社区居民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定期体检(49.3%),最希望得到的保健知识主要是常见病的防治知识(58.7%)。结论钟楼社区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差,医疗保障和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现状,探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的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分层抽取了山东省3个地级市,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各个村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该研究共纳入其中的冠心病患者350例。结果350例冠心病患者中,74.57%患者服药依从性差;76.15%未签约患者服药依从性差,72.17%签约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803,95%CI=1.071~3.036)、大龄(OR=1.039,95%CI=1.006~1.073)、低EQ-5D健康指数(OR=0.111,95%CI=0.025~0.495)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好。结论山东省农村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低,未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健康。方法 收集2018年5—8月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38 955名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主要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结果 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率为12.3%,山西省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最高,为48.6%,上海市最低,为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配偶(OR = 1.284,95%CI:1.202~1.372)、流动时间为6~9年(OR = 1.090,95%CI:1.029~1.154)、流入中部地区(OR = 1.133,95%CI:1.080~1.189)、社会性质流动(OR = 1.002,95%CI:0.984~1.197)、家庭月收入少于3 000元(OR = 1.497,95%CI:1.391~1.611)、自评健康(OR = 1.092,95%CI:1.023~1.165)、已建立健康档案(OR = 38.932,95%CI:36.788~41.201)、接受过健康教育(OR = 2.488,95%CI:2.290~2.702)的流动人口签约率较高,而年龄15~24岁(OR = 0.718,95%CI:0.619~0.83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 = 0.833,95%CI:0.766~0.907)、跨省流动(OR = 0.825,95%CI:0.782~0.871)、主要职业为生产及运输业人员(OR = 0.868,95%CI:0.818~0.921)的流动人口签约率较低。结论 目前,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动时间、流动范围等为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签约家庭医生的影响程度和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社区居民81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研究和调查。结果有效研究人数760人,其中签约家庭医生居民320人(42.1%),未签约家庭医生居民440人(57.9%);近三个月以来,因为身体不适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签约居民(64.5%)明显比未签约居民(28.63%)高(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性别、职业、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合理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率,具有良好的签约效果,而且还能合理优化社区卫生资源,提高社区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了分级诊疗、有序就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普及。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18个居委100户居民家庭,共1 800名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更好地实现了有序就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双向转诊方面的比例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为35.15%,转诊的比例为21.43%,未签约居民分别为16.87%和9.61%。签约居民利用较多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在社区看病配药、免费健康体检和参加健康讲座。未签约居民使用最多的项目同样如此,但使用比例低于签约居民。结论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下沉就诊比例更高并且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例更高,这表明签约服务已经初显成效。扩大社区卫生机构药品目录、鼓励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是完善家庭医生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了分级诊疗、有序就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普及。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18个居委100户居民家庭,共1800名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更好地实现了有序就诊。在社区卫生中心首诊以及双向转诊方面的比例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为35.15%,转诊的比例为21.43%;未签约居民分别为16.87%和9.61%。签约居民利用较多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在社区看病配药、免费健康体检和参加健康讲座。未签约居民使用最多的项目同样如此,但使用比例低于签约居民。结论 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下沉就诊比例更高并且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例更高。这表明签约服务已经初显成效。扩大社区卫生机构药品目录、鼓励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是完善家庭医生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