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氯对水中锰离子去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氧化/混凝工艺静态模拟试验,考察了二氧化氯对水中锰离子去除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投加量、原水pH值、水中锰离子的初始浓度、预氧化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对除锰都有很大的影响。当原水锰离子质量浓度为5 mg/L时,氧化剂预氧最佳pH值为7~9,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 mg/L,二氧化氯最佳预氧化时间分别为40 min,最佳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2mg/L。二氧化氯对锰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0.8%  相似文献   

2.
高铁酸盐预氧化、絮凝除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高铁酸盐对湖泊、水库水进行预氧化、絮凝除藻,对其除藻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氯化除藻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高铁酸盐预氧化,投加0.14mg/L就能明显提高聚合铝对含藻类水混凝的除藻率。1.4mg/L高铁酸盐预氧化与20mg/L聚合铝联用的除藻率是单纯投加40mg/L聚合铝的3倍;水样pH对含藻类水处理的影响,除藻率pH5.0>pH7.5>pH10;延长高铁酸盐预氧化时间,除藻率稍有增加,但超过10min,对除藻率影响不大;腐殖酸的存在会明显阻碍聚合铝的除藻效果,而高铁酸盐可消除腐殖酸对聚合铝混凝的阻碍作用;高铁酸盐预氧化、絮凝的除藻效果比预氯化明显,是一种可取代预氯化除藻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3.
刘云云  王银叶 《陕西化工》2013,(11):2021-2023
用高岭土吸附去除废水中的苯胺,研究了不同搅拌时间、pH、投加量等条件下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pH=8.0,搅拌时间2h,静置1h,100℃烘干高岭土投加量为0.5g,苯胺浓度为40mg/L时,对苯胺的去除率可达79.82%。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中单宁酸在聚合氯化铝做混凝剂时对常规混凝、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以及预氯化强化混凝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混凝下单宁酸含量的增加对混凝除浊有一定的效果。随着单宁酸投加量从0增加到5mg/L,滤后水的浊度呈现下降趋势,最低可达0.56NTU,但对于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大。高锰酸钾预氧化条件下当单宁酸投量小于2mg/L时,增大单宁酸投量有助于浊度的去除,过多则不利于混凝。预氯化下增加单宁酸投加量有助于浊度的去除,但对出水UV254影响不大:随着单宁酸投加量从0增加到5mg,L,出水的CODMn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5.
杨涛 《辽宁化工》2006,35(4):217-218,221
采用高锰酸钾与次氯酸钠复合预氧化与常规处理工艺联用对白石水库微污染水源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对CODMn、浊度、色度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Mn低于3.0mg/L,浊度低于1.0NTU,色度低于5度。预氧化剂高锰酸钾投加量在0.30mg/L、次氯酸钠投加量在5.0mg/L时,就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沉后水的CODMn去除率为25%,浊度去除率为80%,色度去除率为85%。  相似文献   

6.
使用高铁酸钾对水中苯胺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高铁酸钾投量、氧化时间、pH值及苯胺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pH=9.0左右,高铁酸钾和苯胺的摩尔比为4.5:1,反应时间为20min,此条件下的苯胺去除率为93.07%。并将高铁酸钾/紫外光联合去除苯胺与单纯的高铁酸钾氧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铁酸钾/紫外光无法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莉莉 《当代化工》2004,33(4):231-233
研究了高铁酸盐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作用、以CODMn代表的有机物去除率和以UV254为代表的有机物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高铁酸盐投加量的增加,水中CODMn、UV254值下降明显,当其投量为4mg/L时,CODMn达5596~679,UV254达25%~36%。混凝剂投量的增加,对高铁酸盐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有正影响,温度和pH值对高铁酸盐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分别研究了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双氧水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的除锰效果,优选次氯酸钠为预氧化剂,考察pH、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预氧化时间对除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除锰效果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预氧化时间;在9.12的pH,次氯酸钠1.3 mg/L,混凝剂70 mg/L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的制备及其强化混凝的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为主剂.研究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中三种成分的配比,同时考察了其对混凝处理的强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混凝处理及仅投加高锰酸钾预氧化的混凝处理工艺相比,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对混凝处理具有很好的强化效应,能显著提高混凝对浊度、有机物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率。在达到相近的出水水质时,投加0.8mg/L的高锰酸钾、10mgm的A组分和8mg/L的B组分,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约减少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铁酸钾处理多晶硅废水,考察了初始p H、高铁酸钾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通过氧化和絮凝作用去除污染物。初始p H为4时,高铁酸盐对COD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初始p H在5以下时高铁酸盐除F-效果好;初始p H为4、最佳投加量为500 mg/L情况下,高铁酸盐对COD的去除率达到43.4%。纳滤分析表明高铁酸盐氧化能使聚乙二醇断链降聚,改善了多晶硅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1.
沈拥军  王志鑫  何芳 《广东化工》2011,38(10):254-256
文章采用臭氧预氧化与三氯化铁混凝联用工艺处理活性藏青印染废水,考察了臭氧流量、三氯化铁投加量、pH、废水温度等参数对活性藏青废水色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臭氧流量为40 L/h,通气时间为3 min,三氯化铁投加量为200 mg/L,pH为7,混凝温度为30℃的条件下,臭氧预氧化与三氯化铁混凝联用工艺对活性藏青废水有比较理想的降解效果,印染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95.3%,CODCr去除率达到71.5%。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源水突发性镍污染应急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水厂现行工艺对含镍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当原水中镍质量浓度超过0.03 mg/L时,经处理后无法保证镍去除达标。在水厂现有工艺基础上,通过投加高锰酸钾、助凝剂PAM和调节pH来强化镍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pH和高锰酸钾投加量是影响镍去除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最佳去除率方案: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 mg/L,调节pH为9.5,PAC投加量为18 mg/L,PAM投加量为1.0 mg/L。在此条件下处理镍质量浓度为0.1 mg/L的原水,出水剩余镍为0.009 mg/L,去除率达到91%,同时该条件可使质量浓度<0.22 mg/L的镍污染原水处理后达标。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可作为柳江沿岸水厂应对镍污染的一种有效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次氯酸钠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试验,分别研究了氧化时间、水温、氧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预氧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pH值为7.8~8.2,浊度为6.0~18.0NTU,CODMn的质量浓度为4.2~6.7mg/L,UV254值为0.094~0.141,水温为6.0~15.0℃时,次氯酸钠投加量12.5mg/L,经20min氧化后,CODMn去除率达到25%左右,再经过混凝沉淀后,CODMn去除率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铁酸盐溶液氧化破解污泥,研究了高铁酸盐投加量、氧化时间、p H、初始污泥浓度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盐溶液对污泥破解效果较好,当Fe(Ⅵ)投加量为1.0 mg/g SS时,比污泥SCOD释放量达到1.14 g SCOD/g MLVSS;碱性条件(p H为8~12)与高初始污泥浓度均有利于污泥的破解,但当污泥质量浓度大于最佳值6 192 mg/L时,污泥溶胞比达到最大,为39.7%,比污泥SCOD释放量降低;高铁酸盐溶液破解污泥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浆造纸厂生化出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预混凝-臭氧氧化法、预混凝-Fenton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预混凝-臭氧氧化法在PAC投加量为150 mg/L,臭氧投加量为367.5 mg/L时,COD_(Cr)的质量浓度可降至84.1mg/L,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预混凝-Fenton氧化法在PAC投加量为150 mg/L, m(H_2O_2)∶m(COD_(Cr))=3∶1、 n(FeSO_4)∶n(H_2O_2)=1∶20时,COD_(Cr)质量浓度为92.1 mg/L,不满足GB 3544—2008的要求;臭氧氧化、 Fenton氧化2种高级氧化技术均可有效去除废水色度;随着H_2O_2投加量的增加,Fenton氧化法中H_2O_2的利用率越来越低。预混凝-臭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优于预混凝-Fenton氧化法,更适合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和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不同预氧化剂对再生水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KMnO4为预氧化剂能够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当KMnO4的投加量为1.8 mg/L、原水pH值为7~8、且达到相同的常规混凝沉淀浊度去除效果时,絮凝时间缩短12 min,沉降时间缩短15 mi...  相似文献   

17.
针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成分复杂,且常规"三联箱"工艺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处理脱硫废水,考察了二氧化氯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 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硫废水中COD_(Cr)、 TOC、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2 mg/L,混凝剂投加量为180 mg/L,氧化时间为60 min, 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40℃的最优条件下,TOC、 COD_(Cr)、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73%、 88%。与常规"三联箱"工艺相比,脱硫废水的混凝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万俊杰  谢光健  吴艳  陈华英  林凡 《广东化工》2012,39(3):145-146,137
对三种不同初始浓度的罗丹明B废水进行Fenton氧化降解工艺条件及降解历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H2O2]:[Fe^2+](摩尔比)=3.26的时候,COD去除效果最好,随着[Fe^2+]的投加量增加,废水会变成铁红色,同时沉淀物增加:COD分别为200,300和800mg/L的3种不同浓度的废水,[H202]投加量分别为0.5,0.9,3.5mL,废水的初始pH=3的时候,COD的去除率最好。  相似文献   

19.
高锰酸钾去除地表水中锰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代替常规水处理工艺的预氯化,当原水中二价锰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3mg/L左右,pH值为7.2~7.5,水温在7~10℃时,投加0.8mg/L的高锰酸钾,7.0~8.0mg/L左右的碱式氯化铝(折合成Al2O3),滤后水锰的质量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指标要求不大于0.10mg/L,同时该方法对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而且能增强混凝效果,减少20%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去除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考察了水中腐殖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4、4.3、7.6 mg/L时,高锰酸钾投加量对各工艺出水水质和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以有效提高组合工艺的出水水质。其中,预氧化、混凝和超滤过程分别对天然有机物、腐殖酸和大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另外,控制高锰酸钾投加量在0.2~1 mg/L可显著减缓膜污染。即使当进水中腐殖酸的质量浓度达到7.6mg/L的条件下,膜比通量在1 h内始终维持在0.95~0.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