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探讨了河南省下二叠统山西组二1煤中硫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成因,指出煤中硫的含量主要受泥炭沼泽介质性质和成煤植物的控制。当介质为半咸水时最易形成高黄铁矿硫煤,淡水介质时往往形成低典铁矿硫煤,煤中有机硫的含量主要受成煤植物控制,当成煤植物为辉木类时易形成高有机硫煤:以石松类为主时,有机硫含量极低,最后从微生物地球化学角度论述了煤中黄铁矿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煤中黄铁矿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2.
金竹山矿区测水组含煤岩系属典型的近海障壁──泻湖──潮坪沉积体系,通常煤层硫的含量较高,但本区确产特低硫煤。经剖面煤样分析,煤中硫的赋存形式以黄铁矿硫占绝对优势,硫酸盐硫很少,由此特低硫煤的成因结合成煤环境分析提出海水淡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金竹山矿区测水组含煤岩系属典型的近海障壁-泻湖-潮坪沉积体系,通常煤层硫的含量较高,但本区确产物质低硫煤。经剖面煤样分析,煤中硫的赋存形式以黄铁矿硫占绝对优势。硫酸盐硫很少,由此特低硫煤的成因结合成煤环境分析提出海水淡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地区煤中砷的分布及富集因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各主要成煤时代、各类型煤中砷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分析了造成煤中砷富集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 ,影响砷的迁移、富集的因素主要有物源区母岩、成煤植物、成煤环境、煤化作用和构造运动等 ,煤中砷的聚集是煤在形成的各个时期各种地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煤中硫的结构、赋存形态对有效脱除煤中硫的影响,节约回收稀缺炼焦煤资源,为建立煤中硫的高效脱除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节约稀缺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XPS测试方法对汾西高硫炼焦煤中硫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无机硫含量较低,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的赋存状态共有3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硫醇(醚)类、亚砜类、噻吩类。  相似文献   

6.
应用XPS研究镜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应用 XPS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乌达矿区 9煤层、1 2煤层和 1 5煤层手选镜煤的有机硫赋存状态 .结果表明 ,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 ,这主要取决于成煤母质、沉积环境和泥炭堆积后的成岩变化 .在泥炭堆积过程中 ,由于菌类和藻类低等生源的大量输入 ,是导致9煤层有机硫以噻吩型 ( 5 0 .67% )为主的主要原因 ;从 9煤层 ( Ro,ran=0 .96% )到 1 5煤层 ( Ro,ran=1 .0 9% )随着煤级增高 ,有机硫表现出以噻吩型为主的趋势 ;1 5煤层含有较高的硫砜型硫( 8.42 % ) ,这可能与该煤层中壳质组含量稍高 (φ(壳质组 ) =1 .6% )有关  相似文献   

7.
华南中泥盆世成煤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煤中植物残体分析并结合煤系地层植物群组合特征,对华南中泥盆世成煤植物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形成角质残植煤的植物具有多样性,主要为裸蕨类和原始石松类,其中戴肯涅带蕨(Taeniocradadecheniana)在成煤植物群落中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对长城窝堡井田煤中砷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煤中砷含量较高,算术平均含量高达95.5m g/kg,远高于中国煤中砷的含量;砷与灰分之间关系不明显,砷主要赋存在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中,有机硫是导致煤中有机结合态砷存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明我国超高有机硫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性,分析了5个分布区共13组样品的含硫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及元素特征.研究表明:超高有机硫煤中矿物种类丰富,赋存状态多样,反映了成煤过程中多物源、多期次的复杂特性.超高有机硫煤中常量元素Si,Al,Mg和K含量普遍高于中国煤中均值,SiO_2/Al_2O_3质量比普遍较高,Fe,Mn和P含量低于中国煤中均值.微量元素普遍高于中国煤中均值,其中高度富集F,V,Cr,Mo,Cs,Tl,Cd和U,大部分稀土元素含量略高于中国煤均值,Be,Co,Bi,Ge和Ba的平均含量低于中国煤均值.  相似文献   

10.
黄铁矿为大庆岭金矿床中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反映了矿床成因的多元性及成矿物质的多源性。Ba的高含量表明矿床为浅成热液金矿床。黄铁矿S/Fe值与含金性的相关变化关系说明了富金黄铁矿是在高硫逸度的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的晶形、热电导型及As含量沿矿体走向方向的变化,均表明本矿床剥蚀深度不大,且具东低西高的趋势。含金黄铁矿以其{hko}、{111}及聚形晶含量较高、粒度较细、Pb,Zh含量高、晶胞参数大、以及热电系数均值大和极差小为特征。由黄铁矿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可知,本矿床黄铁矿中的金有一部分是呈品格金的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煤中硫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脱硫、降硫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选择了内蒙古鸟达矿务局9号煤层和10号煤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煤中硫的形成及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煤中硫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泥炭聚积期沉积环境的变化,乌达矿区9层和10号煤怪是在海侵的背景下形成,在泥炭聚积期,由于不同水系的发育,控制了煤怪间距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控制了煤中硫含量的分布,在海水影响下聚积的泥炭比在淡水环境聚积的泥炭含量更多的硫。中硫煤和高硫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精度的新一代ICP-MS分析技术,依据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详细分析研究煎茶岭硫 化镍矿床矿石组分特征及其赋存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成矿作用机制和成因类型。研究认为,煎 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主要组分为Ni,Cu,Co,Fe,S,PGE等,其高的Ni/Cu,低的Cu,PGE含量值反映该 矿床为高镁岩浆演化的产物。矿石可分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型和黄铁矿针镍矿辉镍矿型两类,并以 前者为主,表明该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早期岩浆成矿和晚期热液变质改造成矿两个阶段,应属于岩浆 熔离热液改造成因类型。矿石中的镍主要以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针镍矿和辉镍矿等独立镍矿物存 在;镍有3种赋存形式,以硫化镍为主,硅酸镍、硫酸镍少量。在煎茶岭超基性岩上升侵位过程中,随着 岩浆的演化分异先于新元古代在岩体边缘或内部形成镍矿床,而后于印支—燕山期在岩体接触带形成 金矿床,它们是在统一的与幔源超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系统中形成的具内在成因联系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忻州窑煤中有害元素地化特征及其洁净潜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 41种元素的测试分析 ,探讨了大同忻州窑矿 9号煤层中 1 9种潜在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赋存机理和环境效应等问题 .结果表明 :有害元素 S,As,Sb,Se,Br,Co,Mo,Pb,Ni,Mn,Be在 9号煤层中明显富集 ,其中 As,Sb,Se,Co,Pb,Ni的含量向煤层顶板方向有增高趋势 ;无机硫 ,As,Sb,Se,Mo,Co的赋存主要与黄铁矿有关 ,绝大部分通过物理洗选可以有效脱除 ;Br主要以有机态存在 ,不易脱除 ;有机硫绝对含量较高 ,存在对环境危害的潜势 ,可考虑在煤的利用过程中脱除硫分 ;9煤中这些有害元素起源于多种地球化学成因的叠加 ,其中准同生成因起着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达矿区高硫煤中菌藻类体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聚煤环境是高硫煤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成煤作用过程中,细菌和藻类的参与是高硫煤形成的关键所在.应用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和透射电镜(TEM),在乌达矿区高硫煤9煤层和10煤层的基质镜质体中发现了黄铁矿化的杆状菌落,在无结构镜质体中发现了蓝藻胶鞘及其降解有机质,这些菌藻类体的发现表明低等生源在高硫煤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庆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重庆地区各成煤时代煤和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和分配模式.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高于全国煤及世界煤中的稀土元素均值;虽然重庆煤中轻稀土元素含量大于重稀土元素含量,但轻重稀土元素之比(L/H)的算术均值仅为5.11.稀土元素的含量随成煤时代由老至新,有由高变低的趋势,以震旦纪石煤中REE含量最高,早侏罗世煤中REE含量最低.在各成煤时代中的烟煤和无烟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接近,表明煤的变质作用对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重庆煤中稀土元素以硅铝化合物结合态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煤岩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分析了中,梁山北矿 K_2、K_4煤层和南桐砚石台矿四号、六号煤层的煤相;根据从煤中发现的植物残体和含煤岩系中发现的大化石确定了成煤植物的类型;并根据从煤中发现的细菌化石结合地化分析阐述了泥炭沼泽的介质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GC-FPD和TPD-MS考察了浸渍Fe3+和Cr3+对灵石煤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和Cr3+破坏了煤中的氢键并与煤表面官能团形成活性络合物,使煤样的挥发分增加、固定碳等减少;由于Fe3+的氧化作用,载铁煤中的黄铁矿硫明显减少.低于300℃时,Fe3+和Cr3+促进煤中有机硫分解,增加了H2S和SO2的生成量;300~700℃时,由于Fe3+和Cr3+的固硫反应,转移到气相中的硫急剧减少;700℃时置换为氮气和氢气混合气后,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Fe和Cr的固硫产物和稳定的有机硫加氢脱硫产生大量的H2S.由于Fe3+和Cr3+促进了煤的热解和初级焦油裂解,CO2,CO,H2O,CH4的生成量增加;金属离子对芳香结构缩聚反应的促进作用增加了H2的生成量,Cr3+对灵石焦煤热解过程中逸出气体的影响强于Fe3+.  相似文献   

18.
利用XRD分析高温下淮南煤灰矿物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四种淮南煤在不同温度下煤灰矿物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淮南煤中主要晶体矿物有高岭石、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高岭石类矿物含量越高,煤灰熔点越高;方解石和黄铁矿含量越高,煤灰熔点越低。煤灰中主要晶体矿物有石英、硬石膏、赤铁矿等,硬石膏和赤铁矿含量越大煤灰熔点越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灰中石英、硬石膏、赤铁矿等结晶矿物含量逐渐减少,生成新的矿物质,莫来石的生成是导致淮南煤灰熔点高的主要原因,钙长石起到降低煤灰灰熔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浆法烟气脱硫是以煤浆洗涤含二氧化硫的烟气,二氧化硫溶于浆液形成亚硫酸,煤中黄铁矿与亚硫酸、氧气发生反应,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从而实现烟气脱硫.反应过程中,煤中的黄铁矿硫也被转化为硫酸而浸出,反应产生的Fe3+/Fe2+又对脱硫反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以旋流板塔为吸收设备,研究了煤浆法烟气脱硫过程中浆液温度、液气比、空塔气速及浆液固液比等操作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液气比、空塔气速及浆液固液比均有利于提高脱硫效果.随着烟气脱硫过程的进行,脱硫浆液中的总铁含量不断增加,说明煤中黄铁矿被不断浸出,故此法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同时也降低了煤中黄铁矿硫含量.  相似文献   

20.
高硫煤电化学调浆浮选脱硫XRD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山东兖州,内蒙乌达高硫煤进行了电化学调浆处理,运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技术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高硫煤电化学调浆浮选脱硫进行了研究,实证了煤中黄铁矿被氧化作为多硫化铁的事实。结果表明,电化学调浆不破坏煤的结构,经过电化学调浆浮选,能有效的脱除煤中硫,尤其是黄铁矿硫,它是一种温和,无污染,高效的脱硫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