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祛风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热量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制糖尿病肾脏病模型。益气活血组给予浓度为0. 75 g/ml益气活血颗粒灌胃,祛风通络组给予浓度0. 9 g/ml祛风通络颗粒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纯净水灌胃,剂量均为1 ml/100 g,共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24小时尿蛋白变化以及血糖、肌酐、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desmin、podocin、podocalyxin等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到肾小球肥大,少量肾小球萎缩,可见肾小管扩张;益气活血组和祛风通络均未见肾小球萎缩,系膜细胞增生较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较轻。模型组大鼠肌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 05);益气活血组大鼠ALT显著低于模型组以及祛风通络组(P 0. 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均可降低24小时尿蛋白(P 0. 01)。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高于模型组(P 0. 05或P 0. 01),祛风通络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表达要高于模型组以及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要高于模型组(P 0. 05)。结论 祛风通络方可以缓解足细胞损伤,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12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分别给予化瘀通络中药和厄贝沙坦灌胃,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连续干预1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重(body weight,BW)、肾重(kidney weight,KW)、肾脏指数(kidney index,K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尿酸(uric acid,UA);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4、8、12、16周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大鼠BW减轻,KI、FBG、SCr、BUN和UA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第4、8、12、16周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且化瘀通络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厄贝沙坦组减少更明显(P0.05,P0.01);造模后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BUN水平降低(P0.05,P0.01)。(2)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肾脏结构紊乱,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重度增生,足突广泛融合;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3)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化瘀通络组podocin、CD2AP蛋白和CD2AP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益气活血祛风通络(全方)组,每组8只。糖尿病肾病模型通过高脂高糖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制。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全方组分别给予益气活血颗粒、祛风通络颗粒、益气活血祛风通络颗粒,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纯净水。干预8周,观察大鼠在干预后肾脏的病理改变以及24小时尿蛋白变化,同时肾脏组织的pPI3K、p-Akt和PTEN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 mRNA、Akt mRNA以及PTE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中药干预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程度、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硬化比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要轻,且在肾间质纤维化方面,全方组要好于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PASM染色和Masson染色阳性率均显示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全方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全方组阳性率与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全方组的24小时尿蛋白在中药干预后明显减少,而且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中药干预的三组pPI3K、p-Akt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PTEN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PI3K、p-Akt在药物干预的三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TEN在祛风通络组以及全方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在活血化瘀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PI3K mRNA、Akt mRNA在中药干预的三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均可以起到降低蛋白尿、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以及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二者结合在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方面效果更好,三者作用分子机制均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且祛风通络法及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抑制效果要略强于单独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热益气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表型转化即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组、清热益气化瘀通络组、厄贝沙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作DN模型。造模成功后,清热益气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12周。灌胃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应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肾皮质中Wilms肿瘤抑制因子(WT1)、钙黏蛋白(P-Cadherin)、结蛋白(desmin)mRNA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结束时,各造模组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但各造模组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造模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但厄贝沙坦组和清热益气化瘀通络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P均0.05),且清热益气化瘀通络组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P均0.05)。WT1 mRNA表达(2-△Ct)及相对定量(2-△△Ct)结果显示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组、厄贝沙坦组、清热益气化瘀通络组、糖尿病肾病组,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厄贝沙坦组、清热益气化瘀通络组P-Cadherin mRNA表达(2-△Ct)及相对定量(2-△△Ct)均明显高于糖尿病肾病组(P均0.05),desmin mRNA表达(2-△Ct)及相对定量(2-△△Ct)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P均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热益气化瘀通络方可增加足细胞P-Cadherin表达而降低desmin表达,具有拮抗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祛痰通络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nephr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治疗组及祛痰通络汤低、中、高剂量组,干预8周.观察各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nephr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过祛痰通络汤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病理改变减轻;nephr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祛痰通络汤对DN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足细胞nephr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建立链脉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未经链脉佐菌素诱导。中药组每天予1mmol/L黄芪甲苷溶液灌胃1次,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期间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ro)、空腹血糖(Glu)水平等指标。灌胃30 d后处死大鼠,运用HE,PAS染色法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Cr、Glu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的饮水量、24h Upro、Glu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正常组肾小球结构及体积正常;模型组中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系膜增生明显,系膜细胞明显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中药组肾小球略显肥大,但体积较模型组减少,系膜增生减轻,系膜细胞无明显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减轻。结论黄芪甲苷能抑制DN大鼠的尿蛋白排泄,减轻消渴症状,抑制大鼠肾系膜细胞增生,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肾纤维化进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益气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表面蛋白(Podocalyxin)、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索该方治疗DN蛋白尿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和糖尿病肾病造模组(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M)、中药组(Q)和厄贝沙坦组(I)。干预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24h微量白蛋白(umAlb)、24h尿蛋白量(uPro)、血肌酐(S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肾小球Podocalyxin、Desmin蛋白的表达。光镜及电镜观察肾小球结构。结果 Q组大鼠24h umAlb、SCr均低于M组(P0.05),24h uPro显著低于M组(P0.01)。与N组相比Q组大鼠肾小球Podocalyxin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明显高于M组(P0.05);Q组大鼠肾小球Desmin表达高于N组(P0.01),低于M组(P0.05)。结论清热益气通络中药能减弱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从而降低DN大鼠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清热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厄贝沙坦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各组肾/体重指数(BW/KW)、24h尿蛋白量(UPro)、24h尿微量白蛋白(umAlb)、肾组织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BW/KW、24hUPro、24h umAlb及肾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或P0.05),SOD、CAT、GSH-Px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中药及厄贝沙坦能降低糖尿病大鼠BW/KW、24hUPro、24h umAlb、MDA(P0.01或P0.05),升高SOD、GSH(P0.01或P0.05);中药降低24hUPro、MDA及提高SOD作用优于厄贝沙坦(P0.05)。结论:清热益气通络方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改善DN大鼠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减轻DN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络益肾滋阴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滋阴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采用单肾切除术 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洛汀新 糖适平),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情况,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肥大指数,肾功能、肾脏病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70 d后,大鼠一般状况较病理对照组改善较好,体重增加明显(P<0.05);空腹血糖、肾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在降低血糖方面,西药组优于通络益肾滋阴方治疗组(P<0.05),在其他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肾脏病理变化也较病理组改善较好.结论:通络益肾滋阴方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aspase12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祛痰通络汤组、四苯基丁酸组,干预8周。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aspase-12的表达。结果经过祛痰通络汤治疗后,大鼠体质量上升,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肌酐下降;病理改变减轻;模型组肾组织的GRP78、Caspase12表达明显升高;祛痰通络汤组GRP78、Caspase-12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内质网应激反应明显增强,祛痰通络汤降低内质网应激,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郑杨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6):233-233
外风与中风发病!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郑杨外风;;中风;;中医病机  相似文献   

12.
风与肾病论     
从外风伤肾、内风扰肾、肾病治风等方面论述了风与肾病发病观与治疗特点.认为风邪贯穿于急慢性肾风的始末.外风伤肾,肺先受邪,肺肾同病;内风扰肾,外风由表及里潜伏肾中,成为肾风;肾深居下焦,唯风易至,潜存于内,伏机待发;风邪内侵,干扰肾水与相火,形成肾中之风;风邪痹阻肾络,气滞血瘀,病情顽固;肾中风邪内扰,气化不健,封藏失职,故水肿、蛋白尿、血尿难以消除.肾病治风,风药祛风的同时,尚有除湿、化浊、利水、解毒、活血等多种功能,对慢性肾病的治疗无疑是完全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焦富英教授认为中风为风痰痹阻经络,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治以熄风化痰通络,急性期、恢复期和中脏腑与中经络区别对待。急性期邪实为主,中脏腑清肝熄风,豁痰开窍;脱证应救逆固脱;中经络熄风潜阳、化痰通络;恢复期本虚或本虚标实,注意扶正达邪,益气活血,滋阴熄风等配合运用。附中风-风痰阻络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内风",又称"风气内动",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所涉及的病证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中医称之为中风、眩晕、痫证、颤证等现代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脑病、癫痫病、震颤麻痹综合证等.临床研究发现其发病机理大多与瘀血有关,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从而证明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各种内风证的有效法则,为确立活血熄风法奠定了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毒邪及体质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与风邪特点一致,起病突然;食毒、药毒在古代同属一类,药物或食物过敏是药毒或食毒的一种典型表现;过敏反应与个体体质特征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与遗传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丹  卫尚 《东方养生》2007,(12):72-75
作为一个196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创立的时装品牌,宝姿设计师始终沿袭着在环球旅行中获取灵感的独特方式,汲取世界各地精华,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聚焦于每一季新品中,演绎着环球视野和时尚潮流融的一体的“地球村”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漫谈风药     
风药是一类具有风木属性的药物,其性升发、宣散、调达,有治风、升阳、除湿、行气滞、散火郁、布津液、解痉、调血、增效、引经等诸多功效,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虽然风药应用甚广,但也有辛燥伤阴耗阳等弊端,临床应用时切不可随意滥用,尚需注意风药的一些禁忌:(1)风药多辛燥伤阴,阴液亏损者当慎用,若用当佐以滋阴之品;(2)风药升提阳气,肾虚不能纳气者慎用;(3)风药辛散走窜,开泄腠理,发汗伤阳,阳虚者慎用;(4)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相似文献   

18.
钱乙"木得其平,则风自止"这一论点,对诸如颤病、癫痫、热惊风等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应用时,针对本源的治疗,多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针对标实的治疗,则以镇肝熄风,育阴潜阳,兼以理气疏肝之法;进一步引中为病理的治疗则为清肝泻火通实,豁痰祛瘀解毒等三个方面.以期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虚实并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治风法的活血作用 ,治风和活血配伍的效用。方法 :制作气滞血瘀模型 ,随机分组观察治风、活血、治风活血三组的一般表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一氧化氮 (NO)水平。结果 :均能改善一般情况 ,血液流变学以治风活血方最为显著 (P <0 0 5 ) ,三方均能显著降低ET(P <0 0 1) ,显著升高CGRP、NO(P <0 0 1) ,且治风活血法比单纯用治风法或活血法为佳 (P <0 0 5 )。结论 :治风方与活血方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治风与活血配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提示临床对气滞血瘀证的治疗 ,应重视治风活血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风药治疗便秘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升清阳以调升降,祛风邪以通表里、胜湿浊以除黏滞、散火郁以助甘温、疏肝胆以畅腑气。回顾医案可见使用风药治便秘误用之害。治疗便秘不同证型风药用量各有不同,风湿重者可稍多于常量,升清降火及疏肝之用可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