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PRB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从近2 0年地质填图中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 在确定地质填图空间数据表达的基础上, 遵循传统地质填图的规律, 在不约束地质学家地质思维的前提下, 既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需要, 又能保证地质工作者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观测数据, 在描述各类地质信息空间关系的基础上, 创建了数字地质填图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PRB数字填图技术, 并对构成PRB数字填图技术、PRB数据模型、PRB基本过程、PRB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PRB过程的公共机制、PRB过程基本程式、PRB数据操作、PRB字典、三级PRB体系、PRB数据流“栈”、PRB数据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的PRB数字填图技术与方法体系进行了讨论.基于该项技术开发的数字填图系统和集GPS一体化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已在野外填图中推广应用, 实践效果很好.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总结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质调查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基础性、公益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PRB数字填图技术在1∶5万黄沙包幅区域地质调查中效果良好。介绍了数字填图从野外PRB过程、室内PRB过程和最终阶段成果PRB过程,说明了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数字化准确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PRB数字地质填图前期数据准备及PRB过程字典库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RB数字地质填图前期数据准备包括软硬件准备、地形图数值化、前人资料的收集和室内录入、多元数据的叠加和整合、PRB过程字典库的编制等方面.PRB过程字典库由结构化字典、填缺式字典和描述性字典3部分组成.结构化字典和填缺式字典可直接查询, 为1~1.5级字典, 描述性字典为2级字典, 需要2级查询.不同的字典类型均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在, 文件名后缀为.DIC.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2002年中国地调局在青海省民和幅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试点,结合实践,详细介绍了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至内以最终阶段成果的PRB过程,证明了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数字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实施的1:25万填图技术应用方面展开论述,从地形图资料底图数字化、PRB字典库的建立、野外PRB过程,室内PRB整理到野外原始数据库建库、实际材料数字图、地质编稿数字图的形成到最终成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利用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关系,创建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和传递的技术,实现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流程。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流程可分为:地质字典库→1∶2.5万野外手图库(单条路线)→1∶2.5万图幅PRB库(路线总图)→1∶2.5万实际材料图库→1∶2.5万投影到1∶5万图库→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七个阶段。本文按建库流程,分析各阶段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探讨不同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应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数据库建立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在金厂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RGMAP软件),通过建立PRB数字填图过程及其相应的数据模型,把地质数据采集的过程延伸到野外,真正实现了地学数据获取全过程的数字化,实现了地质填图从手工到计算机化的质的飞跃.但该系统的研制初衷是为在区域调查中地质调查服务的,而对大例尺的填图尚未开展过研究.这里以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开展的1∶10 000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为例,总结出利用该系统在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中的主要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257万补力太幅、四子王旗幅区调修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结合1:25万区调修测的实际情况,把数字填图的核心PRB过程划分了6个阶段。强调了修测图幅对前人资料运用的重要性,提出了收集、录入前人资料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野外地质路线、剖面的采集过程和数据整理过程,指出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填图技术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数字填图技术多学科性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有关数字填图技术的研究内容、数字填图系统概念与组成及其对数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GMAP数字填图系统的PRB数据模型及PRB基本过程与过程扩展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数字地质调查过程中图面资料手工整饰存在低效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进行自动化处理的思路与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流程框架,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D Liner数字化整饰平台软件。该软件操作流程简单,具备路线PRB、实际材料图自动化整饰和部分人机交互的检查错误功能,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造成数字地质调查精度降低的问题和部分隐形错误,整饰图面美观且符合反映地质现象的要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与Mapgis、DGSS等软件兼容性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数字地质调查过程中图面资料手工整饰存在低效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进行自动化处理的思路与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流程框架,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DLiner数字化整饰平台软件。该软件操作流程简单,具备路线PRB、实际材料图自动化整饰和部分人机交互的检查错误功能,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造成数字地质调查精度降低的问题和部分隐形错误,整饰图面美观且符合反映地质现象的要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与Mapgis、DGSS等软件兼容性好。  相似文献   

13.
数字填图中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继承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当前第三代地理数据库模型和PRB数据模型为基础, 通过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关系说明PRB数据流“栈”是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和传递的基础; 阐明了最终解释成果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在不同阶段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关系上通过抽象与综合来实现“继承”的; 用对象类和要素类的互操作来实现空间与非空间的属性继承传递.同时, 基于地质图一体化的描述、组织和存储的数据建模原则, 得出了基于PRB数据模型为基础的PRB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由17个基本要素类、6个对象类、8个综合要素数据集构成.并对实体名称、要素与对象编码、空间数据类型、实体间的关系、主关键字名称、子关键字名称、注释要素类编码、实体属性内容说明进行了定义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前期PRB过程中收集到的测区各种资料的录入方法做了全面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将各种收集资料数字化,录入RGMAP系统,并整合在统一空间上,为其后数字区域地质调查PRB过程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