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美国之强大和伊拉克之弱小,双方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力量级上。令人费解的是,美国为何总与伊拉克过不去?三任总统,十几年时间,必欲置萨达姆于死地,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
数年封锁、几度轰炸、频顿干涉,“不太听话”的萨达姆政权一直是美国总统的眼中钉、肉中刺。美国为何总是揪着伊拉克不放?  相似文献   

3.
需求下降、库存上升和北半球的温和天气使近来国际石油市场熊市依然占上风。不过自从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宣称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是“邪恶轴心”以来,因担心美国可能发动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油价上涨了1美元多。2月中旬以来,油价维持在20美元以上,而1月下旬曾跌到不到19美元。因前期油价曾因欧美寒流来袭而高涨,1月份布伦特油价平均达19.92美元,比12月份上涨82美分。  相似文献   

4.
“可”说     
美国总统的大选真有意思,共和党和民主党一年前就说谁可以谁不可以,结果呢,布什仰脸一杯笑对月,克里提篮打水一场空。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意味着布什先生还可以再坐4年的总统宝座。 布什的胜出,让我想了这么几句话来表达我的思考:布什可以当总统,而克里就不可以当总统;可以——是美国人民说的,不可以——也是美国人民说的;对于布什而言,不可以也得可以,而对于克里来说,可以了最终也成了不可以。 在1787年以来的美国总统的史册上,镌刻着55届43位总统的名字。其中,除克利夫兰两次执政  相似文献   

5.
石油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将夺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和控制世界石油市场,以保持其独霸世界战略的优先地位,并为此不惜在伊拉克连续发动了两次战争。在占领伊拉克后,美国的下一个目标锁定了里海地区。里海地区有“第二个中东”之誉,是继中东和西伯利亚之后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6.
随着伊拉克总统首次来华,中伊11年前签订的一份石油合同被重新激活。投资者普遍担心的安全和法律问题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2007年6月20日晚,清风徐徐,一架飞自巴格达的专机缓缓的降落在了首都国际机场。伊拉克国家元首塔拉巴尼带着温和的笑容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这是自1958年中伊建交后伊拉克总统首次访华。“很荣幸能成为伊中建交49年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伊拉克总统,对这次访问我期待  相似文献   

7.
石油让萨达姆成为一方霸主,却也让其从巅峰滑落,沦落为阶下之囚。当政24年,萨达姆4次将自己的国家拖入战争,最终在最后一战中成为美国的阶下囚。一年前,这位“石油枭雄”走上了被告席。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宣布对其判处绞刑。  相似文献   

8.
李永增 《中国石油》2009,(23):29-29
尽管官方刻意降温,但美国新总统的首次访华行程,还是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股“奥巴马旋风”。关于奥巴马到访给中美关系添加的种种元素,各路专家连篇累牍,早已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们所关注的,是这位素有“新能源总统”之称的美国客人,在四天的紧凑安排中,仍然不忘推销其美式新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9.
尽管官方刻意降温,但美国新总统的首次访华行程,还是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股“奥巴马旋风”。关于奥巴马到访给中美关系添加的种种元素,各路专家连篇累牍,早已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们所关注的,是这位素有“新能源总统”之称的美国客人,在四天的紧凑安排中,仍然不忘推销其美式新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0.
巴以冲突的升级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中东地区的每一次局势动荡,石油都不可避免地要被卷进去。石油是福音也罢,是祸水也罢,但它却身系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等。4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重新祭起石油武器,宣布禁止出口一个月,以迫使偏袒以色列的美国向其施压,停止对巴勒斯坦的野蛮镇压,世界经济闻风而变。不管此次事件结果如何,石油的战略属性又被重新认识。与此同时,中亚的阿富汗战争仍在继续,打着反恐旗号的美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里海丰富的石油让美国眼热。综观中东、中亚近期形势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冲突背后有一个自始至终的主角:那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是谁在指挥这场战争?那就是美国。  相似文献   

11.
2003年2月,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爆发冲突。事隔一年半以后,美国的目光投向了苏丹,这是继伊拉克、伊朗、利比亚之后,美国将制裁的大棒指向了苏丹。祸起萧墙 大国插手 去年2月,达尔富尔地区的黑人组成的“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两支武装以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阿拉伯民兵的袭击为由,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要求在达尔富尔地区实行自治。 今年4月,在非洲联盟的调解之下,苏  相似文献   

12.
第16届“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于2011年6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揭晓,今年的颁奖典礼规模空前,因为今年是国际化工年,同时也是美国环保署创导绿色化工理念20周年纪念。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共设立了学术奖、小企业奖、绿色合成路线奖、绿色反应条件奖和设计更绿色化学品奖5个奖项。  相似文献   

13.
想“荣辱”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一时间,各种媒体、各个阶层、各界人士似乎都是一个情绪的围绕着“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的“热门”话题,尽情地诠释和尽理的化解,好一派“人人想光荣、个个恨辱耻”的现代新文化大景观。何谓是“荣”?何谓是“耻”?“八荣八耻”说得很明白。简言之,我认为真、善、美就是荣, 假、恶、丑就是耻;如若再简言之,美就是荣,丑就是耻。  相似文献   

14.
哈佛大学     
《石油教育》2003,(3):110-112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早在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把剑桥大学模式移植到北美,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并定名为“剑桥学院(CambridgeCol-lege)”,学院座落的小镇,也改名为“剑桥”。“剑桥学院”后来改名为“哈佛学院”,是因为1638年9月14日美国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剑桥学院”建校委员之一约翰·哈佛病逝时,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石化》2003,(1):36-36
萨达姆·侯赛因是伊拉克现总统、总理,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复兴社会党民族领导机构和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武装部队总司令。 1937年4月28日.萨达姆生于萨拉丁省提克里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伊拉克前总统哈桑·贝克尔的外甥。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高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热评     
美国要学习“中国高铁”了 事件:近日,奥巴马总统公布了投资130亿美元,在美国大修高铁的计划:政府先拨出80亿美元,引进中国的高铁。修建美国最繁忙大城市之问的区域快线。其后连续5年,每年追加1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务求在5年之内,建成世界级客运铁路系统。  相似文献   

18.
轰炸伊拉克、撞击日本舰艇,制造侦察机事件,在国际事务上无理搅三分——上任没几个月的美国总统布什越来越不招人喜欢了。 近期,他又从以温文尔雅著称的英国人那儿得到了一个绰号:污染总统。 这是他上个月决定拒绝履行他的前任所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并反对有关减少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要求以后所得到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画圈随想     
画圈不只是画在纸上,更多的是画在地上;画在纸上是有形的圈,画在地上是无形的圈;纸上画圈小家子气,地上画圈是大手笔。这就叫:“大人办大事,大笔写大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地上,画过圈的人不计其数,可是画圈画出传奇故事,或者画圈画出里程碑的却鲜见,如凤毛麟角。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到西安参观兵马俑,克林顿突然提出要见兵马俑的发现人杨志发。克林顿总统看着农民杨志发,不无善意地感叹道:“你真了不起,在地上画个圈就打出了一个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一场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摧毁了伊拉克大量军事和民用设施。 作为“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具有全球意义的“热战”,海湾战争堪称惊心动魄。如今十年过去,海湾战争的硝烟已散,异常激烈的商战又风起云涌,笼罩在科威特的上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