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铁峰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煤质分析,确定该厂选用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末煤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螺旋分选机分选、细煤泥不分选的选煤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大屯矿区重介工艺生产条件下的粗煤泥回收工艺和脱水设备的工作情况,总结了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下限与入选原煤中煤泥含量的关系,煤泥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范围在0.5~0.125 mm,选用粗精煤回收设备要优先考虑脱泥、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煤》2013,(9):38-40
根据李村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和产品定位,对251 mm级原煤跳汰分选和重介旋流器分选两种选煤方案进行比较,得出采用重介旋流器分选的结论。并对重介旋流器无压给料与有压给料,选前脱泥与不脱泥分选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选煤厂末煤的分选工艺,为煤质类似的选煤厂工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冀中能源某选煤厂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生产工艺参数实时预测平台。通过增设Logix5000 PLC、单向数据采集模块、输送带秤和灰分仪等设备,采用Ifix4.0上位机组态软件,完成了基于重介旋流器入料压力、合格介质密度、入料原煤、精煤、中煤和矸石数量及灰分等动态测量值的重介分选生产工艺参数实时检测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开发,实现了原煤密度组成、分选密度、介质控制密度和产品质量的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吕家坨选煤厂粗煤泥含量高,原煤分级脱泥困难,以及原煤截粗系统水力分级旋流器组脱泥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采用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代替FX600×3水力分级旋流器组并配置相关辅助设备的方式对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粗煤泥分选的问题,并改善了重介旋流器及浮选系统的分选效果,提高了原煤小时入选量和精煤产率,同时也为其他选煤厂的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裕源矿选煤厂的煤质特点,对50~0 mm粒级原煤的选煤方法和原煤入洗方式以及-0.5 mm粒级煤泥的选煤方法进行了分析确定,得出结论:裕源矿选煤厂50~0 mm粒级原煤采用选前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0.5 mm粒级粗煤泥采用煤泥重介分选,细煤泥采用浮选。  相似文献   

7.
吕家坨选煤厂粗煤泥含量高,细泥含量大,由于水力分级旋流器组脱泥效果较差,造成重介旋流器系统分选效率低,精煤灰分难以控制,介耗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在水介三锥角旋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通过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研究,设计了粗煤泥分选工艺方案,从而解决了吕家坨选煤厂的粗煤泥分选问题,提高了原煤入选量和精煤产品质量的合格率,降低了介耗。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某选煤厂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了2个系统中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及产品的粒度和密度组成,并计算了系统重介旋流器分选的可能偏差EP。结果表明:2个系统的重介质旋流器入料的粒度和密度组成相似,而分选结果有所差异,2个系统的EP值分别为0.052 5,0.051 5,1#系统分选效果比2#系统分选效果差,其原因是1#系统入料压力大,造成实际分选密度提高和悬浮液密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9.
王玉鑫  李喜玲 《煤炭技术》2012,31(1):142-143
重介旋流器在国内使用很普遍,主要是用于分选难选煤或极难选煤,而影响重介旋流器选型的因素不仅与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所需的的处理物料量有关,还有很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设备选型时以入料的密度组成为基础,合理确定第二段旋流器锥比的取值。  相似文献   

10.
通对悦昌煤业选煤厂煤质特征及可选性进行了分析和对预先排矸、分级下限、脱泥入洗和混合入洗、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和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入料方式等的比选,确定了最佳的分选工艺。  相似文献   

11.
石台选煤厂工艺改造及产品质量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台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变差,精煤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实际,石台选煤厂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了改造:采用新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引入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精煤,降低重介分选的粒度下限。同时,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优质产品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杏花选煤厂目前工艺系统不能满足煤质及市场需求,提出利用重介系统代替原来的跳汰系统。采用大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原煤,适应了原煤煤质变化及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了精煤产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东兴 《煤炭技术》2014,(5):230-232
为确定拟建天源选煤厂的洗选工艺,对原煤的物理性质、筛分及浮沉资料的综合分析,通过采用重介质旋流器与跳汰机、无压给料方式与有压给料方式、入洗前脱泥与不脱泥的工艺的对比,最终确定入洗前脱泥、采用无压重介质旋流器进行主洗的选煤方法,该工艺能够提高洗选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泉店选煤厂重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泉店选煤厂重介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了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指出影响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重介入料中高密度物料和细粒物料含量高,并提出该厂应提高脱泥效率,及时做好信息反馈以调整重介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或在入选原煤环节采用均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线调整重介旋流器二段分选密度,构建了半工业化磁调控重介旋流器分选系统,通过在旋流器锥部设置轴向电磁场,进行了固定入料悬浮液密度下介质分配试验和不同磁场特性下-3 mm粗煤泥分选试验,得到了不同磁系厚度下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实现了利用外加磁场在保证分选精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重介旋流器分选密度的目的。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所用磁系进行磁场特性模拟分析,初步揭示了磁场作用下提高重介旋流器分选密度的作用机理。认为轴向磁场力提高了磁系作用区域的介质浓度,径向磁场力强化了磁性颗粒向外的离心运动,综合表现为分离区悬浮液密度升高而导致的分选密度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磁场调控分选密度在选煤厂降低介耗、提高效益及提升自动化水平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郁文胜  王西保 《煤》2018,(1):42-43
三产品旋流器在选煤厂得到广泛应用,当矸石量大时容易发生堵塞事故。现有自动停车系统一般采用入料泵电机过热跳闸,因系统闭锁使原煤段停车的方式。期间会造成精煤污染、灰分超标、介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自制旋流器堵塞自动停车装置,并在五阳选煤厂应用,解决了旋流器堵塞自动停车时间长,处理故障劳动强度大、精煤产品灰分超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原系统粗煤泥进入重介系统,对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以及精煤脱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不同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工艺的对比,最终采用水介旋流器进行处理,通过生产现场半年多的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杏花选煤厂目前工艺系统不能满足煤质及市场需求,提出利用重介系统代替原来的跳汰系统。采用大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原煤,适应了原煤煤质变化及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了精煤产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马头洗选厂孙庄生产部生产过程中重介二段旋流器矸石出料口堵塞时中煤刮板压刮板、中煤刮板异型钢磨损严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中煤刮板自动防压报警装置并与入洗原煤胶带闭锁控制和变频控制的应用,实现了中煤刮板与入洗原煤的全程自动运行控制,设备故障率低,运行稳定,可提高正常生产的连续性及原煤的入洗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及可选性波动较大,原有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出现入料粒度上限小,原煤含矸量高时排矸能力不足、重悬浮液入口压力高、功耗高等问题,改用新型原煤重介质旋流器后,>0.5 mm各粒级和综合级的精煤产品的可能偏差均小于0.05 kg/L,数量效率均超过了98%,表明原煤得到了高效分选;0.5~0.25 mm粒级可能偏差为0.097 kg/L,旋流器的分选下限已达到0.25 mm;吨煤电耗仅为0.96 kWh,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了系统处理量,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粒度,提高了排矸能力,减轻了原煤准备环节的压力,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降低了悬浮液入料压力,减少了设备和管道的磨损,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