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健康人群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型(CVA16)隐性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对2011年和2012年一般人群流感抗体水平调查采集的471份血清标本进行EV71和CVA16中和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71份健康人群血清中EV71和CV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50%和33.10%;EV71抗体由0~岁组的7.14%上升至15~岁组的42.65%(χ2=42.12,P<0.01),上升5.97倍,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呈缓慢上升趋势;CVA16抗体由0~岁组的9.18%上升至5~岁组的58.73%(χ2=61.87,P<0.01),上升6.39倍,抗体GMT呈波峰状;各年龄组两种抗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1.25%(χ2=64.95,P<0.01)。结论本地区健康人群中存在肠道病毒隐性感染,各年龄组CVA16抗体阳性率均高于EV71;5~25年龄人群EV71和CVA16中和抗体阳性率、GMT和混合感染情况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应加强5~25年龄人群的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不同人群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状况。方法 2012年对北京9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集血样,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抗CoxA16和抗EV71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结果 2 140名被研究人群中,抗EV7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27.0%和1.6%,抗CoxA16 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8.5%和4.2%,抗EV71 IgM与抗CoxA16 IgM同时阳性阳性率为0.7%,抗EV71 IgG与抗CoxA16 IgG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7.2%。各年龄组抗EV71 IgM、IgG阳性率、抗CoxA16 IgM、IgG阳性率、抗EV71 IgM 和抗CoxA16 IgM同时阳性的阳性率、抗EV71 IgG和抗CoxA16 IgG同时阳性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1~岁组抗EV71 IgM阳性率最高,5~岁组抗CoxA16 IgM阳性率最高,10~岁组抗EV71IgG 和20~岁组抗CoxA16 IgG阳性率最高。女性抗CoxA16 IgG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 低龄组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应考虑地域分布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萍乡市健康人群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的状况,为萍乡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668名健康儿童及112名孕妇血清进行HEV71中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总计100名幼教人员、幼儿及儿童家长的手及咽部涂抹样,进行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PE、EV71 和CoxA16)。结果 668名儿童中,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0%,平均几何滴度为1∶16.34,不同年龄组儿童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1.12,P<0.05),各年龄组的中和抗体构成不一致(χ2=154.39,P<0.05)。112名孕妇,阳性率为92.9%,平均几何滴度为1∶29.89。100名健康人群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8.0%,幼教人员、儿童家长、儿童3组人群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2.78,P<0.05),手部涂抹样和咽拭子的检出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85,P>0.05)。结论 ≤3岁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对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影响,儿童和成人勤洗手、室内常通风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建议儿童在7月龄开始接种EV71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中和抗体水平,为建立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征集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并经知情同意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81对母亲和新生儿.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运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母传抗体消长特征研究.结果 在纳入的181对母亲和新生儿中,母亲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98%和88.9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eometric mean reciprocal titer,GMRT)分别为25.42和27.00.新生儿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03%和71.82%,GMRT分别为20.50和16.48.新生儿的EV71和CoxA 16中和抗体滴度与其母亲的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rEV71=0.70,P<0.001;rCo.A16=0.75,P<0.001).0~6月龄婴儿体内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随月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x2EV71=100.23,P<0.001;x2coxA16=112.24,P<0.001).结论 建议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在6月龄接种为宜,育龄期妇女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能提高婴儿体内抗体水平,以降低小于6月龄婴儿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天津市健康人群肠道病毒71型(EV71)隐性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1611名天津市健康人静脉血标本进行EV71中和抗体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抗体滴度1:4作为临界值,调查对象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6 79%(1076/1611),0~5岁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2 71%,16~25岁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6.67%,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内六区EV71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59.05%,远郊五县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2 35%;不同区域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71抗体滴度≥1:256的人数占5.7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流动人口数量和区域都是影响EV71抗体阳性率的因素.结论 年龄的增长增加了EV71隐性感染的机会,但抗体水平不可能持久保持;流动人口较多、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应作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atent infection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EV71) among healthy people in Tianji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s (HFMD). Methods 1611 sera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healthy people in Tianjin while EV71 antibody was detected by neutralization test, and then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For determining positivity, the cut-point was set at 1:4. The positive rate was 66.79%( 1076/1611) for EV71 neutralizing antibody. The lowest positive rate was 32.71% in the 0-5 age group while the highest rate was 76.67% in the 16-25 age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in the positive rate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lowest positive rate (59.05%) was seen in the city areas while the highest rate (72.35%) was seen in the surrounding counties. 5.71% of the people being tested showed their neutralizing antibody as ≥1:25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 positive rates among different areas. We construct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ith the EV71 neutralizing antibody positive rat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age, sex, floating population, area etc.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re appear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in all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nclusion Age seemed a risk factor for recessive infection of EV71, and the neutralizing antibody against EV71 might not be kept permanently.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HFM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reas where more floating population were resided.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08例儿童手足口病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RNA的检测。结果10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检出EV71阳性58例,阳性率为53.7%;其中男性为56.5%(39/69),女性为48.7%(1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CoxA16阳性27例,阳性率为25.0%;其中男性为30.4%(21/69),女性为15.4%(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率高于CoxA16(P〈0.01)。分别检出非EV71、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及非肠道病毒阳性10、13例,阳性率分别为9.3%、12.0%。结论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和CoxA16感染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应加强对EV71和CoxA16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0年初江西省南昌市人群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HEV71)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在人群中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快速血清学调查的1144份血清标本,采用中和试验检测血清HEV71中和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74.74%(855/1144),2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升高,3岁以下儿童中和抗体阳性率仅为52.01%;HEV71中和抗体阳性标本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22.34,以0岁~组GMT最低,3岁~组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月龄婴儿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0~月龄最高,之后逐月下降,至4~月龄组阳性率最低,之后开始升高,EV71阳性标本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0~月龄组GMT与1~月龄组基本持平,之后逐月下降,5~月龄组最低,6~月龄组急剧升高;在HEV71中和抗体阳性人群中,各年龄组中中和抗体滴度1︰8~1︰32构成比均为显著高于其他滴度组构成比(P﹤0.05),滴度≥1︰256的标本从6~月龄组开始,各年龄组均有出现。结论南昌市人群HEV71中和抗体水平较高,各年龄组人群近期均有感染,3岁以下儿童是HEV71感染引起HFMD流行的最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是HFMD流行防控的重点,成人也应预防HEV71的感染;胎儿具有母传抗体,但抗体水平降低较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8年5~10月儿童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的感染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RT-PCR法,对252例患者(36例重症病例)的咽拭子154份、疱疹液136份及重症患儿脑脊液36份共326份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检测。[结果]252例中129例检出肠道病毒EV71或CoxA16(51.2%),其中EV71阳性率43.3%,CoxA16阳性率7.9%。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的检出率分别为49.3%、60.3%和2.8%,咽拭子和疱疹液检出率类似。重症病例均为EV71感染,1例脑脊液检出EV71。患儿男女比例分别为52.3%和48.7%。[结论]RT-PCR是手足口病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5~7月是EV71和CoxA16的高发期,3岁以下儿童是高危人群(80.6%)。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0岁~14岁不同人群儿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水平,为防控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为手足口病疫苗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市4家医院作为样品采集点,采集临床排除手足口病者的样本413份,应用假病毒系统检测样本EV71中和抗体滴度,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413份样本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37.05%;不同性别、时间EV7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EV71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P0.05)。其中≤6个月组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8.00%;7个月~12个月组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最低,为20.83%。结论中和抗体较低的人群及时间点为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8年EV71流行前后人群抗体水平,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挑取2006年采集保存的1988年后出生人群血清160份,2009年采集正常人群血清90份,进行EV71的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2008年以前人群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GMT水平和感染率分别为77.5%、1∶24.53和6.9%,提示EV71在2008年前已经在龙岩市存在局部流行。2008年后人群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感染率和GMT水平比流行前人群明显升高,但流行前后男女中和抗体阳性率、GMT水平和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流行前后5~9岁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0~4岁组。结论 2006年前EV71已存在并局部流行;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保定市2009-2012年手足病(HFMD)病原学变化,为HFMD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HFMD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以及CoxA16型核酸检测,应用Excel和SPSS11.5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77例临床诊断HFMD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病例1140例,其中EV71阳性构成比为52.37%,CoxA16阳性构成比为25.8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为21.75%。2009-2011年病原以EV71为主,2012年EV71和CoxA16构成比相当,同时成为主要病原。全年均有阳性病例检出,4—8月为其高峰,阳性病例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但在病原构成上,女性EV71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构成比无性别差异。结论2009-2012年保定市HFMD主要病原是EV71和CoxA16,发病高峰在4—8月,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防护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贵州省遵义市2011年1 068例疑似手足口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防控依据。方法对2011年全市1 068例疑似手足口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进行实时荧光(Realtime-PCR)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标本668例(62.55%),其中EV71阳性319例(47.75%),CoxA16阳性191例(28.59%),EV71和CoxA16两种病毒核酸阳性47例(7.0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1例(16.62%)。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12月,在此期间出现两次高峰(5—9月和11—12月),阳性标本中男女比例为(1.7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儿童(97.09%)。结论 2011年手足口病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1~5岁儿童为主,病原主要为EV71和CoxA16,以EV71为主,较易发展为重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省从江县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特异性片段,检测EV71、CoxA16核酸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结果共采集标本81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33份,阳性率为40.74%;其中EV71阳性9份(27.27%),CoxA16阳性4份(12.1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0份(60.61%)。结论从江县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毒株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但也不能忽视EV71引起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09—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2月连续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大便样本或肛拭子和疱疹液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09—2011年肠道病毒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9.00%、72.44%和79.00%,重症(死亡)病例中EV71型肠道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90.91%,明显高于普通病例(χ2=45.97,P<0.001)和聚集性病例的检出率(χ2=56.85,P<0.001);咽拭子、肛拭子或大便样本、疱疹液、咽漱液标本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02%、86.67%、71.43%、25.00%;咽拭子标本与肛拭子或大便标本和疱疹液标本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3.53%和100.00%;发病0~4d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为79.73%,5~10d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为4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1,P<0.001)。[结论]2009—2011年宝山区手足口病感染的主要病原是EV71型和CoxA16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的检出率逐年提升,且每年的优势型别有所不同;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型肠道病毒;咽拭子、肛拭子或大便样本、疱疹液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病后4d内采集标本对手足口病诊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010年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济南地区3家代表性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包括40例重症病例)发病1周内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共计808例,采用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通用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sackievirus A16,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选取7例病例标本进行EV7I-VP1区基因的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808例患者标本中,58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71.91%),其中190例为EV71阳性(32.70%),267例为CoxA16阳性(45.96%),124例检测到其他肠道病毒(21.34%);40例重症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EV71(75.00%).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85.15%),尤其是2~3岁年龄段(28.34%);全年均有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4~5月份(36.14%).7株EV71经基因测序,证实均为C4b基因亚型.结论 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病例多为4岁以下儿童,重症患者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6.
杨新明  朱守兰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26-2728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东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东区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931例,发病率为104.41/10万,患者男女比例为1.56∶1。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患者中1~5岁儿童占总病例的78.41%。诊断病例113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者分别占35.4%、21.2%,2型病毒均阳性者占3.5%。结论天津市河东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别、年龄差异,预防控制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是防控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主要病原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94例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住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 16)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 9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EV71阳性34例(36.17%,34/94)(EV71阳性组),CoxA 16阳性31例(32.98%,31/94)(CoxA 16阳性组).EV71阳性组和CoxA 16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正常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酶谱、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组和CoxA 16阳性组年龄<3岁比例、持续高热(腋温> 39℃)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V71阳性组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oxA 16阳性组[26.47% (9/34)比6.45%(2/31)、23.53%(8/34)比3.23%(1/31)、20.59%(7/34)比3.23%(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11例为重症(11.70%,11/94),EV71阳性组9例,CoxA16阳性组2例.2例因肺出血死亡,出现瘫痪1例,均为EV71阳性组.结论 同一时期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可能具有平行性,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纳入到手足口病来进行统一管理;而且EV71阳性患儿病情较CoxA 16阳性患儿重,检测病原体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为HFM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12月某院确诊的HFMD住院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HFMD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组、感染类型患儿EV阳性检出率及各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5年共采集837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其中EV阳性标本380份,阳性率为45.40%。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110例(28.95%);CoxA16阳性标本7例(1.84%);EV71+CoxA16阳性标本6例(1.58%);其他EV阳性标本257例(67.63%)。该病从4月份开始进入高发期,5~6月达到最高峰,7~12月持续高发。不同月份患儿E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组患儿EV阳性检出率、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HFMD病例的EV阳性检出率为65.34%,高于普通病例的27.06%(P0.001)。EV71型感染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90.00%;由其他EV感染所致的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60.70%;EV71+CoxA16双重感染的患儿全部为重症病例。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该院收治的HFMD住院患儿的EV感染型别主要以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EV为主,对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应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重症病例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核酸检测,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和EV71病原构成比显著高于普通病例,其中并发肺水肿的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4.84%。在实验室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构成比在男女性别上无差异,而EV71阳性病例构成比男孩低于女孩。年龄越小,重症病例越易发生,EV71阳性病例构成比在年龄上无差异。重症确诊病例发病高峰出现在5—7月,但重症确诊病例和EV71阳性病例在确诊病例中的构成比高峰则出现在8、9月。重症确诊病例多集中于南部和中部,而EV71阳性病例在确诊病例中的构成比以北部最高,为56.61%。结论 EV71为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但重症确诊病例和EV71阳性病例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上有差异,加强低年龄组儿童在5—9月的防控,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