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固相微萃取吸附采集木荷鲜花的香气成分,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木荷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木荷鲜花能挥发出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芳香气体物质,其香气成分包括:l-芳樟醇(16.83%)、桧烯(13.83%)、α-蒎烯(10.28%)、苯甲醇(8.78%)、3,7-二甲基-1,3,7-辛三烯(7.55%)、吉玛烯-D(5.23%)、2,6,6-三甲基环己-2-烯-1,4-二酮(4.84%)、反式-氧化芳樟醇(3.41%)、反式-石竹烯(3.14%)等48种化合物。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木荷林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黄皮果实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以8种黄皮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从8个黄皮品系的果实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99种,主要含有单萜烯类、单萜类、倍半萜烯类、类倍半萜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和其他类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分别为β-水芹烯、D-柠檬烯、石竹烯、α-水芹烯、α-金合欢烯、1H-3a,7-亚甲基薁等成分;8个品系黄皮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均以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物质为主,二者均占各品系黄皮果实香气成分总含量的80%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鸡心黄皮单独为一类,其余品系聚为一类。对其香气值(OAV)的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系黄皮果实中均含有β-金合欢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D-柠檬烯、2-辛酮、α-蒎烯和石竹烯等特征香气物质,且α-水芹烯、β-水芹烯、D-柠檬烯对各黄皮品系香气的贡献均较大;8个黄皮品系间果实的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鸡心和其他品系间的差异最大;α-水芹烯对各黄皮品系中果实香气成分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伴生菌诱导的云南松挥发性化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基于HS-SPME-GC/MS前期的分析结果,用8种云南松主要挥发性成分作为气味源,用多臂嗅觉仪测定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反应,筛选有较强引诱力的4种化合物测定不同气味组合对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力,研究伴生菌对云南松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伴生菌间诱导云南松韧皮部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组分有差异,α-蒎烯和β-月桂烯的相对含量增高,β-蒎烯、4烯丙基苯甲醚、金合欢烯的相对含量减少,Ophiostoma canum能诱导云南松产生3-蒈稀、β-石竹稀,Leptographium conjunctum、O.ips和O.Abietinum能诱导云南松产生莰烯。嗅觉实验表明,8种挥发性化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能力存在差异,其中4-烯丙基苯甲醚、金合欢烯、α-蒎烯和长叶烯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力最强。气味源组合3213(即:α-蒎烯2 mg/ml、金合欢烯1 mg/ml、4-烯丙基苯甲醚0.5 mg/ml和长叶烯2 mg/ml)对云南切梢小蠹有较好的引诱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开发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了蒙山地区黑松松针及枝条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分离和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其他成分为烷烃类、醇类和酯类等。其中松针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25.02%)、莰烯(6.20%)、β-蒎烯(12.140.4)、3-蒈烯(4.89%)、α-松油醇(8.22%)、异松油烯(5.87%)、β-石竹烯醇(3.78%)等;枝条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35.67%)、β-蒎烯(19.50%)、D-柠檬烯(14.33%)、异松油烯(4.31%)等。松针及枝条挥发油共有成分24种,其中萜烯类22种,醇类2种,但二者还含有各自的特异性成分,表明挥发油成分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望春玉兰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中蒸馏法蒸取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的花蕾(辛夷)和鲜花的精油,用GC面积归一化法和GC/MS定性法进行其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望春玉兰花蕾含油量高达3.1%,有独特香气,主含α-蒎烯、桧烯、柠檬烯、桉叶油素、松油醇、依兰油烯和桉叶醇等成分,总量占全油93%以上。鲜花含油量约0.2%,香气宜人,主含α-蒎烯、桧烯、月桂烯、桉叶油素、松油醇、乙酸松油酯和依兰油烯等成分,总量占全油95%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GC/MS/DS联用的方法,分析了荆条精油,鉴定出其36种化学成份,其中有21种化合物含氧,16个单萜化合物,11个倍半萜化合物,3个二萜化合物。荆条精油的主要成份有α-侧柏烯,α-蒎烯,α-松油烯,1、8—桉叶素,4—萜品烯醇,α-萜品烯醇乙酯,异丁香烯,β-金合欢烯,α-丁香烯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绢毛含笑和黄兰3种含笑植物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脉含笑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7.54%,主要成分为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大根香叶烯B和朱栾倍半萜等;绢毛含笑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8.47%,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α-蒎烯、β-芳樟醇和二甲基-2,6-辛二烯醛等;黄兰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5.93%,主要成分为大根香叶烯B、β-芳樟醇、罗勒烯、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和异丁酸苯乙酯等;3种植物叶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3种含笑属植物叶中均含有很多高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香料工业及医药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挪威云杉幼树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C-MS测定挪威云杉幼树主干上部与下部韧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挪威云杉幼树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茨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柠檬烯、β-水芹烯7种单萜化合物。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β-水芹烯的含量在上部韧皮与下部韧皮有明显差异,其中上部韧皮部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高于下部主干韧皮部,这为解释松树皮象的取食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花椒挥发性化合物的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花椒叶片、嫩枝和韧皮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花椒叶片中分离鉴定出5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反式-β-罗勒烯(16.82%)、α-罗勒烯(16.42%)、石竹烯(13.27%)和1R-α-蒎烯(6.28%);嫩枝中分离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石竹烯(26.10%)、荜澄茄油烯(17.27%)、乙酸香叶酯(15.89%)和1R-α-蒎烯(6.17%);韧皮部中分离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石竹烯(48.17%)、1R-α-蒎烯(25.91%)、律草烯(9.32%)和月桂烯(6.68%)。三者均以萜烯类含量最多,为进一步研究花椒害虫的寄主选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与健康果和虫害果相比,针叶挥发性萜类的特异成分为α-蒎烯、乙酸龙脑酯、莰烯、β-蒎烯、对-薄荷-1(7),3-二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幼虫选择和趋向试验表明: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油松球果而不选择华山松球果;在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试验中,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虫害球果.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4.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之一———甘南县音河镇 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村的农林复合系统进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及类斑丰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地块平整规范的兴全村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 ,优势度较高 ,地块复杂的山湾村则与之相反 ,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 ,兴建村介于 2村之间 ;而从树种景观类型上分析兴全村较山湾和兴建 2村丰富 ,特别是常绿树种类型则较其他 2村丰富 ,表明在景观宜人性、美学价值方面兴全村比其他 2村优越  相似文献   

19.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