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完整切除肿瘤13例,大部分切除肿瘤3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6个月至10年。1例失访,良性肿瘤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本病应尽早手术治疗。选择合适手术径路,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24例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24例均采用先经后正中切口入路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后采用胸部微创方式切除肿瘤后纵隔部分:其中16例为经电视胸腔镜(VATS)切除,4例经胸内小切口入路、4例经胸部小切口胸膜外途径.结果 全部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7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及治疗具有特殊性,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范围个性化设计.经胸部微创联合后正中切口入路为较理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耀联 《现代保健》2010,(34):20-21
目的探讨恶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院2002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恶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病史并结合X胸片、胸部CT等进行确诊,本组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35例,行姑息性切除8例,单纯的开胸探查7例,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随访1~5年,统计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院内死亡。随访1年38例患者生存,生存率为77.56%,随访3年,生存患者18例,生存率36.73%,随访5年,生存患者10例,生存率20.41%。结论临床治疗原发纵隔肿瘤,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对于不能完全切除或者不能切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化疗和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11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大纵隔肿瘤较为少见 ,顾泗荣等[1 ] 提出当肿瘤占据一侧胸腔 ,纵隔向健侧移位 ,肺被压缩无功能 ,或肿瘤占据 1/ 2胸腔 ,导致心功能不全 ,为巨大纵隔肿瘤。从麻醉、手术过程及术后处理上都有其特殊要求 ,手术风险较大 ,与处理一般纵隔肿瘤有较大的差别。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成功进行了 11例纵隔巨大肿瘤的切除 ,现就其手术策略作以下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0~73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 10年 ,平均 5 5年。患者均有严重胸闷、气促 ,其中 1例已不能平卧 ,呈端坐呼吸。体检有气管健侧移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纵隔囊肿的疾病分类、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纵隔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有临床症状,71例无临床症状.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8.0%,较CT的38.2%高.结果 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3例,中纵隔34例,后纵隔35例.完整切除103例,大部切除19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及胃肠源性囊肿9例,胸腺囊肿31例,心包囊肿19例,其他囊肿21例.2001年以后的64例病例中常规手术35例,微创手术29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 纵隔囊肿以前肠囊肿最常见,术前诊断率低.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是治疗中、后纵隔囊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部切除10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9例,单纯探查活检12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3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18年,4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于术后5个月至3年肿瘤复发,余105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恶性纵隔肿瘤1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13/17)、58.8%(10/17)和29.4%(5/17).结论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X线、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首选,姑息切除术后配合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电视腹腔镜切除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对58例患者实行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切除术,随访6个月~2年.结果:57例患者术中成功切除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患者因瘤内头结节大且与卵巢门粘连致密无法剥离.行镜下附件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6.6min,此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既达到治疗目的,又保留卵巢功能.随访6个月~2年未发现有化学性腹膜炎、肉芽肿等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腹腔镜切除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手术,具有微创、效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问题。方法 :分析 11例气管肿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 9例为手术病例 ,行气管开窗取瘤术 2例 ,气管侧壁切除肌瓣填塞修补术 1例 ,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术 6例。结果 :本组病例早期全部误诊 ,误诊时间 3个月~ 2年 ,手术病人均术后恢复顺利 ,无手术死亡 ,无切口感染及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 ,随访 1~ 5年 ,4例良性肿瘤病人均存活 ,5例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切除者术后生存 5年以上 1例 ,1~ 3年 2例 ,死亡 2例。结论 :应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认识 ,外科手术治疗是提高气管肿瘤病人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纵隔囊肿的疾病分类、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纵隔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有临床症状,71例无临床症状。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8.0%,较CT的38.2%高。结果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3例,中纵隔34例,后纵隔35例。完整切除103例,大部切除19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及胃肠源性囊肿9例,胸腺囊肿31例,心包囊肿19例,其他囊肿21例。2001年以后的64例病例中常规手术35例,微创手术29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纵隔囊肿以前肠囊肿最常见,术前诊断率低。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是治疗中、后纵隔囊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及体会.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8-11月期间收治的15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1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其余13例患者术均痊愈出院.经6~24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症状,需进行第2次手术,现患者生活状态健康.结论目前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治手段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成功率较高,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