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91年11月19日,孙立人将军在台中市去世,出殡队伍长达一公里,与蒋氏父子去世时的送葬队伍不相上下.其实,孙立人并不是因美国企图以他来取代蒋介石而遭囚禁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早在1942年,他率不足一团之众,在缅甸取得仁安羌大捷,营救出被围困的英军七千余人和五百多名战俘(一半以上是英国人)时就已震惊世界,被誉为"东方隆美尔".当时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英勇善战,打出了赫赫威名,令日军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2.
1991年11月19日,孙立人将军在台中市去世,出殡队伍长达一公里,与蒋氏父子去世时的送葬队伍不相上下。其实,孙立人并不是因美国企图以他来取代蒋介石而遭囚禁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早在1942年,他率不足一团之众,在缅甸取得仁安羌大捷,营救出被围困的英军七千余人和五百多名战俘(一半以上是英国人)  相似文献   

3.
1941年12月侵华日寇攻占香港,驻港英军牺牲1200余人,被俘1860名,其中包括71名随军家属.次年9月下旬,日寇将这批战俘用一艘叫"里斯本丸"号的货轮运送去日本继续关押.战俘分别关在三个货舱内,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货舱要关押600余人,人挨人,人挤人,连站立的地方也没有,舱内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吃喝拉撒全在舱内.空气污浊,奇臭难闻,有如人间地狱,有的呕吐不止,有的当场窒息晕倒.日寇在舱门口、通道里、甲板上全架上机枪,货轮上的嘹望台还架了重机枪.  相似文献   

4.
八年全面抗战时期,日寇铁蹄横扫湖南,全省大部分县市遭受摧残.面对日寇疯狂侵略,在湖南株洲攸县,许多青年踊跃加入到保家卫国的队伍中来,他们当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如网岭洞井铺李仁祥,入伍后被分配到远征军,他和战友走出国门,与印度、缅甸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战斗中被鬼子砍断了右臂仍不下火线,顽强战斗,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渌田青年陈凡,在部队担任排长,参加过淞沪战役,他们联队奉命保卫上海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总金库,从1937年8月13日起至10月25日止,与日寇周旋、拼搏两个多月,终于保全了四行总金库,成为当时震惊世界的“困守四行总金库孤军作战八百战士”.  相似文献   

5.
1981年初夏某日晚,南京城西一单位的广场上放映日本女影星粟原小卷主演的电影《望乡》。忽然,观众中的一位老妇掩面哭泣起来。她显然是被影片中阿崎婆沦为驻南洋日军军妓(慰安妇)的悲惨身世所触动,想起了自己那段与其相似的惨痛经历……其实,在中国,像阿崎婆那样的妇女成千上万。在抗日战争时期,少说有13万中国妇女被日寇的刺刀驱赶进各地的慰安所,受尽蹂躏。当时的南京,作为汪伪傀儡政权的“首都”和日本支那派遣军司令部驻地,集结了4.6万名日寇陆海军官兵。因此,南京的慰安妇数量最多,这里的慰安妇们的经历也最具典型性。1938年初,迫于世…  相似文献   

6.
1941年12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疯狂南进.1942年5月,日寇自缅甸入侵我国滇西,沿滇缅公路向东侵犯,妄图与由广西经贵州西进的日军在昆明会师,以截断这条被称为“抗战输血管“的中国最后一条国际通道,迫使中国投降.……  相似文献   

7.
我是江湾人. "虬江十八湾,弯弯到江湾."江湾是以虬江而得名的.江湾北通吴淞、宝山,南连虹口、闸北等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故屡遭兵灾.尤其是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和民国26年(1937年)的"八·一三"日军侵略战争,江湾均首当其冲,大部分房屋被毁.我家房屋也先后被日寇烧掉过两次,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8.
何其巩,安徽省桐城人.1928年7月13日,他正式出任民国时期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时年29岁,正是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年龄. 江朝宗,安徽省旌德人.他在清末曾任陕西省汉中镇正二品总兵,北洋政府时期追随袁世凯,当上了步军统领,并被晋封为迪威将军,执掌京城治安大权,"府院之争"后被免去步军统领,开始赋闲.国民党"二次北伐"胜利,北京改为北平时,他已然67岁,赋闲日久.七七事变后,他投降日寇,并以76岁高龄出任第一任伪北京市市长,成为铁杆汉奸.  相似文献   

9.
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密云的大部分地区被日寇占领.日寇在这里疯狂地制造"无人区",实行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片光(片光青苗)的"四光"政策,强迫老百姓迁入"人圈",实行"部落"化统治,妄图把老百姓与八路军分离开来.密云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密云人民纷纷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密云县西田各庄镇西康各庄村的邓瑞海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0.
洪水无情人有情(二等奖)6月16日晚,被洪水围困两天一夜的安徽省嘉山县张圩村2300多名群众,在当地驻军官兵和县、乡干部的营救下,安全脱险。  相似文献   

11.
孟庆申 《大观周刊》2011,(32):135-135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军分兵出击东南亚各地,连接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两大运输线——滇越铁路和香港通道相继被切断.西方援华物资只能先运抵缅甸仰光,然后经过滇缅公路辗转运抵昆明。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字上:"新"、"快"、"广".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篇文章.魏巍当年在志愿军某部采访构思"最可爱的人"时,<人民日报>社记者李庄(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也在同一部队采访,并很快写了通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在<人民日报>发表.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多数人只知"最可爱的人",而不知"万岁的部队";笔者曾将这两篇文章对比着读,毋庸讳言的是,后者确实逊色得多,作者本人也曾坦承"质量平平".  相似文献   

13.
欧东衢 《中国记者》2012,(10):124-125
7月25日和2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安利来煤矿连续发生两次冒顶事故,先后造成5名矿工和53名救援人员被困.7月26日,53名被困救援人员被救出;7月29日,剩余的5名矿工全部获救. 在持续多天的报道中,我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内容来进行拍摄.其中,图片故事《写"生死簿"的人》由于选取角度新颖,有创新,读者反映效果很好.然而,这组反响良好的图片故事却差点被我忽视.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敌恶还须谋与计》,是我任人民海军随军记者时采写并获得全国性新闻奖的作品。时间虽已过去了十多年,当年意气奋发的海军少校如今已解甲归田,但这篇报道的采写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是辩证思维方式,帮助我从思想的海洋里捕获了一条“活鱼”。 1993年夏,我到东海前哨海军某歼击机团采访,团领导告诉我们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今年来,该团5个月中48人探亲休假,其中11人勇斗歹徒负伤,其中被歹徒连砍10刀和头颅被劈的两名官兵至今仍未脱离生命危险,在医院抢救。“问题比较严重”,我随即就此向十多个部队作了调查,发现每个团级单位都有勇斗歹徒负伤的官兵,有的官兵还为此献  相似文献   

15.
朱德赞誉的"最伟大的军阀叛女" 1940年2月底的一天,正在五台石盘口指挥对日寇作战的朱德,接到参谋人员的报告,说有报名"杨汉秀"的女游击队员要见他.朱德一时想不起是谁,同意卫兵把人带来.少顷,一个戎装女子,站在门口喊了声"报告",又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朱德愣愣地瞅着这个女游击队员,良久才失声叫道:"是你呀,汉秀!都让我认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曲辰 《湖南档案》2009,(11):41-42
1941年12月侵华日寇攻占香港,驻港英军牺牲1200余人,被俘1860名,其中包括71名随军家属。次年9月下旬,日寇将这批战俘用一艘叫“里斯本丸”号的货轮运送去日本继续关押。战俘分别关在三个货舱内,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货舱要关押600余人,人挨人,人挤人,连站立的地方也没有,舱内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吃喝拉撒全在舱内。空气污浊,奇臭难闻,有如人间地狱,有的呕吐不止,有的当场窒息晕倒。  相似文献   

17.
突如其来、世人关注的抗击冰雪灾害已取得全面胜利,载入史册。但是,一提起"抗灾救灾"的话题,人们不会忘记——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中南部分省(区),广州军区出动官兵15万多人(次)、预备役民兵170多万人(次),携手顶风冒雪战天灾,其阵容不下’98抗洪大决战。与此同时,为了高标准、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36年2月21日,在绥远达尔罕草原的百灵庙(今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以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保安队保安处二科科长云继先、保安处三科科长朱实夫为首的1000多名官兵发动兵变,脱离业已勾结日寇、举起蒙古“独立”旗帜的蒙政会秘书长德王的控制,通电全国,投身傅作义将军领导的抗日行列,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百灵庙军事暴动”。  相似文献   

19.
萨沙 《湖北档案》2016,(6):14-17
在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的于邦战役中,驻印军参谋长柏特纳(美国人)竟然命令新38师112团携带轻武器和少量补给孤军深入,最终被数倍日军团团包围.而此时的新38师主力距112团还有20多天的路程.这边,日军王牌野战师团18师团长田中新一命令:55联队和56联队3个步兵大队和3个炮兵大队,立即渡河,寻找112团决战,将他们一举歼灭,同时救援于邦的被围日军.22日,日军主力全部渡过大龙河,112团2个营1000多人,反被日军6000多人团团围困.按照当时的情形,面对5倍日军的强攻,这1000多人能够支持2到3天就是奇迹了.令人惊叹的是,这1000多人居然支持了整整1个多月.这是日军18师团长田中新一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甚至也超过了孙立人将军的预料.  相似文献   

20.
去年末,来自武汉、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的100多名摄影记者云集武汉近郊金口镇,在长江江面广,进行打捞中山舰的采访活动。中山舰是1938年在抗击日寇的长江保卫战中被日机击中而沉入江底的,舰长和25名官兵遇难,去年下半年湖北省经中央同意决定打捞中山舰。得知此信息后,摄影记者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山舰。打捞开始后,大家依托武汉市区作基地,三天两头跑金口。由于金口距武汉市区有60里路程,来回很不方便,不久,大家干脆就移师金口,在江边小旅店安营扎寨。寒冬腊月,没有暖气、火炉,许多人冻病疗,仍坚持工作,当天拍的新闻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