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河古潜山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宇 《特种油气藏》2004,11(6):61-64
欠平衡钻井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应用40多年,辽河油田也早在十多年前进行过空气、泡沫钻井的实践。随着欠平衡钻井配套设备的完善,欠平衡钻井取得多次勘探成功,因而,欠平衡钻井技术再次受到人们的瞩目。针对古潜山地层进行了多次欠平衡钻井,对低渗透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裂缝性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储层保护的角度把裂缝性储层分成两大类,即中小裂缝储层和大裂缝储层。分析了在钻井过程中两类储层的主要伤害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中小裂缝为主的储层,应选择常规钻井工艺下的屏蔽暂堵钻井技术保护储层;对于以大裂缝为主的储层,应选择负压欠平衡钻井工艺保护储层,简要给出了实施各种工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储层特征与常规储层有较大差别,选用合适的钻井技术对降低储层损害、高效开发油田至关重要。也门KHA油田储层属于裂缝性花岗岩基底油藏,欠平衡钻井技术不仅可以克服常规钻井技术因固相侵入产生的储层污染,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液漏失,对保护油气层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在KHA油田应用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减少井漏风险,节约钻井成本;通过水平井开发,提高了裂缝钻遇率以及注水井的注入能力和采油井的单井产量;而且还有助于发现新的有效储层,增加油田储量,为油田开发部署和加密调整井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裂缝性花岗岩基底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裂缝性低渗砂岩气藏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井储层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进裂缝性低渗砂岩气层时,裂缝面和基质孔隙内同时存在指向地层的毛细管力,欠平衡压差并不能完全抵消该力,因而为钻井液侵入提供了驱动力。评价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是否对裂缝性低渗砂岩储层造成损害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模拟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条件,研究了裂缝性低渗砂岩气藏在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的损害情况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井过程中逆流自吸效应以及伴随的钻井液吸附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但损害程度低,侵入深度浅;如果欠压状态不稳定,钻井液会迅速侵入裂缝,影响其渗流能力,并且这种影响随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辽河油田马古1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同时结合辽河油田马古1井欠平衡钻井实施情况,介绍了欠平衡钻井专用设备的配套、钻井工艺技术、压井工艺技术等欠平衡操作规程和安全钻井技术措施。辽河油田马古1井在实施欠平衡钻井井段,欠平衡火炬一直连续点火,表明辽河油田欠平衡钻井技术初步走向成熟,为今后辽河油田古潜山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针对欠平衡钻井的油气藏损害类型和方式进行的研究工作还比较少,这必然会阻碍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液体欠平衡钻井中逆流自吸和短时间过平衡对储层的损害实验,分析了液体欠平衡钻井中储层损害的主要方式及损害程度。结果表明,保持连续欠平衡状态,逆流自吸作用对储层的损害较小,短时间过平衡可以对裂缝储层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安全压力窗口窄,储层以裂缝、缝洞为主,钻井中易漏、易涌。TP127H井是该区一口碳酸盐岩超深水平井,钻至井深6 914.39 m,漏失钻井液量1 538.67 m3,水平段钻进钻遇多个溶洞,为安全顺利钻至设计井深,对该井实施了欠平衡钻井工艺。论证了该井欠平衡钻井的可行性,分析了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钻井液密度、井口控制压力和井底压力,研究成果应用于TP127H井欠平衡钻井施工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TP127H井漏失难题,对同类油藏的钻井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裂缝性地层的漏失特点、漏失形式及常规堵漏技术应用于裂缝性地层处理漏失的不足之处。如何有效处理此类地层的漏失问题,提出了应用充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于裂缝性地层堵漏的技术思路,并就充氮气欠平衡钻井防漏、制漏的机理进行了阐释。文中,对实施充氮气欠平衡钻井的工艺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充氮气欠平衡钻井在新疆油田百泉1井的应用情况、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区欠平衡钻井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四川油气田通过40多年来研究和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取得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一套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和砂岩油气藏欠平衡钻井工艺技术。文中对四川早期欠平衡钻井实践进行了总结,介绍近年开展欠平衡钻井的装备和工艺技术研究的应用成果,对四川地区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前景作一展望,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致密砂岩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损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孔喉细小、强亲水、裂缝发育等特点,在作业过程中易于受到损害。采用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开致密砂岩气藏时,易发生逆流自吸效应及敏感性损害。这些损害究竟对致密砂岩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的储层保护效果产生多大影响,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法来模拟其对气藏的损害程度。为解决致密砂岩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的储层保护,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来模拟水基欠平衡钻井。利用这套装置对川中某气田典型岩心进行了不同欠压值的储层损害程度评价,研究了水基欠平衡钻井的损害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水基欠平衡钻井对储层损害程度弱,平均为11.8%,钻井液循环2 h滤液及固相侵入深度小于1 cm,侵入深度浅。为定量评价水基欠平衡钻井对储层损害程度提供了一套实用装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石油钻井装备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对国内外石油装备资料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石油钻机发展的新趋势及交流变频调速电驱动石油钻机、液压钻机、快速移运钻机等新型石油钻机的性能及参数。介绍了国内外电驱动和液压驱动两大类型新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钻井泵等设备的最新发展现状及大功率三缸钻井泵、液压泵和六缸钻井泵等新型钻井泵的性能及参数。从国内外石油装备的发展现状看,石油装备正在向型式多样化、技术先进化、设计人性化趋势发展,据此提出了我国发展石油钻井装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砾石钻具及砾石区钻井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继增  辛峰 《物探装备》2001,11(3):168-171
本文重点介绍了砾石钻具及钻头的研制,并对其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试验及现场施工使用,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钻井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苏丹Ⅰ、Ⅱ、Ⅳ区块1996~1998年的钻井状况和中国钻井队的现状及一些成功的经验。采用了系列钻井技术,大大提高了苏丹区块的钻井速度,钻井和完井周期分别缩短38%和35%,单位成本降低24.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双壁钻杆低压钻井工艺技术是利用一种特制的双壁钻杆、旋转充气水龙头和井下气液混流器等特殊装置,以正循环的方式,分别从双壁钻杆的环形间隙和中心水眼内,同时向井内充(泵)入一定量的压缩空气和钻井液,压缩空气从井下某一位置处的气液混流器进入井眼环空中,钻井液从钻头水眼处上返,在井眼的环空中形成了两个不同压力梯度的气液混合段和纯液相段,从而达到降低井底液柱压力的目的。同时由于从井口到井底始终存在着连续的液相流,常规井下动力钻具和随钻仪器的性能不受影响,可以进行正常的井眼轨迹控制。系统介绍了该工艺技术原理、专用配套工具的结构与功能,并结合现场一口井应用实例,对该工艺技术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应用效果、范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海洋深水钻井关键技术及设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水深的不断增加,海况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钻井难度越来越大,对钻井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深水钻井面临的难点,对喷射下导管技术、动态压井技术、双梯度钻井技术以及微流量控制钻井技术等深水钻井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自特点和适用性,为国内海洋钻井设计和施工进一步走向深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型“三强”钻井液在磨溪气田快速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磨溪气田长期以来由于地层的垮塌和多个油气层的存在,使其从Φ311.2 mm井段开始钻井液密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到完井时钻井液密度高达2.30 g/cm3以上,严重地影响了该气田的钻井速度。为了加快对该气田的钻探,在经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从无固相到低密度再到高密度的新型“三强”钻井液体系。实践证明,“三强”钻井液体系,从无固相转化到低固相再到高密度钻井液,工艺简单、技术可行,有利于钻井液费用的控制。通过多口井的应用见到了明显的效果,钻井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钻井周期大幅的缩短。  相似文献   

17.
欠平衡钻井完井液技术(Ⅱ)—气体型完井液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低压储进行欠平衡钻井时常选用气体型低密度流体,综述了气体流体的发展简史和特点,并分别详细介绍了空气(或天然气),雾,充气钻井液,稳定泡沫钻井液,硬胶泡沫钻井液的优缺点,关键技术,相应的性能测试以及测试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新兴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为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提高钻井工程效率、降低钻井成本,达到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的目的,国内外新兴起来了旋转导向钻井、垂直钻井、套管钻井、实体膨胀管、控压钻井和随钻测井等钻井新技术。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各种新兴钻井技术的发展状况、现场试验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新兴钻井新技术的技术优势及国内外的差距。最后建议我国应加快新兴钻井技术的研究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新工具,以缩小与国外先进钻井技术的差距,推动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QK17-2大位移井的井眼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井眼净化是大位移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井眼净化不好易导致黏附卡钻等多种问题的发生。在考虑钻井液性能、钻具旋转、机械钻速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QK17-2-P33大位移井中岩屑滚动运移和悬浮运移的最小环空返速及临界排量,分析了实钻过程中QK17-2-P30大位移井的基本情况及QK17-2-P31井钻井过程中由于井眼净化不好而导致卡钻的原因,为今后大位移井的井眼净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全球深水钻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深水钻井工作量不断增加,深水钻井承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钻井作业水深纪录不断刷新。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全球深水浮式钻井装置的建造持续活跃,装置数量不断增加,供应总体偏紧,超深水钻井船逐渐成为建造的主流。深水浮式钻井装置主要分布在"金三角"地区(墨西哥湾、巴西、西非)。深水钻井业务虽技术难度高、风险大,但仍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如Seadrill公司通过收购公司、投资建造和收购海洋钻井装置、优化重组和资本运作等方式,仅用5年多时间由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海洋钻井承包商、世界一流的深水钻井承包商,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