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6,(7)
广场设计是在分析广场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对环境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设计师要了解广场设计的需求和功能,了解环境知觉的特点,充分将之运用到广场设计中,体现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文章重点分析广场设计中的环境知觉和环境与行为心理特点,分析环境与行为心理的关系,重视普通人的心理需求,从而设计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广场。  相似文献   

2.
张荷  贾晓浒 《工业建筑》2011,(Z1):54-57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商业步行街广场的设计,并提出几点思考,主要内容包括广场的位置尺度,景观绿化,功能需求及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其目的是使步行街广场的空间环境更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从而为设计出更多宜人舒适的步行街广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城镇广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理念,从人在广场空间中行为、心理需要出发,确定了小城镇广场人性化设计要素的研究方法,以此对小城镇广场建设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人们对城市公共生活需求的增加,广场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城市空间中不曾有的空间类型,广场及其设计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从设计的原点出发,研究广场设计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明确当代城市居民对广场环境的需求与广场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人的不同层面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人对城市广场的3类基本需求--实用、认知和审美需求,并提出广场设计与之对应的3种基本要素--功能、环境与形象要素.  相似文献   

5.
覃丹 《浙江建筑》2009,26(11):5-7
城市广场是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集合体,具体而言即广场的物质空间构成和人的活动。因此人性化的广场设计不仅要关注广场物质空间要素.更要重视对广场使用者需求的研究。在此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反思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广场设计应该尊重不同性别使用者的多样性需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是为社会群体服务的.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从绿化、水体、地面铺装、建筑小品等要素着手,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孙培芳  方绪明 《山西建筑》2006,32(17):34-35
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的环境、行为等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述了人们在广场中心生理需求、交往需求和审美需求三方面的心理需求,为广场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具体到城市空间环境创造上,应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体现在设计上,注重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特征并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及生存、发展及内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选择南宁市民生广场作为以心理行为需求为基础的城市广场景观空间研究的对象,并使用行动观察法对人流高峰期停留的人群分布和人群行为活动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得出了人群对广场景观空间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出了民生广场景观空间的设计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宝山  韩枫  甄姣姣  冀英强 《安徽建筑》2011,18(5):21-22,56
通过对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和城市居民行为活动的调查,运用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和空间形态分析,并运用建筑学语言进行模型建构,对城市广场未来建设与发展模式构成进行研究;尝试通过调查广场空间形态为基础,加入人的心理、行为需求元素,进行广场模式的模型推敲,为城市广场的发展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