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电视市场化、商业化引发了诸多不适与种种问题,对公共电视的呼声也日渐响亮。报刊杂志上“公共电视的缺席”“公益性电视”等字眼频频出现.但目前的讨论多停留于拿国外公共电视作简单对比.很少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公共广播电视”这个命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社会发展的层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社会阶层发生了分化,公共领域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2.
公共经济学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商业电视和公共电视泾渭分明,以此为参照考量中国电视,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在目前社会转型和电视转型的背景下,产业化成为我国电视业界和理论界的"理念共识".这种"共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对农电视传播公共性特征在理论关注上的忽略,以及实践操作层面上"认识自觉"的某种缺失.以公共经济学理论来考察,对农电视传播属于准公共物品;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不能把这个准公共物品简单地扔给市场,政府的"补位"不可避免;而电视媒介自身的认识自觉和操作实施,更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艳君  邵薇 《今传媒》2011,(11):61-63
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改版后的重庆卫视有了某些公共属性。通过对重庆卫视的改革进行概括地分析,认为这是对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承认我国政府对公共电视的影响不可避免,在这种形式下应重点改变商业对电视媒体的影响,这才是首要做的。通过对重庆卫视改革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反映中国目前电视市场环境和公众的意愿观点,探讨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此文的独特性在于站在重庆卫视最新改革的实践中研究公共电视的发展,脱离了纯理论的"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发展已经十年有余,然而由于“公共”二字与西方公共电视“公共”二字的差异,由此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本文探讨了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背景及性质、由此形成的公共频道的中国特色,然后提出公共频道向公共电视转型必要性和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5.
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电视作为西方电视的一种制度,在为公众利益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媒介竞争加剧,电视的商业化趋向使电视媒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议论,中国的电视媒体也无例外。在这一背景下,重视并讨论公共电视制度在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主持的课题《公共电视研究》,对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公共电视的本土化运作、公共电视的公众利益表达和公共电视在中国建设的基础等问题作了专题探讨,以求对中国电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李科 《青年记者》2016,(5):18-19
西方公共电视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特征 (一)西方公共电视的理论基础 欧洲公共电视建立的基础主要基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其主张有:公共领域是促进国家、社会实现民主自由的重要力量.它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市场之外,而大众传媒是公共意见的主要引发和传播载体,因而成为了构建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因而“公共领域”理论本身不符合中国国情,不能依据此理论来建立中国的公共电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频道的现状及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电视名不副实,公共频道开播至今并没有真正把"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在公众心目中,公共电视频道与普通的综合、专业频道一样,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公共电视模式本身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公共电视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媒介环境,就我国公共频道的转型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立公共电视的总体思路、模式和路径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电视改革的方向上,学界和业界近年来一直在探讨,思路已逐渐清晰.那就是:中国传媒业"机关、事业、企业"的三重属性导致了媒介的"机关式管理,事业单位要求,企业化运作",而三重属性的内在冲突,又导致了媒体运行、管理上的结构失衡、竞争失序、运作失规、管理失范;①在中国电视产业的改革中,行政力量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但不是始终伴随,更不应是起主导作用的;②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出现,是电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视功能优化的需要,更是政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③一言以蔽之,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电视媒介经营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中国的公共电视频道已经开播多年,而且数量不菲,但是,却似乎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究其因,恐怕能装满一箩筐,而对公共电视的理解有误和对与公共电视相关的理论探讨不足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期发表的一组有关公共电视的文章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及课题小组提供,这里既有对西方公共电视发展的介绍,又有对中国公共电视发展的思考和设想,虽非完善,但也不无新意.我们期望业界和学界的朋友能够对中国公共电视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中国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公共电视,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公共电视.  相似文献   

10.
省级卫星电视频道属于公共电视。公共电视有一些传统的功能.随着文化产业化的到来.公共电视频道在引导观众和吸引观众方面则要做出更多的平衡。在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这四项电视传播的功能中.文化娱乐功能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公共电视"公共性"实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和不同国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理念相吻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决定了公共电视"公共性"的生存空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处于缺位状态的公共电视同时面临发展的紧迫性。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模式将是我国公共电视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西方国家一般都采用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并存的双轨制广播电视制度,两种体制的互补和平衡构成相对持续良性发展的电视格局。鉴于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的运行经验,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在国家民主化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应该尽早明确地确立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两种体制的分野,使其在公共使命的履行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以推动中国电视产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下"公共频道"对于公共电视理念与实践在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合法性"身份与"技术-效率"路径两个方面:其一,"公共频道"自1998年在中国电视界出现,它的缘起和内涌便与公共电视大相径庭,但因其身份表达的模糊性及衍生出的覆盖性,可能影响到公共电视的"合法性"身份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推广.其二,作为公共电视实践自节目层面的"虾米模式"向制度层面的"大鱼模式"演进之中间路径的频道层面"小鱼模式",其发展空间与资源在当下中国电视界也被大量追求"最大化原则"、使用同一呼号且变相进行市场化竞争的"公共频道"所占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业化新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全球化与解除管制成为近十年来传播领域的潮流,公共广播电视发展由盛转衰,并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台湾公共电视为例,重点从资金、收视率和治理结构三个层面对商业环境主导下的公共电视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运用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台湾媒介领域的专家深访,提出建设性的策略。希望对台湾公共电视的探讨不仅是对全球传媒版图的一个完整关照,更重要的是对处于国际化接轨和产业化转型期的我国大陆地区广播电视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突如其来横吹中国荧屏的"娱乐"风已随着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的脉搏渐成气候.事实证明,"娱乐"曾经是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的开路先锋,现在则是中国电视文化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娱乐与市场、娱乐与产业的相互吸附,并非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偶然现象,而是经济时代文化创造的现实处境.中国电视节目对"娱乐"质素的明确追求,致使"娱乐"从文化艺术作品审美的社会功能转向文化艺术创造的本体,成为中国电视与国际接轨市场化发展、产业化运营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电视体制改革,公共电视在电视市场商业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在近10年的探索中,我国公共电视某些方面被人们所诟病,比如,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公共电视嫌贫爱富,高雅文化受到排挤等等。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说白了,我国的公共电视要想不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7.
刘丹 《新闻前哨》2006,(2):71-72
随着中国电视体制改革,公共电视在电视市场商业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在近10年的探索中,我国公共电视某些方面被人们所诟病,比如,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公共电视嫌贫爱富,高雅化受到排挤等等。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说白了,我国的公共电视要想不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公共突发事件由于影响面广、影响力大而需要媒体严格的把关。那么,在我国特殊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把关标准是什么?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结合把关人理论与我国电视媒体所处的现实环境,试图从理论层面和电视把关实践层面的对照中得出我国电视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主要把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公共突发事件由于影响面广、影响力大而需要媒体严格的把关。那么,在我国特殊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把关标准是什么?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结合把关人理论与我国电视媒体所处的现实环境,试图从理论层面和电视把关实践层面的对照中得出我国电视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主要把关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共频道"公共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电视(pubic service broadcasting,或者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一种区别于国营和私营电视频道的电视形态,是以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公共电视机构,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公共电视强调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服务大众,关注少数派和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边缘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