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哺乳仔猪是猪养殖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基础,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饲养期猪效益、成本投入和饲料的利用率。哺乳仔猪行出生抵御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需要重点加强管理,为哺乳仔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条件,确保仔猪健康生长。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发展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生产发育过程中,哺乳仔猪阶段是猪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投入和产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德国镜鲤(F4)选育系、红镜鲤和普通镜鲤鱼种的生长性能差异,对镜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三个品系的池塘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系的镜鲤鱼种在体重的增长速度方面差异显著(P〈0.05):德国镜鲤F4选育系(1.73g·d^-1)〉红镜鲤(1.30g·d^-1)〉普通镜鲤(0.91g·d^-1);瞬时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F4选育系(5.29%)〉红镜鲤(5.01%)〉普通镜鲤(4.66%)。因此,F4选育系在生长性能上优于红镜鲤和普通镜鲤。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藏猪在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其杂交利用效果,本研究根据藏猪、杜洛克猪和广东小耳花猪开展不同组合的杂交试验结果分析比较在广州亚热带环境条件下藏猪及杂交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环境下,藏猪、杜藏猪、藏杜花猪的窝均产仔数在各杂交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杜藏二元杂仔猪初生体质量和35日龄断奶体质量显著高于纯种藏猪。在生长试验中,藏猪、杜藏猪、藏杜花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1.43±25.41)、(469.67±41.13)和(425.54±58.37)g,杜藏二元杂交猪和杜藏花三元杂交猪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纯种藏猪,生长速度的杂交优势明显。杜藏二元杂交猪和杜藏花三元杂交猪胴体质量显著高于藏猪,杜藏二元杂交猪皮率显著低于纯种藏猪。肉质分析结果显示,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以杜藏猪最高,嫩度以纯种藏猪最佳。综上所述,将高原藏猪迁至亚热带地区饲养后,其窝均产仔数和仔猪断奶成活率较原产地藏猪有所提高,表明藏猪适合在广州地区生长;在亚热带环境条件下,通过将藏猪与杜洛克、广东小耳花猪进行杂交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生长速度同时提升了猪肉质品质、养殖效益,缩短了饲养周期,同时本研究也为藏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仔猪成活率低和生长慢是目前养猪中的主要问题。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是成功养猪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而仔猪的营养水平是培育好仔猪的先决条件。仔猪料营养丰富而全面,仔猪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良好,断奶仔猪体重大,育肥猪生长速度快,育肥期短,出栏快,肉猪生产成本低,效益好。1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出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13 ̄15个月才能接近成年猪的  相似文献   

6.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60天或45天,甚至有人提出3~4周早期断奶、人工哺乳的方法。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猪和肥育猪提供体质健壮的仔猪。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掌握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1.生长发育极为迅速猪的胚胎期很短,平均为114天。而牛、马、羊则很长,羊为148天,牛为280天,马为330~350天。因此猪出生时体重相对最小,但出生后头两个月生长速度特别快,远远高于…  相似文献   

7.
仔猪死亡率过高是集约化猪场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猪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促进生猪生长,必须查清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采取综合性科学管理与防病措施,才能有效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不断提高,使其生产效益有所保证.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弱仔猪、冻死、压死和仔猪黄白痢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丝兰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探索其在仔猪饲料中最佳添加量。试验选择35日龄、平均体重为9.30±0.92 kg断奶仔猪120头,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遗传特性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60、120、180 g·t-1,试验期共20 d。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丝兰提取物能提高仔猪日增重,其中添加丝兰提取物120 g·t-1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丝兰提取物120 g·t-1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7.95%、9.0%(P0.05);仔猪料肉比显著降低7.8%(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指数和腹泻频率(P0.05),其中仔猪腹泻指数和腹泻频率顺序为60 g·t-1组180 g·t-1组120 g·t-1组。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能够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且最适添加剂量为120 g·t-1。  相似文献   

9.
猪乳中的限制性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猪的初乳和乳是新生仔猪成活、健康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本文介绍哺乳仔猪的生长潜能以及制约因素,猪乳的组成特点和母猪乳用于仔猪所得到的真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探讨了猪乳中可能缺乏的精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以使出生后到21天的仔猪达到最佳的蛋白质沉积,有利于断奶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是危害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猪水肿,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别总结了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猪水肿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门山羊生长规律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12头海门山羊公羊 418个后代在1996-1998年共4095个生长记录,发现海门山羊生长符合Gompertz模型,生长的最大体重,拐点体重和拐点月龄分别为50.0kg,18.4kg和5.2月,其遗传力分别为0.196,0.196和0.445,初生至断奶日增重平均为108.6g.d^-1,其遗传力为0.415,断奶至8月龄平均日增重为118.0g.d^-1,遗传力为0.338,1-8月龄体重对生长模型参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肠黏膜蛋白的合成对饲粮苏氨酸添加量敏感,这表明消化道对苏氨酸的需要可能在整个机体需要中占重要比例。试验采用连续灌注的消化道环模型及腔内灌注剂量技术,选择6头仔猪,研究苏氨酸在不同腔内对肠黏膜蛋白和黏蛋白合成所产生的急剧影响。将完全氨基酸混合物连续灌注到分离的环中、持续120min,其中含30min的3H-苯丙氨酸灌注量,该氨基酸混合物中苏氨酸含量为0、21或56mg·^-1,苏氨酸在整个机体中的需要率为28mg·g^-1。通过分析3H一掺入苯丙氨酸测定总黏膜蛋白和黏蛋白的片段合成率。与灌注苏氨酸含量为0、21mg·g^-1混合物的环相比,灌注苏氨酸含量为56mg·g。混合物的环中,总黏膜蛋白合成片段速率高(P〈0.05),三者分别为42±9%·d^-1,53±6%·d^-1,66±4%·d^-1。灌注苏氨酸含量为0、21、56mg·g^-1混合物的环间,黏蛋白合成片段速率差异显著(P〈0.05),三者分别为323±72%·d^-1,347±49%·d^-1,414±31%·d^-1。除此之外,蛋白水解产物中总脯氨酸和苏氨酸浓度随着腔内苏氨酸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表明含苏氨酸和脯氨酸丰富的蛋白质增加。黏膜蛋白和黏蛋白新生合成对腔内苏氨酸浓度极其敏感,这证实了供应到消化道蛋白质代谢的饲粮氨基酸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仔猪养殖是猪养殖过程中的基本阶段,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将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经济效益。目前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仔猪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是养猪户最为头疼的问题。根据仔猪的生理特性,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养猪成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猪的育种和仔猪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种猪场1998-2002年生产的1871头长白种猪和140头大约克种猪的初生重、2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重(断奶重)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生长系数等度量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的指标对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两个品种的仔猪及同一品种内不同性别的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用长白仔猪、大约克仔猪的测定结果对其初生重、生长系数、绝对生长采用单因子二水平组内重复数不等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仔猪的平均初生重比大约克猪低1.6%,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在出生后20日龄、60日龄两个阶段长白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绝对生长)、生长强度(相对生长)均高于大约克猪,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P<0.05);而同一品种内,公猪的平均初生重大于母猪,2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母猪,而至60日龄(即断奶时)时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超过公猪,在20日龄、6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强度均小于母猪。  相似文献   

15.
正外界温度过低,会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养殖过程中,要对猪生长的临界温度进行掌控,在仔猪生长的各个阶段,其对温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保温措施,还要密切监控仔猪的异常行为,进而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1低温对仔猪生长的影响在低温状态下,为仔猪提供温度适宜的养殖环境是重要的养殖工作内容。对于新生仔猪来说,其临界温度值为  相似文献   

16.
教槽料中优质原料的选择及配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槽料是仔猪断奶后最先接触到的饲料,其质量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情况乃至猪全期的生产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教槽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应用和早期断奶仔猪饲料原料的选择,配制原则,并对仔猪教槽料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郑学斌 《饲料博览》2003,(12):25-27
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阶段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仔猪腹泻造成的仔猪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是目前我国仔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主要有生理性和病源性腹泻两大类。多年来,笔者走访省内外的部分地区,就目前仔猪生产中存在的腹泻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防治措施。1仔猪腹泻的生理性因素1.1仔猪的生理特点1.1.1仔猪胃肠功能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新生仔猪即有消化母乳的能力,其中乳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含量较高,其他各种酶活性在3周龄时还不及成年动物…  相似文献   

18.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生长育成猪普遍存在的疾病。该病的危害是使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治疗费用增加,推迟上市,猪肉质量下降,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已成为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1 PRDC常见传染病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征为厌食、发热、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1·1·1病原PRRS病毒是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被膜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专嗜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内生长。根据来源…  相似文献   

19.
选用杜洛克、杜·长大、大白猪·大围子及大围子4个品种组合(每品种视为一个基因型)的断奶仔猪共96头,试验日粮设定高、中、低三个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组合,按试猪体重15~30 kg、30~60 kg和60~90kg 3个阶段分别给予前、中、后期饲料,旨在分析猪生长性能受基因型与营养互作的效应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1)前、中期和全期不同基因型日增重均以杜·长大最高,杜洛克、大·围次之,大围子最慢,高瘦肉率猪呈现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饲料转化效率;同一基因型内,高水平组的猪获得快的日增重和高的饲料转化率.低水平组则反之.(2)不同基因型或不同营养水平对特定阶段生长速度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效应(P<0.01或0.05).(3)部分基因与营养互作对猪的生长速度产生显著或极显著效应(P<0.01或0.05).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45—60天,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猪和肥育猪提供体质健壮的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