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1)。观察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八肽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25μg/h;对照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十四肽生长抑素250μg/h。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止血后药物逐渐减量并维持治疗72 h停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成本-效果比值,分析两种药物疗效并评价药物经济学。结果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于十四肽生长抑素,奥曲肽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UGH)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选择79例肝硬化UGH患者,临床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在输血、补液、抑酸剂、预防感染、抗肝性脑病、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奥曲肽0.1 mg静脉推注后,给予50μg/h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20 U静脉推注后,给予0.5 U/min持续静脉输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4.3%和37.8%(P=0.0086),总有效率为95.2%和78.4%(P=0.0228)。结论奥曲肽是治疗肝硬化UGH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匡大鹏 《山东医药》2011,51(44):96-97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奥曲肽和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出血时间,降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4.
周俊 《肝脏》2014,(6):437-43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和止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局部反应、头晕及心悸胸闷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奥曲肽均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并探究奥曲肽联合不同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方法106例消化科住院并进行治疗的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曲肽0.05mg/ml进行前期静脉推注,保持25μg/h维持静脉滴注的效果,保持0.5ml/min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1U/ml静脉滴注0.5h左右,保持0.5ml/min进行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止血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较少,用药量较少,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醋酸奥曲肽与脑垂体后叶加压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确诊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患者分两组,分别给予醋酸奥曲肽和脑垂体后叶加压素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醋酸奥曲肽治疗有效率93.9%,无效率6.12%,平均止血时间12.54±11.38小时;脑垂体加压素治疗有效率79.6%,无效率20.41%,平均止血时间30.26±19.74小时。两组疗效及平均止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脑垂体后叶加压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奥曲肽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非曲张静脉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BUN/Cr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非曲张静脉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40mg,奥曲肽0.1mg静脉推注后,另取0.32mg静脉泵入)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2次/d,3d为一疗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比值、临床总有效率、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并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经治疗后BUN/Cr比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5);观察组在止血时间、输血量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曲张静脉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降低BUN/Cr比值,止血效果良好,作用稳定持久,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曲张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发生。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曲张出血疗效显著,药物起效快,能迅速止血,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覃永旗  彭云波 《内科》2015,(1):22-23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0μg醋酸奥曲肽静脉注射后,再以25μg/h的速率静脉滴注奥曲肽,持续静脉滴注72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普萘洛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血压稳定3 d时使用彩色超声仪测定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门静脉血流量(552±56)m L/min、脾静脉血流量(285±55)m L/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门静脉血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5例。两组患者住院之后,均首先给予静脉补液、输血、抑酸、抗感染、护肝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给予静滴20 U垂体后叶素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脾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及门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维度(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活血软坚、化瘀通络法治疗肝脾血瘀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住入院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垂体后叶素和奥曲肽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隔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14 d。使用Olympus 240/260电子胃镜检查,使用西门子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定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D)和血流流速(V)。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试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5.82±12.47) 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9.16±11.58) h,经统计学分析,t=10.254,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0.25±7.54),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3.47±6.7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t=4.538,P=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门静脉血流量为(580.34±176.38) ml/min,对照组为(650.25±142.47)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脾静脉血流量为(213.36±90.74) ml/min,对照组为(286.74±101.2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软坚、化瘀通络法联合止血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对患者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治疗方法简便可行,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奥曲肽治疗,对照组进行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方面较传统方法(垂体后叶素)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故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单独与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153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1例,在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独给予泮托拉唑,B组单独使用奥曲肽,C组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比较3组患者在持续出血时间、出血量、胃液pH值、血红蛋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1)三组患者持续出血时间、输血量、胃液pH值、血红蛋白比较:与A、B组比较,C组持续出血时间、输血量明显减少,胃液pH值、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C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能高效快速止血,应在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性评价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以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截至2016年7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35例患者,其中奥曲肽组(观察组)321例,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3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初始止血率相较于对照组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再出血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垂体后叶素相比较,奥曲肽的止血率较高,但两者在降低再出血率、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5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2例(B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A组患者根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C组,65例)和无上消化道出血组(D组,70例),分别比较各组参数情况。结果 A组PLT、PCT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06),其MPV、PDW均高于B组(P均=0.007)。C组PLT、PCT、MPV、PDW均低于D组(P均〈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多巴胺40mg,以(0.5~2)μg.kg^-1.min^-1的速度静滴和呋噻米40mg静脉注射,治疗组(50例)给予20%甘露醇250ml、呋噻米40mg静滴和多巴胺40mg,以(0.5~2)μg.kg^-1.min^-1的速度静滴,两组均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每日尿量、腹水的消退情况、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61.9%)(P〈0.01),第1、2周日平均尿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生化及肾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甘露醇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脾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SVE)在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6例(均为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术后再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4例。所有病例在X线透视引导下,实施PTSVE术。术后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复查CT,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14例(87.50%)患者PTSVE术取得成功,均获有效止血;2例(12.50%)失败;1例术后1周出现腹腔出血。术后1月复查CT,经评估显示患者食道静脉(P0.001)、食道旁静脉(P0.001)和胃底静脉(P0.001)曲张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PTSVE治疗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肝硬化严重,肝裂明显增宽,门静脉主干甚至分支裸露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策略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基础护理)与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长、止血时长、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在住院时长、止血时长、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方法收集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住院患者的资料,对照分析导致出血的诱因,总结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出血组诱因可查的比例为60%。季节、时间、气温是最主要诱因;饮食及服药不当、腹内压增高、情绪不稳是次要诱因。结论识别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实施预见性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好转、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