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人世间》说:有一棵大树,其高如山,百围粗细。人来人往,无不赞赏。可是,匠石对它却毫不理睬。学徒问匠石:“自从我拿上斧头跟随师傅,从没有见过这样美好的树,师傅连看都不看一眼,为什么呢”匠石答?道:“算了吧,不要谈它了!那是散木呀,用它造船,船要沉掉;用它做棺,很快就要腐烂;用它做器皿,很快要坏。是不才之木,无处可用。”慧眼识英才。由于我们站的角度不同,视角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不同。比如这棵大树,在徒弟眼里是美好的树,在匠石眼里是不才之木。我想,这样高大的树,一定蔚为奇观,特别是从环保的角度看,那真是一棵美好的树啊!匠石…  相似文献   

2.
某日 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责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万。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采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把环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 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环了 就让我用菜刀结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党组织是党在经济领域中的基层政治核心,担负着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企业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率领者和监督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在企业中的作用呢?我认为,如果企业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企业党组织既要做这棵大树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又要当好它的园  相似文献   

4.
一个炎热的早晨,离大河口不远,水牛正在大树下休息。这时飞来一只阳雀,落在一棵树上,亲切地同水牛打招呼。水牛乐了:“你喝水也值得到大河来,随便一滴水不就够了吗?”阳雀却笑着说:“你这样想吗?我喝水比你喝得多呢。”水牛哈哈大笑:“怎么可能呢。”阳雀说:“不信咱们就比比看,你先来。”它知道河水马上就要涨潮  相似文献   

5.
佚名 《人才瞭望》2013,(8):44-45
“苦生意” 林炳生小时候,父亲靠给当地驻军做服装养活全家.6岁那年,全家随军迁往马祖岛.林炳生在马祖岛读完了小学和中学,随后前往基隆就读海事学院.但很快,他服兵役的年龄到了.服兵役时,他被特种部队选中,先后去了空降特战部队和两栖作战部队. 22岁,林炳生离开部队,住进台北的大姐家里.“我当时很木的,跟女孩说话都要脸红的.家里的长辈不止一次说,炳生这辈子肯定做不了生意.我就想趁着年轻去试一试.”林炳生说.  相似文献   

6.
大路和阴沟大路对两侧的阴沟说:“你这样紧挨着我,多么不吉利,让来往的车辆提心吊胆,如果有谁稍有不慎,就会掉到你的深沟里,我看你还是离我远一点儿吧。”阴沟听了笑笑说:“大路兄弟,你完全错了,我之所以紧挨着你,就是要时刻提醒人们:要走正道,不然,滑向阴沟里是很容易的,因此,我必须终生和你相伴相随。”  相似文献   

7.
“奶奶,你为什么总是那么香?”“你看,我每天早上摘些茉莉花,穿衣服的时候我把花儿放在胸罩里面,这样我就问起来很香了。”第一次看这部《我在伊朗长大》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我觉得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片。几年之后,再次欣赏这部影片,我认为这是一首反映人性光辉的现实主义长诗。作者用现实又浪漫的手法“记录”了一个伊朗小女孩的成长经历,真诚并生动地描述了女孩的探索人生的心路历程,侧面表现出了作者对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家的思考和希望。当这段对白出现在影片结尾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坚强。奶奶为什么总是那么美好?是因为她每天都将美好放在心里,这样她就是美好的了。这就是本文主要解读的内容——《我在伊朗长大》中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  相似文献   

9.
牛栏里的鹿     
一只鹿被猎狗追赶得很急,跑进一个农家院子里,恐惧不安地混在牛群里躲藏起来.一头牛好意地告诫他说:“喂!不幸的家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将自己交到敌人手中,这不是自投罗网吗?”鹿回答说:“朋友,只要你允许我躲在这里,我便会寻找机会逃走的.”  相似文献   

10.
汪择 《人才瞭望》2003,(5):45-45
行动是承诺的语言,它比辞令更有力。我们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说了要做某件事,可又没有做。销售部经理答应打电话给你,可又没打;服务部经理允诺来检查你汽车变速箱的故障,却又不见人影;雇员关系专家答应给你一份标准雇用合同,但却没有给。有的管理人员总是对你说,这是其他人的过错,生产经理会告诉你:“我不懂调度,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计划。”而优秀经理注重行动,他会允诺替你作出计划。如果优秀经理说要给你寄一份雇用合同,他会采取行动派个人来。当优秀经理决定帮助你时,他会承诺采取行动。如果你有麻烦找他帮忙,他会接受你的要求。他…  相似文献   

11.
“运气每个人都有但我的运气格外的好。”这是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沈元壤见到我后说的第一句话。我不解一个人的运气能好到什么程度呢。温文而雅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做出7许多开创性成绩的沈无灌教授在我眼里他的工作实在太尖端了,很多专业名词是我这个外行人无法理解的。比如他与李远哲合作把曾困惑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很多年的一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多光子”进行解离并透澈了解了它的全过程。再比如囚禁离子有序一无序跃迁虽然是原子物理近期的热点但对我”太深奥难懂了”。“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活都要下苦功夫。可我并不赞同下了苦功就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2.
旧闻 《人才瞭望》2013,(11):103-104
有志气的人常说一句话:我要做一番大事业!但纵观那些真的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都不是凭一个人,而是身后跟着一支庞大的团队。因此,一人要立大志,不妨这样说:“我们”要做一番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左传》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送给宋国京城长官子罕一块宝玉,子罕坚持不收。他对来人说:“宝玉是你的宝,不贪是我的宝。你把宝玉给我,你丢了宝玉之宝,我收了你的宝,丢了不贪之宝,倒不如各自都保住自己的宝吧。”子罕的“宝”说,就是对权力根本的认识问题。 领导者在认识和运用权力上,当学子罕,对于外力的侵蚀,任凭洪涛倒海,也要砥柱屹然;对于自身的把握,更要慎独慎微,做到皓月朗然。  相似文献   

14.
另类经营术     
我当业务员不久,就接了一个订单:两百床床单。发货时,老板吩咐把正品压下,先把次品发过去。我急了,说:“那怎么行!这是一家大客户,要做回头生意的。”老板笑笑说:“就是要他成为回头客才如此。你只管发货,出了事我兜着。”  相似文献   

15.
看钟星座吃西餐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他把餐桌上的刀叉推到一边,然后招呼侍应生:“麻烦您给我换一付筷子。”西餐厅怎么会有筷子?但侍应生很快就拿来了,因为钟星座是这里的老主顾,诗应生都知道他有这么个习惯,钟星座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能轻松地吃一顿饭。“只要是从小到大都用筷子吃饭的,你就得承认,肯定比用刀、叉吃饭省劲儿,既然如此,干吗为向别人显示你有教养非得把吃饭搞得那么累呀!又不是正式的社交场合。再说,一个老外不会用筷子,本着咱们民族的宽容大度,你也不能笑话人家。钟星座用刀叉的技巧与风度绝不比任何一位受…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和一棵树的成长有一个最人的不同。一棵树不需要“考虑”自己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它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阳光和水分吸足,把多种养分吸足、这样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人就很麻烦,有多少少年时代想当“科学家”的人最终当了科学家?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奋斗时期最关键的事就是通过不断地摸索,确定自己到底是棵什么树,到底能结出什么果子。从成龙的奋斗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自己优势的用武之地.有时这个过程会很长,因为一个人优势的发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诸种因素碰到一…  相似文献   

17.
郭源远 《人才瞭望》2006,(11):107-107
作家王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先生发现新来的邻居太太很喜欢就审美问题发表见解。例如她常说:“我就不喜欢高鼻子。我们是中国人,要那么大的鼻子干什么?大象的鼻子倒是大,但是好看吗?鼻子大的人多半儿都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她说得太多了,人们不由得多看了她鼻子几眼,发现原来她的鼻子太小。她还爱说:“头发太黑了,效果并不好。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时兴染发,如果你的头发又暗又亮,人家也许会认为你是染的。到了外国,各式各样的假发就更普遍了,你花一点儿钱,要粗有粗、要细有细、要红有红、要黄有黄。所以说,把头发作为判断一个女人美不…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补丁     
补丁,原来是一种遗憾,但还可以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有一天,妹妹拿着一件后背上有很大一个口子的衬衫,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了件衬衫,才穿了几天就不能穿了。”母亲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帮你补补看。”三天后,再看到那衬衫时,我惊呆了:那不规则的口子全被细细的白丝手工缝合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过去的这段日子里,“十六大”绝对是一个热门话题。全国上下,人们眼里读的、耳里听的、嘴里说的,莫不与此相关。可见,新世纪之初召开的这一盛会,实实在在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权威人士的解释:全面的小康社会,是指到二○二○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二○○○年我国人均GDP为800美元)。不仅仅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比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更好的发展。显然,这幅美好的画卷之所以如此鼓舞人心,是因为它关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5,(10):56-56
案例内容有两则关于员工离职的故事,如下:故事一: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