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断面隧道斜眼掏槽开挖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小断面隧道斜眼掏槽技术及光爆技术作了详细介绍。通过比较说明:斜眼掏槽开挖技术在此类小断面隧道中有一定的适用性,光爆技术在有衬砌的小断面隧道中应用对控制施工成本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隧道在交通工程中被越来越广泛应用。结合京沪高速济南连接线浆水泉隧道全断面开挖的施工过程,阐述了楔形掏槽爆破技术的应用。楔形掏槽是斜眼掏槽中较易掌握的掏槽方式,其适用性较强,施工进尺较大,目前凡手持风钻进行爆破开挖的爆破作业,大多采用此方式。楔形掏槽一般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部偏下,但是对于扁平形大断面隧道,采用中部进行掏槽,受断面扁平形状的影响,掏槽后槽腔距开挖轮廓线上部与两侧的厚度相差较大,辅助孔爆破时两侧较厚夹制作用明显。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楔形掏槽进行优化,文章阐述了大断面扁平隧道中应用的一种双三级楔形掏槽,分析新方式的利弊,对类似工程的掏槽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代洲 《施工技术》2005,34(6):9-11
介绍了桃花铺二号隧道施工中,根据不同断面、不同岩性,采用合理的钻爆设计,包括所采用的掏槽技术、光爆参数、炸药选择、装药结构等,使隧道的光面爆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曾郡慧  王娜  焦苍 《山西建筑》2007,33(7):327-328
以合武铁路大断面隧道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概况,简单介绍了全断面的开挖方法,阐述了钻爆设计原则,钻爆参数的选择及其掏槽方式,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了检查,对爆破设计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光面爆破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南靖下岭大理岩矿区因地质复杂,坑内开采而独具特色,根据矿山工程地质特征,地形条件及矿山开采和矿石运输状况,主运输巷道工程布置在+360m 的标高.其工程总长达3km 多,主运输巷道掘进施工技术方法以风钻打炮眼,其掏槽方式采用楔形掏槽、斜眼掏槽(楔形)和直眼掏槽,光面爆破,主运输巷道工程支护技术方法有:喷射混凝土支护,三心拱体砌石支护等,经过精心施工,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深孔双螺旋掏槽爆破的破碎机理与设计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研究了中深孔双螺旋掏槽形式在爆炸冲击波或应力波的作用下,掏槽炮孔爆源附近岩体破碎、破裂的过程及空孔在掏槽爆破中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深孔掏槽爆破设计的理论依据,具体给出双螺旋掏槽爆破的设计参数。这种掏槽在三峡工程茅坪溪泄水洞大断面开挖掘进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岩巷掘进准直眼掏槽爆破新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提高岩巷掘进速度,克服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的不足,根据岩石爆破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掏槽方法--准直眼掏槽方式。该掏槽方式突破传统掏槽设计,主掏槽眼稍微倾斜(准直眼),槽底炮孔间距较大,次掏槽眼垂直于自由面。与现有掏槽方式相比,该掏槽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准直眼孔底间距大,可杜绝穿孔现象;采用合理间隔时间进行分层分次爆破;中心辅助直眼与两侧对称的准直眼互相配合,结合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各自的优点;形式简单,易操作;槽腔大,效率高,成本低。基于爆生气体的准静态理论和岩石力学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准直眼掏槽槽腔形成过程。为了优化准直眼掏槽参数,进行大量的现场掏槽试验,从而确定不同爆破条件下的准直眼掏槽炮孔的布置方式、深度、倾斜角度、间距、装药量和微差起爆间隔时间等技术参数。施工中采取以长度定角度的方法可满足该掏槽方式对准直眼角度的严格要求。实践表明,在煤矿岩巷掘进中使用准直眼掏槽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和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隧洞钻爆开挖中不同炮孔诱发振动特性的差异及其原因,以隧洞全断面钻爆开挖为例,结合岩石爆破内部及外部作用,对不同炮孔爆破作用边界进行分析;通过现场单孔及生产爆破试验,综合比较掏槽孔、崩落孔及光爆孔3种典型炮孔诱发振动峰值及频谱特征;并借助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炮孔内外边界条件及其动力响应特性的差异;最后,从爆炸能量分配及塑性区发展的角度,总结归纳不同炮孔诱发振动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掏槽孔多在单个自由面条件下起爆,炮孔所受夹制作用较强,爆破外部作用减弱,转化为爆破振动能的比例增加,爆破诱发振动峰值(PPV)相对较大;掏槽孔间排距及不耦合系数较小,相比于崩落孔及光爆孔,内部作用较强,形成的塑性区面积增加,振动主频(DF)相对较低;光爆孔与崩落孔均在2个自由面条件下起爆,光爆孔不耦合系数较大,但其炮孔间距小,爆破内部作用及外部作用与崩落孔大体相当,PPV及DF分布也基本一致;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改变内外边界条件来调节爆破内部作用及外部作用,进而达到振动安全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隧道爆破施工对临近古迹等敏感建筑物的安全威胁,依托新建石板沟一号公路隧道工程,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掏槽眼型式与传播介质参数对临近古迹的减振规律。对上台阶全断面爆破施工阶段进行监测,发现影响控制点振速峰值的主要因素为掏槽眼爆破,其中寺内水平向振速VR显著较大;在爆破断面距寺庙约60 m处VR达到0.961 cm/s,即将超出1.0 cm/s的安全限值,建议以60 m为分界线调整爆破方案。为兼顾施工效率和爆破减振,利用数值模拟对掏槽型式与台阶法施工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掏槽型式与仰拱开挖对控制点的影响具有区段性,采取斜眼掏槽型式、及时开挖仰拱、增大台阶长度和台阶高度分别能够减小控制点振速峰值0.071 cm/s、0.039 cm/s、0.097 cm/s、0.065 cm/s。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最终提出三区段小导洞先行爆破施工方案和相关辅助减震措施,有效控制了隧道爆破对古迹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隧道施工全断面开挖的各种钻爆方式、掏槽方式、爆破参数、合理布置炮眼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实用的施工数据。采用楔形掏槽与台架相配合,形成了大楔形掏槽台架开挖模式,使施工进度及经济价值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钻爆法隧道掘进中掏槽孔爆破对地表的影响,建立了隧道工程中掏槽孔爆破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的预测方法。首先,从弹性半无限介质中球形药包爆破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理论解出发,根据实际介质的地表振动特性构造出一个适用于实际介质且更加简洁的球形药包地表振动波形函数,并用实测数据验证构造函数的正确性;然后,将隧道掘进中掏槽孔的爆破简化为单孔柱状药包的爆破来分析掏槽孔爆破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再利用球形药包叠加法得到简化后的单孔柱状药包爆破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函数,从而得出掏槽孔爆破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并讨论了不同围岩等级对隧道掏槽孔引起的地表振动波形的影响;最后以大坪山隧道为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上述预测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鸭江隧道小净距段爆破掘进施工为背景,采用现场振动监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并行小净距隧道后续洞上台阶采用楔形掏槽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分析了掏槽孔与掌子面之间的布置角度对振动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先行洞迎爆侧边墙上的最大振动速度出现在后续洞爆破掌子面的侧后方;掏槽孔的布置角度越大则振动强度的极值越大,极值出现的位置也越靠近爆破掌子面。可以通过减小掏槽孔的布置角度来实现降低隧道掘进爆破振动强度的作用,此外在施工现场布置振动监测点时应考虑掏槽孔布置角度的影响,掏槽孔的布置角度越大则振动监测重点区域与爆破掌子面间的距离越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纳溪至成都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泸州长江隧道穿越泥岩和砂质泥岩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输气管道隧道断面小、斜巷坡度大、风险高和建设工期紧的特点,着重开展了小断面水底输气管道隧道的设计与快速施工技术研究.针对泸州长江隧道的结构设计特点和围岩地质状况,研究和采用了"明暗结合,超前探水,控制爆破,喷锚衬砌"的施工总原...  相似文献   

14.
地下洞室断面形状的优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地下洞室断面形状的优化计算方法和应用,以隧洞断面的特征尺寸为设计变量,围岩破坏区总面积为目标函数,工程要求的过流量断面面积为约束条件。用序列无约束极小化方法(SUMT)求解非线性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对拟建工程的隧洞进行了优化分析。成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郭辉 《山西建筑》2011,37(4):186-187
以深圳地铁某区间隧道工程为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隧道二衬结构进行了简单的力学分析,进而了解了地铁隧道复合式衬砌四心圆断面形式的基本受力特征,对类似隧道设计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隧道断面自动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选祥 《山西建筑》2002,28(10):131-132
提出了隧道工程徕卡全站仪断面测量技术,介绍了该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重点阐述了测量步骤和方法,通过应用范围和优越性的概述,进一步说明了该技术可加快进度,减轻劳动强度,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7.
在爆炸挤淤筑堤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对于这种处于深厚淤泥、断面形状复杂的爆炸挤淤填石堤坝沉降计算的研究却进行的很少.本文以福州港可门作业区4#、5#泊位围堤工程为背景,利用PLAXIS有限元程序进行了沉降量计算,并与传统的沉降计算方法和工程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计算深厚淤泥爆炸挤淤填石堤坝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 ,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将成为高等级公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设计、施工与围岩稳定性、动态施工过程、仿真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边苏成 《山西建筑》2007,33(9):327-32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地表注浆与洞内超前小导管注浆联合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案,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施工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从而保证了隧道施工顺利地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20.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work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on critical velocity for smoke control in longitudinally ventilated tunnel fi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small fires, the critical velocity decreases with both the increasing tunnel height and tunnel width. For large fires, the critical veloc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tunnel height but is independent of tunnel width. Different calculation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a focus on effect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A new correlation i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tunnel width based on the previous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