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量的变化及对疾病过程的影响,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219例各类肝病患者做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并以50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显示:所有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慢迁肝,肝硬化和丙肝组与慢活肝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量明显低于慢活肝组(P<0.01);而慢迁肝,肝硬化和丙肝组之间肿瘤坏死因子量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73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体重指数。结果肝硬化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能作为肝功能的评价指标;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6例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显示: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两组之间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当肝细胞损伤明显、AlT高于正常时,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可反映慢性肝病的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有用氧化酶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23例肝硬化患者(A组)、21例健康人(B组)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TNF-α值,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A组FINS、TNF-α水平较B组显著增高,而ISI较B组显著降低。相关分析发现,TNF-α与ISI呈显著负相关,而与FINS呈显著正相关。肝硬化患者TNF-α水平增高,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紊乱的 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意义张炳勇,刘占举,伍学强,李振峰,张善亮,张文武本文作者检测了肝硬化患者血浆及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旨在探讨其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时...  相似文献   

6.
同特异性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了3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和10名健康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水平。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两种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P75)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0.005,<0.01)。这些结果提示循环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的水平与肝硬化和疾病的进展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OSAHS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血清水平和经过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组20例、重叠综合症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均经1个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一个月,然后复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显著地降低了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但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比较无论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患者中明显升高,经过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下降。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无论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背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多伴有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是造成和(或)加重肝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在大鼠实验性肝硬化腹水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血清内毒素血症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Cl4方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以鲎试剂偶氮显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n=10)、肝硬化组(n=15)和肝硬化伴腹水组(n=18)大鼠腹主动脉血中内毒素、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硬化伴腹水组大鼠血清内毒素、TNF-α和NO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肝硬化组和肝硬化伴腹水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血清TNF-α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肝硬化伴腹水组大鼠的腹水量与血清TNF-α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内毒素血症逐渐加重有关,内毒素增加诱导了TNF-α和NO的过度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放免法(RIA)测定55例肝硬化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血清瘦素和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肝硬化组血清TNF-α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免法测定了65例慢迁肝(CPH)、慢活肝(CAH)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及Ⅲ巨型前胶原(PCⅢ)的含全。结果表明:各组肝病患者的上述三项指标均高于正常人,TNFα含量以CAH最高,LC次之,HA和PCⅢ含量随肝病进展逐渐增高。血清TNFα与HA、PCⅢ含量变化在CAH患者中呈正相关(P<0.05),在LC患者中无相关性(P>0.05)。提示TNFα可能对肝纤维化活动期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瑞玲  韩大正 《山东医药》2006,46(26):58-58
检测183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PS)水平。检测结果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性腹水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认为测定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α、LPS有助于鉴别渗出性腹水和漏出性腹水;有助于鉴别自发性腹膜炎是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Ⅳ型胶原在慢性肝病上的诊断价值并与血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比较。方法:用放免法(RIA)测定114例各种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蛋白和透明质酸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含量升高极显著(P〈0.01),层粘蛋白和透明质酸含量亦显著升高(P〈0.05)。与慢性肝炎、肝硬化比较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含量升高明显(P〈0.0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37例慢性肝炎,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a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伤寒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沈燕关磊晶熊金凤王成勇本试验动态观察了伤寒患者不同病期中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二者在伤寒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检测3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IL-8、TNF-α的含量及动态活性变化。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血清和腹水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者及对照组,未合并SBP者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合并SBP者经抗感染治疗后两参数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后1周开始下降,4周后与未合并SBP者水平相当。合并SBP者发生肾功能损害时,血清和腹水中的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肾功能损害者。结论:检测血清和腹水中的IL-8、TNF-α水平有助于判定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BP经抗感染治疗后的疗效;腹水感染程度可以用腹水中IL-8、TNF-α的水平来反映;高水平IL-8、TNF-α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BP者发生肾功能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肿瘤坏死因子单抗(mAb-TNF)及肝细胞生长多肽(HPN)的抗肝坏死效果,我们使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联合诱导建立了鸭急性肝坏死模型。实验结果显示:mAb-TNF组及HPN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肝坏死程度也明显减轻(P<0.01)。此外,实验发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水平的高低与其急性肝坏死程度成正相关关系(r’s=0.9027,P<0.01)。因此认为,HPN是一种阻止实验性急性肝坏死的活性多肽,它的早期使用可抑制机体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两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周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的浓度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对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钙素、尿骨胶原交联水平及骨密度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相关骨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免法测定5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血清总胆红质(BIL)及转氨酶(ALT)呈正相关(P<0.01,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各级组血清TNF-α含量依次递增,且各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TNF-α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1),且易发生肝─肾综合征(P<0.05)。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静  邱德凯  李恩灵  沈冠凤 《胃肠病学》2007,12(11):658-661
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目的:观察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予常规保肝治疗和口服微生态制剂4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oll样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和CD4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后CD3和CD4亚群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生态制剂治疗后CD14表达显著降低(P〈0.01),TLR4表达也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肝硬化患者血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慢性炎症状态,微生态制剂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乱。因此可将其作为一种慢性肝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