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有机胺、有机酸和第三单体合成了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考察HLB值、胺值、酸值和黏度对乳化剂在高温下乳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了合成条件。评价了合成乳化剂在高温下不同油水比基液的乳化能力,并与现有抗高温乳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10℃下,不同油水比基液的乳化率为100%,油水比7∶3时,破乳电压为651 V,流变性能好且乳液稳定;高温老化48 h后,钻井液性能无变化,乳化性能优于现有抗高温乳化剂,说明合成乳化剂配制的乳状液及乳化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2,6-二氨基吡啶、有机胺、有机酸合成了油基钻井液用固体粉状乳化剂,该乳化剂熔点为120℃,HLB值为1.7,为玻璃态固体,易于粉碎。通过红外光谱对该乳化剂分子结构进行表征,从—CONH2吸收峰看出,合成过程中发生了酰胺化反应。对乳化剂在不同油水比钻井液中的乳化能力和柴油基、白油基钻井液配制效果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乳化剂的加量为3%时,其在不同油水比钻井液中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当油水比为7∶3时,乳液破乳电压大于600 V,乳化率为100%;抗温达180℃,钻井液破乳电压为625 V,提高黏度和切力效果好,动塑比在0.30 Pa/m Pa·s以上;热稳定性好,在150℃下连续老化48 h,流变性基本无变化,破乳电压大于700 V,表明该固体粉状乳化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和抗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原油乳化剂YR-1,并进行了性能评价。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乳化剂可使混油后的钻井液表观黏度降低25%以上,抗盐能力强,降低钻井液滤失量,增强抑制性,有利于钻井液流变性控制,减小深井、小井眼井钻井液循环压耗。  相似文献   

4.
合成基钻井液在深水钻井中应用非常普遍.针对线性α-烯烃基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油水比、有机土加量等因素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了一种合成基钻井液配方,即:油水乳状液+3%有机土+4%乳化剂E+0.5%润湿剂+3%降滤失剂,水相的体积分数不超过30%.对比分析了线性α-烯烃、白油和气制油基油包水钻井液性能,结果表明,线性α-烯烃合成基钻井液具有更好的低温流动性,更适宜于深水钻井.  相似文献   

5.
绥中36-1稠油50℃与3℃的黏度分别为1251.5与417518.1 mPa·s,在3~60℃范围内表现为牛顿流体,20℃密度为0.953 g/cm3,属重质普通稠油。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JN-01作为乳化剂,制备了不同乳化剂加量(0.3%~0.7%)及油水比(8:2~6:4)的稠油O/W型乳状液。采用恒温静置、流变测量和微观影像分析方法,研究了乳化剂加量及油水比对该乳状液低温(3℃)静态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W型乳状液3℃的静态稳定性随乳化剂加量的增大而明显提高;油水比6:4和7:3乳状液的分水率随静置时间延长而增大;油水比8:2的乳状液在制备完成后即发生油水两相分离,稳定性较差。在动态剪切2.0 h后,O/W型乳状液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聚集与聚并,油水比越高或乳化剂加量越低,聚集与聚并现象越显著。乳化剂加量0.5%、油水体积比6:4时,在动态剪切2.0 h内,O/W型乳状液表现为牛顿流体,3℃下的黏度小于50 mPa·s;乳化剂加量0.7%、油水比7:3的O/W型乳状液3℃下的黏度小于100 mPa·s,具有良好的低温静、动态稳定性,对管道低温采输及停产停输再启动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委内瑞拉稠油水包油乳化降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委内瑞拉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制备委内瑞拉稠油水包油(O/W)体系,以体系的表观黏度为主要评价手段,考察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稠油O/W体系的初始乳化性能;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含量、体系中油与水体积比(简称油水比)及搅拌转速对体系乳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界面黏性及乳化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0.08%、油水比7:3、搅拌转速3500~5000 r/min的条件下得到的体系的初始表观黏度较低,且初始乳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提高乳化剂的抗温能力是目前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和复配,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白油的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其中的主乳化剂由多元醇酯类与长链烷基脂肪酸类等3种表面活性剂组成,辅乳化剂由2种脂肪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组成,主、辅乳化剂的复配比例为4∶1.通过电稳定性评价法、乳化率评价法、离心评价法、高温老化实验以及显微镜技术,系统考察了该乳化剂的性能及其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由该乳化剂配制的乳状液,在60/40~90/10的油水比范围内、在120~220℃的温度范围内,破乳电压值高(>850V),乳化率高(>87.0%),析液量低(<1.0 mL),而且乳状液液滴尺寸分布均匀.以该乳化剂为基础配制的抗高温白油基钻井液,在150~220℃范围内具有流变性良好、破乳电压值高、滤失量低、高温老化前后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乳化稠油堵水技术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河油田为例,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使用非离子与阴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且添加固体粉末提高乳状液黏度和稳定性,筛选出最佳乳化体系:3%CI-18+1%C22SC+4%沥青粉。结果表明,该乳化体系配制的W/O乳状液具有黏度高、耐温抗盐能力强且热稳定性高。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该乳化稠油堵剂具有较好的堵水性能和耐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9.
SN—1固体乳化剂的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静置沉降和乳滴聚结实验研究了SN—1对不同油水体系的乳化稳定作用,并探讨了SN—1对乳状液稳定作用的机理,介绍了SN—1在水包油型、油包水型乳化钻井液和油包水解卡液中作为主、辅乳化剂的现场应用情况。结果表明,SN—1是一种乳化能力较强的固体乳化剂,用于钻井液中可显著提高乳化钻井液的稳定性,增强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和降滤失性能,防止粘卡等复杂事故发生,此外,SN—1还具有用量少,运输、存放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钻井液。  相似文献   

10.
室内研制了一种配制W/O型乳化压裂液所需的乳化剂,并讨论了乳化剂加量、油水比、搅拌强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温度(90℃、120℃和130℃)条件下油包水乳化压裂液配方,并对乳化压裂液配方进行耐温耐剪切性能、流变参数、滤失性能及地层伤害性进行了工程评价。实验证明该配方的流变性能满足压裂液对液体的要求,滤失量较小,针对南堡油田东一段储层岩心,与水基压裂液相比,可降低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率达20%以上。在130℃条件下,170 s-1的剪切速率下,剪切120min后,表观黏度为88mPa·s,可满足中、高温深井、水敏性储层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高温井的情况,从油基钻井液、合成基钻井液及水基钻井液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发展方向。国外早期超高温钻井液以水基钻井液为主,近年来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应用越来越多,尽管钻遇的井底温度已经超过300 ℃,但钻井液最高密度没有超过2.40 kg/L。国内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以水基钻井液为主,与国外相比,尽管应用的温度没有国外高,但钻井液密度高,已经突破2.50 kg/L。相对而言,国外在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方面更注重高性能专用产品的开发,而国内尽管在超高温钻井液处理剂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形成系列产品,大部分研究局限在实验室,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多在传统处理剂基础上,或采用国外产品形成,钻井液的综合性能还不能满足现场需要。国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已经成熟,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改善钻井液的环境可接受性。我国应在专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形成配套的钻井液体系,并围绕环保、高效、经济的目标进行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水基微泡沫钻井液的室内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微泡沫在水溶液中的具体结构及微泡沫钻井液分散细、稳定性好的原因。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了水基微泡沫聚合物钻井液的配方,并对其密度、流变性、稳定性和滤失性等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总结出压力、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优选配方所配制的微泡沫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稳定、密度低(循环当量密度维持在0.93~1.04kg/L),具有保护储层的功能,不需要增加钻井设备,能满足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包油钻井液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解放128井是塔里木油田的一口超深水平评价井,自钻至井深5280.95m发生井漏后,共发生11次严重井漏,边漏边钻至井深5492.33m下入套管。针对如此复杂情况,决定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以保证300m水平段的钻进任务。针对当时井下钻井液密度为1.12g/cm^2时井涌和井漏同时存在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密度为0.95-0.98g/cm^3的水包油乳化钻井液进行水平段欠平衡钻井。室内对水包油钻井液体系的油水比、乳化剂与增粘剂的种类与用量以及降滤失剂和流变性调节剂的种类与用量进行了优选,并优选出油水比分别为4:6、5:5和6:4的水包柴油钻进液配方和油水比为4:6的水包原油钻井液配方。该低固相水包油钻井液具有密度低、润滑性好、滤失量低、稳定性好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抗温、抗污染能力,配制简单,密度和流变性易于控制。在解放128井水平段采用低密度水包油钻井液进行欠平衡钻井,取得成功,该共获高产油气流。  相似文献   

14.
段力军 《石油机械》1996,24(6):54-58
LZCQ/3离心式真空除气器是用来除去气侵钻井液中直径小于0.8mm的小气泡的除气设备。它采用水平离心力场和负压双重作用原理来达到除气目的,其处理量为3m3/min,除气效率为95%~99%,可有效地除去侵入钻井液中的气体,避免因气侵造成的井涌、井喷和盲目加重钻井液而引起的井漏等恶性事故。这种除气器具有安装、操作、维护保养方便,无故障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可兼作搅拌器用于搅拌罐内钻井液,代替离心泵倒罐。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空心玻璃微珠低密度水基钻井液室内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强度空心玻璃微珠钻井液作为连续介质具有不可压缩性,避免了气体钻井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缺点,其密度可在0.6~1.0kg/L范围内进行调整,适用于低压油藏钻井和欠平衡钻井。室内试验表明,玻璃微珠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流变性、滤失性和润滑性,并有利于保护储层,具有可回收利用及对测井无影响等气基钻井流体所不具备的优点,虽然微珠本身成本较高,但由于不需要特殊增压设备,相比空气钻井可以降低设备成本,操作更加安全,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物理特性、配伍性、流变性调整、储层损害评价以及现场应用等方面对该钻井液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深部的油气藏,在钻进事需要使用性能更为优良的加重钻进液。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Oily waste drilling fluid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types, oil based and oil mixed; each i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list of hazardous waste because they contain oil, heavy metals, organic matter, and other pollutants. At present, waste drilling fluid is usually stored centrally or tightly closed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way, the pollutants are only sealed and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ut not completely eliminated and pose the risk of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re-injection into a formation or a landfill cannot recover the mineral oil and recycle the wast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echnology of utilizing waste oily drilling fluid based on many tests and treatment options screening. The technology is chemical reaction-enhanced separation and hazard-free treatment. The obtained cleaner and the hazard-free treatment agent are added in the waste oily drilling fluid to recover the useful oil and make the remaining sludge less hazardous. The processed waste can be utilized to build cofferdam in the well site. The oil recovery ratio can be up to 85%.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moderate after addition of a hazard-free treatment agent. The product neither hardens soil nor affects the growth of plants; the oi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heavy metals,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are lower than the second-level criterion in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Emission Standard (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8.
三相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三相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情况。优选出的基液配方、起泡剂和稳泡剂能保证建立性能优良的微泡沫体系,新疆油田C2854井的应用表明该体系配制简单、可循环使用、维护方便、易于转化、成本较低,钻井液性能能够满足钻井工艺的要求,保证安全快速钻井。该体系可用于欠平衡钻井和近平衡钻井,也为解决低压易漏地层的井漏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现场钻井液应用情况,分析归纳出了二开及三开井液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二开井段的严重阻卡及三开井段的井径扩大,并系统地提出了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国外综合自控钻井液系统的应用实践证明了钻井液制备工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改善HSE、提高钻井液配置及维护的效率、改善钻井液的质量。阐述了钻井液自动加料及混合技术的起源、发展、到现有成熟产品的工艺布局的变化。分析了国内外钻井液制备工艺自动化的技术现状及特点。结合我国目前油田现场的钻井液制备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今后钻井液制备工艺自动化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钻井液制备工艺的自动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