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混凝土》2016,(1)
研究了大理石粉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流动性、强度和干缩的影响。研究得出,大理石粉增加了水泥胶砂的流动性,大理石粉掺量越大其流动度越大。水泥胶砂1 d和3 d抗折和抗压强度随大理石粉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大理石粉掺量为5%其抗折和抗压强度最大;水泥胶砂7、28、56 d抗折和抗压强度随大理石粉掺量增加而减小。水泥胶砂干缩随大理石粉掺量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大理石粉掺量为20%时其干缩最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以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考察了石粉含量对胶凝材料水化性能及混凝土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石粉含量不仅降低了胶凝材料体系的最大放热速率,且延迟了最大放热速率出现的时间;混凝土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随石粉含量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石粉含量为10%时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达最大值,在石粉含量为3%-13%的范围内范围内,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均优于河砂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石粉、硅灰、石粉硅灰复掺对水泥胶砂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活性较低,掺量控制在5%以下对胶砂强度影响不大;硅灰降低胶砂流动性,但能显著提高其后期强度,硅灰的最佳掺量为10%;石粉与硅灰复掺对胶砂流动性与强度存在互补作用,石粉能够提高胶砂流动性,硅灰能改善胶砂后期强度不足的问题,石粉最佳掺量为15%,硅灰最佳掺量为8%。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煤矸石机制砂对低强度等级C2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调控煤矸石机制砂掺量和水灰比浇筑混凝土试块,开展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灰比下,随煤矸石机制砂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强后降低;相同取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相较于煤矸石机制砂取代率,水灰比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更大。取代率不超过30%时,对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利,水灰比为0.55、取代率为25%时,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珠掺量(0、4%、8%、12%、16%)对高石粉含量机制砂C60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微珠能改善高石粉含量机制砂C60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1 h坍落度损失和倒筒排空时间,提高力学和耐久性能;当微珠掺量为8%~12%时,高石粉含量机制砂C60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SAC)掺量对硅酸盐水泥基无砂自流平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以及减水剂掺量和SAC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无砂自流平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硅酸盐水泥基自流平材料,当SAC掺量由0增加到20%时,初始流动度基本保持稳定,30 min流动度持续降低,1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先降低后有所提高,3、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总体上不断降低;对于硫铝酸盐水泥基自流平材料,30 min流动度均为0,随着减水剂掺量从0.225%增加到0.300%,初始流动度先显著提高,后趋于稳定,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变化不大;当SAC掺量从200 g增加到280 g时,初始流动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机制砂中通常含有粒径小于0.075 mm的石粉,这也是机制砂区别与天然河砂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试验探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体积收缩变形、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及抗冻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流动性能降低,工作性能变差。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收缩变形先增大后降低,应考虑石粉掺入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出现的不利影响。石粉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混凝土弹性模量出现下降。掺加适量的石粉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石粉的掺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较小,可忽略石粉含量变化对混凝土抗冻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粉煤灰(F)、矿渣粉(Sl)、硅灰(Si)和石灰石粉(L)复合组成5种复合矿物掺合料,研究了复合掺合料的组成和掺量对水泥胶砂流动度、长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粉煤灰和石灰石粉的FSlL和FL复合掺合料流动性较好,流动度比达到110%以上;掺硅灰的FSlSi和SlSiL复合掺合料流动性较差,流动度比在80%左右;5种复合掺合料在30%、40%、50%掺量下,胶砂试件720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纯水泥试件的110%~120%;FSlSi、FSl和FL复合掺合料随着掺量的提高,长龄期胶砂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发展趋势与抗压强度相同;SlL和SlSiL复合掺合料随着掺量的提高,长龄期胶砂抗压和抗折强度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肯塔堡试验和表面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0~60%)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和耐磨性的影响,并对混凝土强度与耐磨性参数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逐渐降低,但抗折强度随养护龄期延长的增长速率逐渐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之间具有幂函数关系。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机制砂混凝土所有试验龄期的肯塔堡质量损失率、表面磨损质量损失率以及质量损失率增长率均呈增大趋势发展。粉煤灰取代水泥降低了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建立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耐磨性的对数线性模型,给出了肯塔堡质量损失率与表面磨损质量损失率的经验计算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粒径、掺量的石灰石粉对水泥胶砂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石灰石粉掺量对清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比优选了清水混凝土施工脱模剂和模板。结果表明:水泥胶砂早期强度受石灰石粉细度和掺量的影响较大,在相同掺量时,粒径小的石灰石粉制备的胶砂流动性小、抗压、抗折强度大;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则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清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最优;水性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优于油性脱模剂和模板漆,不锈钢模板的脱模效果优于普通钢模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材料学原理、正交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理念,突破国标、行标对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石粉含量的限值,配制C60高石粉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60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可高达9%,与同条件的河砂混凝土相比,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电通量、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抗裂性能、抗冻性能均较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未经除粉的高含粉石灰石机制砂在C60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石粉含量、MB值增加会降低C60混凝土流动性,石粉含量15%以内、MB值1.0以内可通过增加减水剂掺量和减小砂率保持流动性基本不变;石粉含量15%以内对C60混凝土7天强度有利、28天强度无影响;MB值增大,C60混凝土7天强度降低,MB值1.0以内,28天强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肯尼亚火成岩机制砂从胶凝材料优化、粉煤灰掺量、砂率和石粉含量等几个角度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特别是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幅度较为明显;混凝土电通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电通量降低幅度有所减缓;砂率对混凝土坍落度和电通量的影响较小,随着砂率的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降低;随着机制砂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均在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混凝土电通量有所降低,在石粉含量7%以上时,其对混凝土电通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用橡胶粉以20%的比例等体积替换C40混凝土中的砂,制成橡胶混凝土,并添加不同种类的纤维对其进行改性。试验表明,橡胶粉与水泥结合状况较好,橡胶混凝土具有低自重、低弹模,较好的延性及抗裂性能等优点,但强度及流动性降低明显。纤维的掺入能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不降低其延性及抗裂性能。纤维对橡胶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改善效果优于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钢纤维是改善效果最明显的单掺纤维,塑钢纤维与水泥缺乏足够的黏结力而改善效果不佳。纤维混杂后,在一定范围的掺量呈现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粉问题,从矿物掺合料对比、石粉掺量、石粉细度、水胶比和复合掺合料的角度,研究了火成岩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火成岩石粉混凝土与掺加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相比,各龄期强度最低,3d~7d龄期强度发展和粉煤灰混凝土相当,后期强度发展较为缓慢,与粉煤灰和矿粉混凝土相差较多;火成岩石粉掺量在20%以内时,对混凝土28d前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建议工程中单掺火成岩石粉的掺量控制在胶凝材料的20%以内;火成岩石粉细度越细,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越高,但是抗压强度提高幅度并不明显;火成岩石粉混凝土随着水胶比的降低抗压强度增大,可以配制一般工程所需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火成岩石粉与矿粉复合比和与粉煤灰复合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贡献高,火成岩石粉与矿粉、粉煤灰6∶2∶2三元复合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水胶比、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及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和钢纤维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净浆流动度试验和UHPC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水胶比和增加粉煤灰掺量可以改善浆体的流动性,但会降低UHPC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增加矿渣粉掺量可以在改善浆体流动性的同时,提高UHPC后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浆体的流动性不断降低,而UHPC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硅灰掺量为25%时,UHPC的强度达到峰值,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3.7%和32.0%;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会提高UHPC强度,当掺入2%的钢纤维时,UHPC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9.7%和59.1%。综合考虑,建议硅灰掺量在20%~30%之内为宜,矿渣粉掺量不超过30%,粉煤灰掺量不超过20%,钢纤维掺量宜取2%。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花岗岩石粉的粒度特征和活性,研究了石粉作为胶凝材料外掺和作为细骨料取代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的平均粒径为55.82μm,介于粉体和细骨料之间。石粉没有胶凝活性,活性指数低于粉煤灰。石粉作为胶凝材料外掺时,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略有提高,最佳掺量为10%,此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0mm,28d强度比对照组高2.2MPa。石粉取代砂时,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略有下降,最佳掺量为5%,此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200mm,28d强度比对照组低2.6MPa。总体而言,石粉取代量超过10%后,混凝土的坍落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人工砂中掺入不同含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石粉含量对C35混凝土坍落度、28d抗压强度、28d抗折强度、干缩性能、抗冻性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表明石粉可替代部分人工砂用于制备混凝土,石粉掺量在10%时,混凝土各项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及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能;矿渣由于其颗粒强度低、耐磨性能差,矿渣粉的掺入使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下降;粉煤灰与矿渣粉复掺时,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也能得到改善。当石粉含量在10%以内时,随石粉含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磨损量显著降低,但当石粉含量高于10%时,机制砂混凝土的磨损量又略有提高,适量的石粉掺量能够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机制砂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量的石粉,而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尚没有一个定论。研究了7种石粉含量对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拉、压强度的影响,并借助SEM和XRD等测试分析技术从原材料和不同石粉掺量混凝土微细观结构演化特征入手,探究了石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机理。分析得出,在含量适当范围内,石粉具有填充、形态、吸水、晶核和活性等效应,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且中低强度泵送机制砂混凝土其最佳石粉掺量范围为2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