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进行检测计数。结果200例肿瘤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其中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细胞转移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较无淋巴细胞转移组明显下降,CD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化疗后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D8均值变化不大(P〉0.05)。结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情发展、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可明显抑制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住院手术、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接受 CEF 化疗方案的同时,接受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行 CEF 化疗。化疗4个周期后,对比2组疗效、毒副反应、T 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情况。结果2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 CD3+、CD4+、CD8+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 >0.05),对照组治疗后 CD3+及 CD4+水平明显下降、CD8+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辅助应用康艾注射液,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基础上减轻毒副反应,维持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分析化疗前后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化疗后CD3+CD8+与CD4+CD25+细胞百分比上升明显, CD19+与HLA-DR +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化疗≤4周的患者CD3+和CD3+CD8+及CD45RO +以及CD4+CD45 RO+细胞百分比上升明显,化疗5周~8周的患者HLA-DR +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化疗≥9周的患者CD29+细胞百分比上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明显,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产生抑制,化疗≤4周的可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孔炯 《中外医疗》2014,(24):74-75
目的研究分析FOLFOX方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细胞数的影响。方法择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63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治疗,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化疗前、化疗后1周、2周、4周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活性情况,并且结合临床分期对亚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6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健康者不需治疗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3+以及CD4+/CD8+、NK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CD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与不同病理分期有所联系,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相比III、IV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方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获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对机体免疫力产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6例完全缓解者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水平回升,接近正常人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监测以及疗效、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5例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5.36±11.19)%和(32.03±8.57)%,CD4+/CD8+的比值(1.05±0.28)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笔者发现患者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程度越差,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比例越低、CD4+/CD8+的比值越低,而CD4+CD25+细胞的比例越高(P〈0.05)。治疗有效的患者CD3+和CD4+细胞的比例、CD4+/CD8+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无效组,而CD4+CD25+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检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化疗前后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4+)、T抑制淋巴细胞(CD8+)、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及对照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CD3+、CD4+、CD4+/CD8+比例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和胃癌患者化疗后CD3+、CD4+百分比较化疗前均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化疗后CD3+百分比较化疗前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免疫动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中药组、中药全程配合化疗组及单纯化疗组3组,21天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查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并评估患者体力状况、体重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中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患者NK细胞、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化疗组患者NK细胞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但CD4+/CD8+则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3组对比,NK细胞、CD4+/CD8+治疗前后中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卡氏评分及体重均较治疗前增加,而化疗组则均呈下降趋势;临床症状积分提示3组均呈下降趋势,但应用中药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并且应用中药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及消化道反应明显轻于化疗组。结论:健脾消癥中药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谭隆旺  贺斌  孙寒  成友华  郑霞 《西部医学》2011,23(11):2120-212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肺癌患者,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2周、4周,采用碱性磷酶抗碱性磷酶(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CD8+细胞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BAI治疗后2周T细胞亚群、NK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4周CD3+细胞、CD4+细胞、CD1+/CD8+比值、NK细胞升高,CD8+细胞下降(P〈0.01)。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下,BAI治疗后4周有可能使肺癌患者免疫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临床上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癌患者的BAI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接受BAI治疗的患者间隔4周后进行第二次治疗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CD3+、CD3+CD4+T辅助细胞及NK(CD16+CD56+)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根据乳腺癌化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3+CD4+、NK细胞的比较,知晓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招募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受试人员之间,新辅助化疗前后,CD3+、CD3+CD4+T辅助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 (1)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CD3+、CD3+CD4+、CD16+CD56+细胞绝对数量相比较于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由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其外周血CD3+、CD3+CD4+、NK细胞绝对计数较化疗前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3+、CD3+CD4+、NK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乳腺癌疾病密切相关;经过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乳癌患者外周血内的CD3+、CD3+CD4+、NK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减少,这提示新辅助化疗的用药可能使患者有细胞免疫、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肿瘤原位免疫与机体整体免疫状况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直肠癌患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3、7 d外周静脉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和CD4+/CD8+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手术标本中的肿瘤、癌旁和正常肠壁组织中CD3+、CD8+T细胞浸润情况;分析肿瘤原位免疫与外周血T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探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免疫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亚群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CD8+T细胞亚群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基本稳定。CD3+、CD4+T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在术后3 d时均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7 d时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直肠癌组织内CD3+、CD8+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均P〈0.05)。肿瘤组织中CD3+、CD8+细胞浸润比例与患者术前和术后7 d外周血CD3+、CD8+T细胞亚群水平成正相关(P〈0.05)。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的患者间CD3+、CD8+细胞浸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内的CD3+和CD8+T淋巴细胞有免疫监视、控制微小转移灶和术后残留肿瘤的发展、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状况可间接评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毛敏  郎涛  王晓敏  聂玉玲 《医学综述》2011,17(19):3018-3020
目的观察并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及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6个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健康志愿者40例、初治患者26例及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患者16例6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淋巴细胞明显降低,而NK细胞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CD19+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够迅速有效地抑制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恶性克隆增殖,在短期内,对机体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不大,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仅6个月,有待于继续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和功能状态评分间的关系。方法60例初治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两个周期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作对照,同时对肺癌患者进行功能状态评分。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比例分别为(46.19±8.72)%、(20.57±5.80)%、(17.67±6.5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是(59.76±6.92)%、(35.89±6.97)%、(21.5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比例为(28.51±8.21)%,高于正常对照组[(20.9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细胞比例为(7.54±4.29)%,与正常组[(9.52±4.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两药含铂方案化疗两个周期后,肺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比例分别为(57.96±8.33)%、(33.29±6.90)%、(21.48±5.78)%,较化疗前有增多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比例为(21.64±5.10)%,较化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功能状态评分化疗前平均为1.48±0.60,化疗后平均为1.45±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普遍降低,化疗在短期内有可能使肺癌患者免疫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可作为疗效评估和全身功能状态评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L-2+IL-15共同刺激CIK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医院普外1科治疗的110例结直肠患者,55例CIK联合化疗组,55例行单纯化疗组,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IL-2+IL-15刺激的CIK细胞较单纯IL-2刺激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和较快的增殖效率;CIK联合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CD16+CD56+、NKp46、NKG2D、CD11b、CD27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下降;联合免疫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治疗后Kamofsky评分总提高率分别为87.3%与6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IL-15刺激CIK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总体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无进展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方法分别采集3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液各10ml,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4+CD24-/low细胞含量,比较⑴健康志愿者与乳腺癌患者CD44+CD24-/low细胞数量的差异;⑵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CD44+CD24-/low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⑴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为0~21个/105,中位数为13个/105;⑵30例初治乳腺患者化疗前、后,其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和中位数,分别为5~35个/105和21个/105、2~48个/105和33个/105;⑶健康志愿者与乳腺癌患者,以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数量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志愿者;⑵化疗药物可使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升高;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比例可能会成为一项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均辅以放疗和化疗,对照组单纯辅以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观察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外周血CD3+、CD4+百分数和CD4+/CD8+比值及不良反应构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且患者可耐受,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RFA)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56例肝癌患者RFA治疗前和治疗后1、4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RFA治疗前比较,RFA治疗后1、4周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治疗后4周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后1周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后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强,且治疗后1、4周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相当。  相似文献   

18.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进行术后化疗的同时,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组静脉点滴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用该药;两组术后1周进行CAF方案化疗,每21d为1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化疗前1d及化疗1周后取外周血测定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中,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3.3±1.7)×10^9·L^-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8.1±2.7)%;而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组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1±2.5)×10^9·L^-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18.6±2.9)%,高于对照组(P〈0.001)。在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组中,CD4及CD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38.6±2.2)%和(42.4±1.7)%,对照组分别为(30.4±1.5)%和(25.4±1.5)%,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改善肝功能、升高血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晚期胃癌患者铂类化疗前后外周血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胃癌患者铂类继发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通过膜过滤分离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用抗体和核酸染料染色细胞核后进行激光扫描细胞计数仪分析,筛选出DAPI+CK8+CD45-CTC阳性的患者,然后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此类胃癌患者含铂方案化疗前后其外周血中ERCC1mRNA的表达。同时对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的此类患者按照RECIST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ERCC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162例患者中有108例经激光扫描细胞计数仪筛选出DAPI+CK8+CD45-CTC,检出率为66.67%。(2)108例患者含铂方案化疗后外周血中ERCC1mRNA表达阳性率为70.30%。(3)108例患者化疗前ERCC1mRNA平均表达水平为(31.71±14.77)%,化疗后升高为(47.45±14.67)%,化疗后显著高于化疗前(P〈0.01)。(4)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ERCC1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有效组化疗前后ERCC1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ERCC1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膜滤过联合激光扫描细胞计数仪可有效检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且特异性高;含铂方案化疗后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RCC1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铂类化疗后肿瘤细胞可能产生了继发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