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简化汽车车身线束、提高电控单元信息利用率和实现共享传输大批量数据信息,本文采用现场总线中CAN总线技术和ARM7内核的微处理器设计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的控制模块、CAN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分析;同时给出了带ARM7内核的控制实例.通过实践证明,设计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元空间小、实效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符合汽车网络技术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汽车生产批量小,生产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设计了一套中央网络控制与分布式现场总线网络以及车身信息识别控制相结合的汽车厂柔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汽车车身油漆涂装生产过程中电泳、喷漆、烘干、空调送风等12个工艺过程和车身信息识别的自动控制。针对电泳和烘干过程中的高电压、高温度特点,采用一种耐温达240℃的无线标签,实现了识别系统中车身信息的可靠传递。该套控制系统自投产以来,运行效果良好,对各工艺参数控制精度高,完全满足汽车柔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汽车仪表压针轴机,是将指针压制在汽车组合仪表盘上的设备。该文论述了基于PEC的汽车组合仪表压针轴机控制系统。相比使用传统继电器进行人工压针,采用计算机.PLC控制系统,仅一次压针过程,就可完成取针、移位、检测、信号加载、压针及对相关生产信息的保存,为生产过程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仪表上面指针需平稳地转到目标位置、精确地反映车况信息,基于汽车仪表用步进电机6405 R475,提出一套驱动控制系统.介绍了该汽车仪表用步进电机的分步、微步驱动原理,并搭建微步驱动模型.然后具体分析了该汽车仪表用电机不归0对后续控制的影响,并对归0的过程进行了设计.最后对抛物线形S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该S曲线对该汽车仪表电机在转动过程中进行算法规划.通过实验证明,该套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CAN的城市客车信息集成控制系统,为了解决整车控制的实时性与汽车车身网络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量大的矛盾,采用Philips公司的LPC2101作为微控制器兼作网关,构造高低速CAN通信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6.
CAN总线的信道分析与干扰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CAN总线特性和总线信道的分析,利用汽车CAN电子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探究了汽车CAN总线的干扰问题,并且提出了实践证明可行的防干扰措施;同时探讨了CAN总线传输信息的速率、信道容量和节点容量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汽车自动空调的控制系统具有故障自动检测及故障信息存储功能。维修人员可通过特殊的方法,提取空调控制系统自检产生或存储的故障信息(多以代码的方式显示故障部位和原因),供维修时参考。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本田、宝来、帕萨特车系空调故障代码提取方法和故障代码的含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PLC在压力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汽车制造厂生产用的压力机控制系统老化,需要更新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400 PLC作为控制器,以触摸屏为操作终端,工控机作为管理系统,由以太网进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生产线的信息交换.系统各类数据组成数据库,按权限调用.新系统具有功能强、智能化高,实现远程控制和监视,经过半年的生产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采样率EKF软测量在汽车状态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具有许多单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所不具备的优点,在深入研究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和EKF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输入多采样率EKF的软测量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汽车的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纵向车速的估计。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l联合仿真与蒙特卡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利于获取更多的输入量信息,提高状态估计器的性能,比单采样率EKF算法的估计精度高10%~40%。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随着汽车电子设备不断更新,各种用途的传感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汽车上,特别是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更加确定了传感器在汽车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地位。 传感器是一种转换器,它可把物理量、电量和化学量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电信号。在某些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系统的关键部件。如图1所示,如果没有各种传感器,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控制则根本无法实现。另外,汽车上各种仪表指示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系统由汽车轮胎内部的数据采集发射模块和汽车驾驶室内的数据接收显示模块组成,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进行通信,实现对胎压参数变化的实时监测。胎压监测系统采用CC2430作为数据通信模块,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具有低功率、低复杂度、组网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胎压变化造成的交通事故,提高汽车出行的安全性。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具有布设简单、使用灵活、系统稳定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智能取样控制系统构成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多机多层联控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一套基于自动汽车定位技术和智能取样技术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多机多层联控、网络远程视频控制、信息加密技术和随机取样技术,实现随机选择取样方案、智能取样进程、远程网络监控和客户信息保密的功能。系统主控软件采用Delphi开发,完成取样控制与状态显示、视频采集与网络传输以及多机通信的功能。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个信号驱动控制装置和系统,通过感应电路与放大电路,接收手机射频信号,同时也将信号进行放大,进而实现自动调节车载多媒体音量.通过实验发现,该系统能自动降低车载多媒体音量,成功率达98%以上.同时,将该系统在现代汽车上实现.该系统的实现可避免乘车人员因车载多媒体音量过大而漏接电话,保证通话质量,避免驾驶员手动操作音量旋钮,提高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陈伟  唐厚君  沈会 《电气自动化》2012,34(6):74-75,81
为解决轿车安全防盗问题,提出了基于KEELOQ算法的防盗系统设计。KEELOQ滚动编码加密算法是Microchip公司提出的一种高保密安防技术,内含加密和解密算法,其适用于遥控和命令识别等应用场合。采用KEELOQ加密技术,设计了汽车门锁防盗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利用HCS300实现了硬件加密和微处理器PICl6F886实现了软件解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熟悉汽车CAN总线的通信协议和信息内容对于汽车故障维修以及进行汽车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汽车CAN总线数据记录仪,能够实时采集、存储、显示汽车CAN总线数据信息,将信息传输到PC可进一步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和CAN控制器芯片的汽车CAN总线数据记录仪的基本组成,并给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通过应用实例以及其他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人体热舒适性为目标,综合考虑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对某SUV6双蒸发器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在联合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PID调节的汽车空调闭环控制系统,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对风机风速和压缩机开度进行调控。对比PID、模糊PID和PSO模糊PID调节,分析得出:PSO模糊PID控制调节没有超调的缺陷,可以使乘客舱温度更快、更平稳地趋向目标舒适温度,有效降低汽车能耗,满足节能减耗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泊车操作的难度,减少因泊车引发的事故,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运用现代图像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自动泊车系统.介绍了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汽车的位置信息及方向信息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运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自动泊车控制器的过程,以及用单片机MSP430F149及无线收发芯片nRF905搭建无线通信模...  相似文献   

18.
王立群  朱舜  韩笑  何军 《电子测量技术》2017,40(11):226-22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车辆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提出了一种自动小车的验证模型来模拟无人车,并验证了深度Q值网络(deep Q network, DQN)算法对自动小车的控制。该算法使用了强化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在缺乏先验知识的情况下,根据获取的传感器信息训练神经网络,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对车辆的控制,达到躲避障碍物的效果。此外,通过在模拟环境下的实验验证了DQN算法对自动小车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DQN算法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动小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武器测试控制领域,系统设计中仍然在广泛采用CAN总线、485总线等总线控制技术,而单机内部往往采用CPCI总线或PXI总线。基于CAN总线设计的控制系统往往集中在车上或一个测试房间中,无法通过网络扩展实现规模化控制或远程控制。 建立基于LXI总线的大带宽、大容量、自动化的网络化测试控制系统符合系统研制迫切的需求,也是武器实战化设计的必备技术。通过设计网络化测试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测试、远程监控、远程数据记录与分析,可以实现多系统规模化测试与控制,而且不必亲临现场,极大节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