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力吉 《通信世界》2007,(7A):21-21
电信业是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服务性行业,发挥好电信业服务经济社会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电信业正在从传统的电信运营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变。电信行业的战略转型,既是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各行各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信息服务的要求,也是电信业转变自身增长方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建设电信强国的需要。电信监管部门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牢固树立信息服务大行业观念,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积极推进电信行业战略转型。要立足服务信息化,切实加强网络规划和指导,引导企业从技术、业务和终端等层面推进网络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  相似文献   

2.
《重庆通信业》2006,(3):22-24
苏少林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服务信息化是电信业的重要责任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树立信息服务大行业观念,推进电信业转型,实现由传统运营业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变”,要求电信业突破原有的业务领域,立足于整个电信服务业的发展,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既是为各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全方位、  相似文献   

3.
《山东电子》2012,(2):12-12
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个年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进入了“深化应用”的第三阶段。工信部近日明确表示,根据“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的任务和要求,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再次把推进信息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电信业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总体目标按照建设“电信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四川省委提出的本世纪20年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我省电信业将进一步加强电信监管体系建设,形成健全的法律、监管体系,继续保持适度超前发展,加强通信网络设施建设,优化网络和业务结构,提升电信业整体价值和效益,推动我省电信业从传统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者成功转型, 创建西部最强最优的电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11月16日,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的以“面向信息化电信业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2006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大会对电信业在未来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责任与使命、电信价值链面向信息化的重构与创新以及电信企业与各行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合作共赢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应邀为论坛做了“积极推进电信业创新与转型,提高服务信息化水平”的主题报告。奚国华在讲话中表示:“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信息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  相似文献   

7.
2007年,信息化推进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等部署,紧紧围绕信息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1深刻认识中央企业停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点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通信技术》2007,(1):51-52
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召开后,广西区通信管理局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在全局干部中掀起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并结合广西区情,认真研究制定了2007年监管工作思路。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努力抓住电信业转型机遇,坚持“求实、创新、规范、有效”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和监管能力建设,做好政策引导、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推动行业和谐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积极推进我区电信业向信息服务大行业转变,大力增强行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电信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信运营商在探索服务于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之际,如何创新电信业自身的信息化,提升运营的竞争力,推动中国通信产业的整体升级,同样至关重要。电信运营商在基础网络建设、运营业务产值及电信用户规模方面取得了规模进展之后,提升企业信息管理、运维水平、业务能力已成为电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电信运营商创新、转型以及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等部署,紧紧围绕信息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和电信业都处于转折变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使电信业更好地服务信息化,如何实现电信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久前在重庆成功召开的第七届信息港论坛就此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论坛围绕“信息化进入网络合成新阶段,新阶段赋予信息港新使命”这个主题,专设了信息网络技术趋势、移动商务和行业应用、ICT与信息社会三个主题峰会,业内领导及一流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挖掘和拓展农村信息化需求,适应农村信息化以镇、村为单位的营销特征,重庆电信在前期“信息田园”项目试点的基础上,采取五大措施全面推进信息化乡镇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信息化”己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之一,世界各国的电信运营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当地信息化的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电信运营商自然也是建设信息化中国的主力军,造声势,定战略,推措施,成效初现。不过,这里的“成效”更多指的是社会信息化方面,而对于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电信业自身,信息化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信息化建设遇到了哪些问题?未来是什么走势?笔者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山东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社会各界对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出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山东省政府也制定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东营市正在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落实信息化、努力打造数字化城市。作为东营市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东营网通有能力、有义务走在全面推进全市信息化进程队伍的前列,承担起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重任,这既是贯彻“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搞好应用开发,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化东营’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号召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数据通信》2012,(3):24-25
“十二五”期间,中国联通将持续加大农村通信投入,全面加速农村通信网络建设进程,继续完善农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电信业转型初见成效 2007年是中国电信业转型的执行年,各电信企业紧紧抓住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各项信息业务。目前转型己初见成效,电信非话音业务收入在总体业务收入中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通过前两年的宣传、实践,2007年电信企业转型不断深化:优化原有网络,逐步构建下一代网络,为各项转型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深入研究细分客户群体的需求,开发多样的信息业务;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通信行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抓住电信业转型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聚精会神抓发展,大力推进业务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依法行政和监管能力建设,做好政策引导、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积极推进我省电信业向信息服务大行业转变。大力增强行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信息产业部确定了通信业宏观的发展目标,要求加强规划指导、法制法规建设及政策研究,加快推动传统电信业的转型,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李强 《中国新通信》2006,(13):14-18
尽管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几乎都选择了转型的战略,但是细观每个运营商采取的转型战略却不尽相同。在遵循事情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全球电信业新的市场将来自于信息化的需求,由此,这也成为运营商共同主攻的方向。毫无疑问,实施信息化战略是电信转型的重点之一,信息化已经成为电信转型的“风向标”。然而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提供者的电信企业,应该如何把握信息化的方向?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