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油田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为背景,以制备环境友好杀菌剂并研究其应用为目的,开发了新型油田杀菌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Fe(VI)化合物杀菌剂是以高铁酸盐 (K2FeO4)为主剂的一种氧化型杀菌剂,对各种细菌具有广泛的杀灭作用,可以杀灭油田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等.在室内合成该杀菌剂,然后取K2FeO4固体粉末加2~6 mol/L KOH水溶液,配制成0.1%~1%碱性溶液,即为杀菌剂工作液;最后采用绝迹稀释法,测定加杀菌剂前后水样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的含量,计算杀菌率,评价杀菌效果,确定了杀菌剂在油田水杀菌过程中的使用条件,并从杀菌的角度初步验证了该杀菌剂对油田水中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的杀菌功效.  相似文献   

2.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异噻唑啉酮3种杀菌剂杀灭回注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FB)及腐生菌(TGB)3种细菌,并用绝迹稀释法对杀菌前后菌数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杀菌剂双子表面活性剂和杀菌剂1227的杀菌效率均达到企业标准,且杀菌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效率达到99%以上,具有良好的耐药性,可将杀菌剂1227与杀菌剂双子表面活性剂交替应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3.
采用细菌瓶法,对杀菌剂1227、杀菌剂D和复配杀菌剂SJ117的杀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杀菌剂SJ117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其杀菌性能略好于杀菌剂1227,且两者均明显优于杀菌剂D,对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的最低杀灭质量浓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田水中3种有害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阐述了测试瓶绝迹稀释法和培养-镜检法两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培养-镜检法,依据SRB菌、TGB菌和IB菌在生物显微镜下的不同形状、形态即可进行快速测定.并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的性状,剖析其危害及腐蚀机理,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采用微生物防治法、抑制腐蚀菌营养和生长的条件、紫外线照射和超声波处理、采用杀菌剂等方法.快速准确地测定出有害微生物含量,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繁殖,避免或减少其危害,对油田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于二次采油的 MF-1多功能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季铵盐杀菌灭藻剂上加接一个脂键,连接一个有机酸基团,合成一种兼具阻垢缓蚀功能的新型工业水处理用杀菌灭藻剂MF-1。评价试验结果表明:MF-1新型杀菌剂在较低浓度(30mg/L)下,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及腐生菌(TGB)的杀灭效果为100%,优于季铵盐型1227杀菌剂,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缓蚀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细菌在高pH值环境下的变异特征及抗药性规律进行了研究,掌握了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的变异规律及变异特征,尤其是首次观察到4种不同类型的腐生菌。开发研制出了高效杀菌剂A2,并与筛选出的A3及油田常用杀菌剂A1进行了对比。室内试验表明,研制的A2杀菌剂当投加浓度为100mg/L时,杀菌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需要向地层注水以补充和保持油层压力,但注入水中如果长期存在过量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和腐生菌,就会造成管道刺漏、油藏渗透率下降等严重后果。当前南堡油田采出水处理杀菌工艺存在处理成本高、杀菌不彻底、细菌抗药性等不良因素,通过对杀菌技术进行对比,优选出快离子催化杀菌工艺,并将该装置应用于南堡油田1号人工岛采出水处理试验,分别从杀菌效果、管道的腐蚀情况、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评价。现场试验表明:快离子催化杀菌工艺可将采出水中细菌含量控制到注水标准范围之内,经济效益显著。不仅满足了注水开发需求,也为快离子催化杀菌工艺在其他区块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保持地下压力,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需向地下油层中注水,注入水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细菌是腐生菌、铁细菌和硫酸还原菌,这些细菌的存在会降低注入水水质并腐蚀管道,影响油田开采。为客观评价三种细菌检测的准确度,采用绝迹稀释法检测技术,利用Bottom-Up法,通过21组数据对三种细菌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绝迹稀释法检测油田注水三种细菌的不确定度分别为:硫酸还原菌±4 mL-1,腐生菌±6 mL-1,铁细菌±16 mL-1。通过Bottom-Up法对检测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可真实、准确地反应油田注入水中三种细菌的实际含量范围,为油田注水达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回注水中的细菌是影响注入水质的重要因素。细菌超标不仅对污水管道及处理设备产生腐蚀,增加污水处理难度,而且还会造成地层堵塞等危害。目前油田含油污水主要采用物理方式和投加化学杀菌剂方式去除细菌,单纯采用物理杀菌方式难以达到污水回注指标要求,而投加化学杀菌剂运行成本高,且长期投加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为寻求经济有效的杀菌技术,开展了二氧化氯杀菌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现场采用氯酸钠和盐酸溶液为反应原料,所产生的二氧化氯和氯气自动投加到含油污水中。试验结果表明,当回注水中投加二氧化氯浓度为10 mg/L以上时,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的灭菌率接近100%,硫化物含量也明显减少,出站及注水井井口细菌及硫化物含量均达到污水回注指标要求,同时大幅降低了杀菌成本,试验区综合杀菌费用年降低76.7%。  相似文献   

10.
制备一种高收率、高效、环保的长链双季铵盐杀菌剂。以十二胺、环氧氯丙烷及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为原料,制备长链双季铵盐杀菌剂SX-28,并探讨其杀菌性能。研究表明,在同等投加量条件下,该杀菌剂对异养菌(TGB)、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FB)的杀灭效果均优于1227及普通双季铵盐等常规杀菌剂,且其杀菌持续时间长。该杀菌剂在工业循环水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油田回注水的回注过程中必须要加入杀菌剂以满足灭菌、抑制细菌腐蚀的作用。常规的杀菌剂多数是以季铵盐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型杀菌剂,杀菌效果差,而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加药量逐年提升。油田杀菌剂的开发一直比较单一、缓慢,缺乏对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的针对性杀菌剂。基于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甲醛的低成本高效杀菌剂,该杀菌剂以甲醛溶液为基础复配了活性氧和有机酸成分,通过复配可以在提高杀菌效率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杀菌成本,适合油田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双旋流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常规工艺技术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流程短、系统停留时间短等特点。双旋流处理工艺设备应根据来水水质情况分段选用,也可以与常规工艺联合应用,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双旋流系统对硫酸盐还原细菌、腐生菌、铁细菌在不加杀菌剂的情况下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投加10~15 mg/L杀菌剂能够实现硫酸盐还原菌指标达标。卧螺式离心脱水机与系统配套应用,可实现污泥浓缩处理,离心脱水机出泥含水率≤70%。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三次采油的深入,油田化学助剂产品在油田生产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化学助剂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果也越来越引起油田生产各级部门的关注。油田用化学助剂产品种类很多,在众多的助剂产品中,杀菌剂作为油田污水处理使用的一种化学剂,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杀死污水中危害比较严重的几类细菌包括有腐生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从而使处理后水质达到注水水质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油田进入注水开发过程后.早期实施的注水水质标准只对含铁量.悬浮物、含油量作了规定。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大量试验研究和现场验证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注水水质标准.其中对不同渗透率油藏的注入水水质中危害最大的菌类指标.包括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以及铁细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油田杀菌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油田地面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油田杀菌剂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田二次采油中,需要大量回注水,由于回注水中一般都含有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等易引起金属腐蚀,地层堵塞,化学剂变质等一系列不利于注水采油的细菌微生物。同时回注水含有较高的钙镁离子,易产生注水管线和地层严重结垢,从而引起注水管线和地层堵塞。这些都给油田生产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般都需要在污水回注前投加杀菌剂和缓蚀阻垢剂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葡三联污水处理站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含量高的问题,选择葡三联污水处理站外输水与清水的混合比为3:1作为实验介质,进行室内杀菌剂的筛选实验。选用季胺盐与异噻唑啉酮类复配型杀菌剂(A)、SHB-5杀菌剂(B)、季胺盐与醛类复配型杀菌剂(C)、季胺盐类杀菌剂(D),按五个不同浓度投加每种类型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水中细菌与聚丙烯酰胺双向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阐述了聚驱产出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等菌种及其代谢产物在厌、曝氧条件下对产出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程度,同时对各种细菌在厌氧和曝氧条件下的生存和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的代谢产物对聚合物粘度影响很大,通过曝氧能大大减缓这种影响;聚合物对腐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硫酸盐还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铁细菌为一类兼性好氧微生物,能够在较为广泛的溶解氧浓度下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8.
循环水常用的几种主要杀菌剂的结构和杀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种工业常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的结构,并在实验室和工业循环水现场评价了7种工业常用杀菌剂对循环水中危害最大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非氧化型杀菌剂以季铵盐类和异噻唑啉酮类或它们的复合剂为主,杀菌效果较好,但与氧化型杀菌剂相比较,氧化型杀菌剂杀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应用》2017,(9):137-141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研制出了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三种细菌培养基配方,并制作出了培养基测试瓶。并使硫酸盐还原菌在其中适应速度快,繁殖迅速,缩短阳性反应时间,将检测时间由14 d缩短到7 d,相应的三种培养基检测技术具有生长指示明显、操作简单,检验周期短,检测结果与北京和西安研究院的三种细菌培养基标准方法不存在判据差异,适用于油田注入水质和回注污水水质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ClO2改善地层注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后期的开发与建设,特别是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采出液中各种菌类、杂质的含量不断增加,使污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杀灭油田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三大菌类,同时氧化污水中的硫化氢、硫化亚铁等硫化物,并将二氧化氯的作用持续到井口直至地层,进而杀灭和氧化注入井地层中的菌类及硫化物,并抑制菌群的再生,使之达到提高回注污水水质、降低注水压力、改善注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