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的一段时间。要想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抓住规律,才能切实抓好饲养管理,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10,(9):56-56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的一段时间。要想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抓住规律,才能切实抓好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仔貉饲养到45—60日龄时可断奶分窝。断乳的时间和方法关系到仔貉断乳后生长发育的好坏。断乳方法得当,可使仔貉断乳后采食力增强、生长迅速、发育良好,如何正确进行仔貉断乳分窝呢?  相似文献   

4.
仔貉断乳分窝到取皮前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段时间,要想做好育成期的饲养工作,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生长发育特点.依据饲料、营养、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采食量、环境等规律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幼貉的生长发育。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养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仔貉断乳分窝至取皮前的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此期要做好如下饲养管理工作。1断乳分窝当幼貉能够自己采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必须进行断乳分窝。1.1前期准备准备开口料、添加剂;消毒幼貉的笼舍,最好挂上  相似文献   

6.
仔貉断乳分窝是貉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关系到仔貉断乳后的生长发育.断乳方法得当,可使仔貉断乳后采食力增强、生长迅速;否则,断乳分窝后仔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貉,育成率降低,影响养貉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正确进行仔貉断乳分窝呢?  相似文献   

7.
断乳后到9月底为幼狐和幼貉的育成期,幼狐和幼貉断乳后头2个月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刻,此期间饲养管理得合理与否,对狐、貉体型大小和皮张幅度有很大的影响。饲养管理把好关的同时,关键是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以免因各种疾病而影响幼兽的生长发育或造成幼兽死亡,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现将狐、貉育成期经常出现的疾病及其防治工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狐、貉幼仔死亡多在5~10日龄前,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70%~80%;在断乳前后的10天内,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15%~20%;育成期的死亡数仅占幼仔总死亡数的5%~10%。分析其死亡原因,大体上是遗传、营养、管理、疾病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貉子的产仔率较高,一般一只母貉可产仔貉8~10只,有些母貉产得更多。由于貉哺乳的特殊性,超过母貉乳头数量的仔貉很有可能因吃不到母乳而“夭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分娩后因种种原因母貉死亡,导致仔貉没有母乳可食。出现这两种情况时,养殖户必须果断地采取为幼貉寻找“奶妈”的措施,以免受损。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方法可行,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0.
狐、貉、貂初生幼仔是指初生10天以内的,其死亡率占整个狐、貉、貂饲养到取皮期的10%~30%,是仔兽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恶性传染病除外),所以,降低幼仔死亡率是狐、貉、貂养殖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1育成期从断乳分窝后算起,也就是1.5~2个月以后的幼貉到成貉出栏,这个时期为育成期。育成期为5~6个月。2饲养密度及笼箱摆放2.1笼箱摆放密度及方式要求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科学合理。根据貉场的面积摆放貉笼。场地面积大,笼箱距离可大些;场地面积小,笼箱可摆得密一些。摆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狐、貉幼仔死亡多在5~10日龄前,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70%~80%;在断乳前后的10天内,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15%~20%;育成期的死亡数仅占幼仔总死亡数的5%~10%。分析其死亡原因,大体上是遗传、营养、管理、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可大  相似文献   

13.
正幼兔是指从断乳至3个月龄的小兔。在养兔生产中,幼兔最难养,成活率也是最低的,此时养殖户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成活率。幼兔断乳2周内,要从喂断乳前的仔兔料逐渐过渡到幼兔料。幼兔生长发育快,采食多,但其消化能力,特别是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因此,幼兔饲料应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体积较小、适口性  相似文献   

14.
幼貉哺乳期的管理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极其重要,不但直接关系到种貉的自身健康,而且还会决定仔貉的成活率,所以应倍加注意.  相似文献   

15.
<正> 貉的毛皮轻柔、华丽、保暖,可做皮衣、皮帽、围巾,尾毛还可制毛笔和画笔,是国际毛皮市场上畅销的兽皮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貉形如狐,身体较胖,头大嘴短而尖,四肢较短,尾短而蓬松,耳短直立,两颊生有长毛,凸出于颜面两侧。成年貉体长一般50~60厘米,肩高35~40厘米,尾长17~18厘米,体重6~7公斤。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貉背毛基部呈淡茧黄色或略带橘黄色,毛尖为黑色,绒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本地幼貉死亡多在出生后7d内,死亡数占6%,我们分析幼貉出生7d内死亡原因有5种:①遗传因素。②饲养管理。③饲料营养。④疾病因素。⑤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供给量小或不足等因素。对出现这些原因,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仔貉的成活率。1遗传因素近亲繁殖一些有害的隐性基因结合而出现幼仔畸型,幼仔嘴巴上下不齐,嘴巴一长一短,幼貉体质弱,幼貉生长速度非常慢,有15%的母貉妊娠期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17.
母貉恢复期是指仔貉断奶分窝后7-9月这段时间。此期,母貉经过系列期的营养消耗,身体较消瘦,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小,体重处于全年最低水平。因此,线貉恢复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补充营养,增加肥度,恢复体况,并为越冬及冬毛生长储备足够的营养,为下一年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2007,(2):33-34
初生仔狐、貉一般指1~7日内的仔狐、貉。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狐貉产仔季节正值寒冷的早春,气温变化无常,仔狐、貉从母体产出后温度变化大,由于仔狐、貉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完善,抵抗力很弱,很容易造成死亡,从而影响狐、貉的产仔率和成活率,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有前途的新兴养殖业。但人工貉因患怪癖或受突然惊吓等,常造成产后叼食仔貉,也有因母貉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给仔貉哺乳,导致整窝仔貉死亡。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几年来我们探索出以下提高仔貉成活率的方法。现  相似文献   

20.
白公貉和灰母貉交配产白色仔貉,一般有沿续性,也就是说上年1窝产几只白色仔貉,今年的比例也和上年差不多.举例说:上年有的母灰貉产12只仔貉,其中有1只自仔貉,今年产10只貉有2只是白仔貉;有的上年产10只仔貉,白貉的占5只,今年产10只貉,白仔貉占4只;有的去年产7只貉,有5只白貉,今年还产7只貉仔,白仔貉也是5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