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数字地球的概念 1998年1月2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作了一篇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他在这篇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实现数字地球的问题,从而迈出了通过现实世界来建立数据世界的重要一步。 数字地球的本质就是信息化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地球信息模型。建立数字地球的框架是首先需要一个全球统一的参考坐标系,并根据全球大地重力测量数据来推算能精确拟合地球的参考椭球体,然后把地球上各点所有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从  相似文献   

2.
霍沛军 《科技潮》2000,(9):42-43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热烈探讨数字地球的发展方向,促进数字地球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继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这篇讲演中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后世界上第一个和“数字地球”有关的国际会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人类掌握。人类通过使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获取了大量的有关地球的数字信息,并存储在数据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球"及我国面临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数字地球”是指地球信息模型或信息化的地球。它是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信息都收集起来,按照地球上的地理坐标,建立起来的完整的信息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完整地、形象地了解地球上各种宏观和微观的情况。人们再不会将信息像普通数据那样放在数据库里,而是按地球坐标存放,建立“数字地球”,这是因为在地球信息模型中可体现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又便于检索应用。“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作的《数字地球:展望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长篇…  相似文献   

4.
构建数字地球需要融合海量地理信息、高程信息、航拍信息、标注信息和其他用户自定义业务信息。如何汇聚调度这些海量数据是实现数字地球软件平台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数字地球平台的信息汇聚实施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处理软件架构,研究信息分类调用与汇聚模块设计及全球海量影像数据的调度策略。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初步在项目中实现数字地球平台。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在人类所接触到的信息中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地球空间信息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货和车。数字地球不仅包括高分辨率的地球卫星图像,还包括数字地图,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它的应用正如戈尔副总统在报告中提到的有时会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受到限制,换句话说,数字地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超出我们的想象,可以乐观地说下一世纪中,数字地球将进入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6.
数字农业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数字农业及其理论基础与构成1998年1月31日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做的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 ,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 ,基本内涵是“一种具有海量地理信息、能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三维描述的方式”[1][2]。数字地球概念提出后 ,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许多专家发展了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相继提出了数字城市、数字国土、数字农业等 ,其中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在数字地球概…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球,实际上就是信息化的地球——一个完整的地球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全部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这样,人们就可以快速、形象、完整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2,(10):18-19
国际上对“数字城市”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但其实这一概念真正的普及却是得益于20多年后“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1998年1月21日,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指的是用数字方式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戈尔的报告为我们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无限的空间地理信息与有限的数据显示窗口之间的矛盾,需要“数字地球”无级比例尺信息综合技术。空间数据仓库为数字地球提供了管理异质、异构海量信息的功能和面向数字地球的高层应用服务。而面向无级比例尺的空间数据库,为解决无级比例尺的信息综合提供了可靠的应用支撑。本文就解决无级比例尺信息综合而建立的空间数据仓库提出一个基本的方案,并探讨了几种格式的空间数据索引。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此后,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和学者致力于这一领域的模型建立和研究工作。数字地球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仅对工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军事、国防建设也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数字地球这一新兴学科及其技术。  相似文献   

11.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3):13-13
树木数字化伴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城市建设悄然兴起。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地球表面(或城市)每一点上的固有信息数字化并建立其三维几何模型。例如,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在部分地区实现的三维建筑模型  相似文献   

12.
1 数字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 ,是基于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的 ,1998年 ,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洛杉矶加里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OGC)年会上 ,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 ,2 1世纪理解我们行星的方式”的报告 ,从此“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数字地球实际上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之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正是在数字地球的背景下 ,城市问题专家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 (digitalcity)是数字地球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 ,是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集中表现 ,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是信息化的城市 ,是现实城市的虚拟对照体 ,即综合运用了 3S技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 )等技术系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它具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部功能 ,而且其功能更强、更丰富 ,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系统对21世纪地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20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而数字地球则在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信息科学的逐渐成熟而提出的。在对数字地球的概念、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和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可视化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21世纪这两门新技术对地理这门古老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上要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对我们星球的理解"演讲报告,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引起了很大反响,相继提出"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的实施构想,美国已经开始"数字城市"的建设.我国国家领导人对此问题极为重视,把"数字中国计划"作为国家战略计划提到日程上.我省提出实施"数字福建"的有关问题,这对将来实施"数字福建"的计划是具有前瞻性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各种信息的空间基础支持的空间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各领域对空间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1998年“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对空间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数字地球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的遥感技术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的遥感影像的解译以及与这相关的背影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数字地球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演讲中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他说:“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球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他明确地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维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决策、农业、灾害、资源、全球变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按照戈尔提出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张永强 《天津科技》2003,30(6):53-5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小到一件我们手边的Mp3、数码相机,大到一个数字系统Internet。无论现在怎么强调数字技术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数字地球就是这种状况的形象描述。 数字地球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在农业、林业、水利、地矿、交通、通信、城市建设、资源环境、人口以及军事等几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向我们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辉 《科技潮》2001,(11):90-91
“数字地球”最先是由美国提出的,它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1)为依托,具有整体性及导向性的战略思想新概念。1998年1月31日,这一概念由美国原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演讲中率先提出。他说:“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地的球的表示”。他明确地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维虚拟现实等高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以及农业、灾害、资源全球变化、教育、军事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需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数字地球核心的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你无论如何想象恐怕都不会过分,数字地球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在农业、林业、水利、地矿、交通、通讯、新闻媒体、城市建设、教育、资源、环境、人口、海洋以及军事等十几个领域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球是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数字地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高新技术的支撑,由此构筑了数字地球技术体系,数字地球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科学研究领域,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