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Waugh—Ladd氏综合症又称第四期肠道旋转不全、十二指肠腔外狭窄症。乃由于十二指肠后腹膜部分为畸形的粘连束带压迫所造成。Rixford氏1920年报导5岁儿童一例,其后Wangh—Ladd两氏对此病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首创一种手术方法。国內对肠道旋转的病例报导为数尚少,且均为婴幼儿。本院一例成人Waugh—Ladd氏综合症宛如胆道蛔虫病之腹痛、体征,故而误诊。今结合治疗经过报告,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Marfan氏综合症由Marfan氏于1896年首先报告,病者主要表现为四肢瘦长,肌肉发育不良,关节攣缩及起步迟缓。国外学者多人曾陆续报导本综合症之眼部症状如晶状体脱位,瞳孔小,虹膜震颤等。国内报告者有张晓楼氏,陈氏,施氏等,迄今不下10余例。广东各地医院亦发现不少,惟文献中少有报导,我院现得1例,特报导于后,供同道参考。病例报告患者杨××,男性,23岁,未婚,新会人,门诊号16934。1964年2月22日来就诊,主诉为双眼视力逐渐减退已4年余。患者上小学时两眼视力即较其他同  相似文献   

3.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氏病,是一种急性发热发疹疾病,原因不明,好发于4岁以内婴幼儿。本病1961年由日本川崎氏发现,1976年开始报导,几年来日本共报导20000例,美国报导600例,加拿大15例,南朝鲜17例,此外土耳其、新加坡、希腊、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也有少数病例报导。在国内上海、北京、长春、四川、天津先后报导共38例。  相似文献   

4.
<正> 宫内早孕合并输卵管妊娠破裂实属少见病例,本院发现一病例,并经手术证实。现报导如下: 患者张××,女,35岁,1997年5月21日上午10时突然右下腹腹痛,恶心、呕吐,于下午4时来院就诊。外科以“阑尾炎”收住入院。入院后追问病史。三年前曾行宫外孕手术,本次月经延后一周,于上午10时腹痛后才来潮,量少,外科随开B超申请。B超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5.
食管结核比较少见。自1837年Denonvilliers氏经尸检发现第1例后,陆续有报导。Lackhard、Carr等在16,489例尸检中发现25例,发病率为0.13%。国外文献中Wexels氏在1954年收集到125例;Chung-Sen-Tung在1962年收集到150例。国内文献,就我们手头资料,查到有郑中立等六份资料共报告14例。考虑到本病发病率较低,尚未为临床广泛重视,故将我单位的7例病例报导附上,供参考。临床材料 1.性别和年龄:本组男女为3∶4。最大为58岁;最小为15岁。平均为40岁。 2.临床表现:多呈吞咽不顺或困难;进  相似文献   

6.
淋病奈瑟氏菌于1879年Neisseria首先发现,1885年Bumm氏证实为淋病的病原体,主要引起成年人泌尿生殖系的化脓性病变。我院于1994年检出一例婴儿泪囊感染淋病奈瑟氏菌的病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伴有口腔周围及手足皮肤色素沉着屑罕见病例,有家族病史者更为释少;此种综合征于1921年首先为Peutz氏报导,称为Peutz氏综合征。以后陆续有个案报导。1949年Jegher氏复习文献及报导了他自己的10例,又称为Peutz-Jegher氏综合征,并对此病作了更详细的描述。(1)色素沉着主要表现在口唇及口颊粘膜,亦见于手足指趾皮肤;(2)主要为胃及小肠多发性息肉,结肠、十二指肠亦可受累,(3)患者易产生胃肠息肉之并发症如阻塞出血,个别病例亦有恶性变者;(4)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8.
克隆氏病由于缺乏特征性改变,误诊率极高。我院1979~1987年收治8例,均误诊。现分析如下。病例摘要例1:男,18岁。因腹痛、腹泻半年误诊为菌痢、肠套叠。腹痛时右下腹可扪及鸡蛋大小包块,肠鸣音亢进。X 线检查:十二指肠球部龛影,末端回肠扩张,横结肠可见线样征。纤维结肠镜检查:末端回肠、回盲部及横结肠均可见肉芽组织改变、假息肉形成。病理报告为炎性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9.
眼球后退运动综合征或 Duane 氏综合征,系先天疾患。其特征为眼球外转障碍,内转眼球后退及睑裂缩小,1905年Duane 氏报告54例,国内先后有所报导。我院发现1例,经手术治疗有所进步,现报告于下:病例:周××,男,28岁,工人,住院号:92194。病史:自述左眼转动不灵,视物胀感二十余年,听父母述二岁患病后左眼不能向外转,内转时睑裂缩小,眼球向后退,且左眼视物不如右眼方便,不能正视,  相似文献   

10.
本病又名UIlrch-Fremerey-Do-hna氏综合症,或称Francois氏综合症或llearmann-Streiff氏症。本症是一种罕见的疾患,由胚胎5-7周额叶发育障碍所致。无染色体异常,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可能与畸胎物质或病毒感染有关。常为家族性发病或双亲为血族联姻者。目前在国内报导较少,我区尚未见到病例报告,我院于1982年6月至11月间发现两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一:程××女性 15岁汉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我院1960年4月至81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15例克隆氏病分析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15~76岁,其中15~40岁10例;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12小时。二、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发热、腹块、贫血及消瘦等。腹痛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为持续性隐痛,8例患者伴有阵发性绞  相似文献   

12.
瑞氏条虫是一个大而复杂的属,三十年前经记载的已有226种,其中瑞氏亚属就有85种。本病自1867年Grenet氏在非洲发现以来,在世界广泛地区,包括东非洲、南非洲和东南亚陆续发现。我国台湾省亦有人体感染病例,在广州曾发现1例,唐仲璋氏等在福建省福州、泉州两地发现小儿感染7例,年龄1(1/2)岁至8岁,而以2—4岁居多,近几年来虽有新的病例发现,但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3.
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病,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最早的文献记载为1903年Borissowa 氏的报导,认为是早期的 Banti 氏综合症。1923年 Ewald 报告一例,称之为“白血病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以后,各国续有相似病例的报导,但命名甚不一致。兹将五年半来在我院所见的23例加以分析和报告,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或称先天性胆总管囊形扩张,简称胆道囊肿,比症并非罕见,故在肝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应加以一定注意。Robnett 氏在伦敦 Whillington 医院统计,此病占住院病人1/26500。1732年 Vater 氏报告第一例,1852年杜格拉氏第一次论述到这种病例后,1959年 Alonso-Lej 及其同工收集世界文献报导共419例,至1975年Flanigon 氏收集世界文献报导共955例。此病以日本文献报告较多,1/3病例来自日本,故有提出此症患病率有种族之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外科的进展,国内外对Budd-Chiari(布-加)氏综合征的报导也逐渐增多,治疗方法也逐步在改进,疗效也越来越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遇到了一例因包虫引起的布一加氏综合征,现报导如下: 患者,男,24岁,病历号83-4199,牧区干部,有与狗的接触史。1979年秋因高烧,黄疸在当地医院诊断“膈面肝包虫病”行体外引流术,拔管后恢复劳动力将近二年。1982年底复发,除高烧,黄疸外,伴有右上腹痛、咳嗽、咯血、右上腹部隆  相似文献   

16.
胸腺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形成的淋巴器官,其组织结构自本世纪初即已被了解,但在长期内对胸腺的功能认识不清,直至1961年 Miller 氏及1964年 Good 氏分别报导,才确定胸腺是一个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上皮器官。对于胸腺的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报导不多,本文仅就人体胸腺发育及功能均旺盛时期(自初生至20岁),因不同病因而死亡的病例,观察其胸腺的形态结构变化,以求阐明胸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与疾病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肌强直性瞳孔(Adie 氏瞳孔)为罕见的眼病,据文献报导,无特殊疗法。我科试用针刺及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病例刘××,女性,24岁,已婚,58年11月24日入院。主诉:右眼瞳孔扩大,两眼视力减退已四个月。现在史:患者在本年7月24日体检时,发现两眼视力不好,8月初至县卫生院求诊,医生发现右眼瞳孔扩大,在此以前有头痛,曾服中药20余剂无效,而头痛日渐增剧,视力亦明显减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的原因一般见于动脉硬化,血管畸形、梅毒等,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于动脉硬化所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在脑卒中的死亡率中为最高,国内外文献报导约56~87%左右。患者多在50岁以下,其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出血部位多在内囊附近及基底节区,加上出血后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导致脑干受压、移位和脑疝形成。自1908年Russell和Sargent两氏首先报导脑出血病例手术  相似文献   

19.
孟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系孟氏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mansoni)的蚴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我国自1882年Manson氏在本省厦门尸检发现本病以来,各地陆续报导已数十例,其中以眼部病例较多,口腔病例尚不多见,尤以舌病例更少,仅见四川、广东两地报告共三例。本科1977年收治两例,其中舌一例,特报导供参考。病例报告例1:女,46岁,安溪农民,因舌及左颊出现肿物两个月,在当地县医院按炎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病例256]患者47岁,男,公司职员。初诊于1982年2月11日。病历:体格、营养、脸色一般。脉弱,血压低,为120/70。主诉14岁时接受阑尾炎手术后引起腹痛,长期不愈。开始患阑尾炎时冷敷10天止痛,但复发后接受手术,手术后发生粘连,持续有腹痛而接受了第2次手术,但腹痛仍未消除。气滞,肠鸣、腹痛,手术后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