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南昌市林情出发 ,分析了南昌市公益林的分布状况、质量状况等现状 ,并应用系统诊断模型对南昌市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可为南昌市的公益林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绿道建设及理论研究为背景,对南昌市的绿道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城市绿道的总体规划布局、绿道建设的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植物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南昌市的城市自然地域特色和近远期绿地系统规划,总结现阶段南昌市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不足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南昌市绿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明确了地被植物概念的基础上,对南昌市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南昌市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行为标注法和行为观察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南昌市人民公园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Arc GIS软件的Arc Map将调研数据生成了老年人休闲活动核密度图。通过对核密度图进行分析,较为准确地掌握了老年人在南昌市人民公园中的休闲活动分布特征,从而为南昌市人民公园的适老化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对南昌市主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生活型(习性)植物的多样性、主城区各应用类型的植物多样性、不同绿地类型的植物多样性、不同的行政区的植物多样性及珍稀植物与古树名木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就其现状问题提出南昌市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规划策略,以期为南昌市的绿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中国老龄化情况的不断加剧,势必给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南昌市八一公园、人民公园、孺子亭公园的实地走访调查,总结分析了南昌市综合性公园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情况下的存在问题与不足,对以后南昌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及改建方案进行了探讨,试图从中国未来几年将面临严重的老龄化状况的视角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今后南昌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统计分析了南昌市生态公益林的现状,并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南昌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对南昌市生态公益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园林藤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昌市6个片区90个样点中的园林藤本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归类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园林藤本植物的应用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种类偏少,仅12种;②分布不均匀,不同片区之间和功能区之间的应用状况相差悬殊;③应用形式较单调;④绿化面积小;⑤配植方式简单;⑥缺乏管护。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南昌市园林藤本植物的应用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南昌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从科学的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南昌市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规划设想和策略,对指导和推进南昌市森林旅游产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至2004年底,南昌市共开展了六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通过对六期二类调查动态变化分析,可以看出南昌市30年来林地、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等各项重要森林资源指标的消长情况。同时与近5年的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可以发现南昌市长期的林业发展规律与近期林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南昌市的人居环境,我们应认真制订城市发展规划与林业发展规划,认真培育、保护、提高现有森林资源,力争早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旅游作为21世纪的绿色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劲头。本文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南昌市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昌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南昌市道路绿化现状,指出了南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道路绿化设计水平不高,树种、植被结构简单,养护管理不到位以及市民绿化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南昌市的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笔者者近些年来在江西省从事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项目几十余项,现以南昌市新建县厚田乡为例,研究厚田乡农村村庄风水林的特点,进一步探讨村庄"风水林"绿化利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村庄的景观环境现状;并总结村庄"风水林"的景观作用,据此提出南昌市新农村建规划设计设中村庄"风水林"保护、利用与新农村村庄绿化相结合的针对性方法、建设性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原易位N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位于南昌市城乡生态界面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城区、郊区、乡村3个不同梯度土壤N原位、易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土壤来源对土壤的氨化、硝化速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对净矿化速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氨化速率表现为乡村土壤来源(0.11 mg·kg-1·30 d-1)>郊区土壤来源(-0.92mg·kg-1·30d-1)>城区土壤来源(-2.02 mg·kg-1·30 d-1);硝化速率表现为乡村土壤来源(0.44 mg·kg-1·30 d-1)较低,城区(3.18 mg·kg-1·30 d-1)和郊区土壤来源(3.35 mg·kg-1·30 d-1)较高;净矿化速率表现为乡村土壤来源(0.54 mg·kg-1·30 d-1)<城区土壤来源(1.16 mg·kg-1·30 d-1)<郊区土壤来源(2.43 mg·kg-1·30 d-1).培养位置对氨化速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硝化速率、净矿化速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硝化速率和净矿化速率均表现为乡村(0.68 mg·kg-1·30 d-1和-0.29 kg·kg-1·30 d-1)和郊区(1.78 mg·kg-1·30 d-1和1.06 mg·kg-1-30 d-1)较低,城区(4.51 mg·kg-1·30 d-1和3.36mg·kg-1·30 d-1)较高.总体来看,土壤N的矿化过程既与土壤理化特性有关,又明显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所改变的土壤利用方式将显著地影响土壤磷素(P)含量水平。本研究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南昌市选取灌丛、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的P素连续分级法分析了土壤全P及各功能P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表层土壤全P和可提取态P的含喇均表现为城区(0.71g·kg-1和378.50mg·kg-1)明显高于郊区(0.30g·kg-1和150.74mg·kg-1)和农村(0.31g·kg-1和147.38mg·kg-1)(p0.05)。在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和HCl-P等5种功能P形态中,城区森林土壤HCl-P的相对含度最高,为36%,明显高于其郊区相对含量为8%年农村相对含量为6%的水平。而郊区和农村地区,土壤NaOH-P是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1%和50%。可见,城区土壤P积累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P循环,且其高含量的HCl-P可能加速P在城区水生系统的富集。图3表2参32。  相似文献   

16.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滨水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滨水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南昌市主要滨水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滨水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以期为我国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南昌市森林资源调查材料,分析了南昌市油茶产业的现状,从政策管理、资金投入、栽培品种等方面指出了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一种典型的带状绿地,其对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以2022年南昌市所遭受的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为契机,对南昌市经开区十五条主次干道绿化树种进行受害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受高温旱害影响的植株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和规律性,南北向道路植物受灾较为严重,东西向道路植物受灾情况相对较轻;(2)随着树下铺装面积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上升趋势;随着铺装透水率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下降趋势;(3)乔木个体越大、长势越好,其抗干旱能力越强;(4)对耐旱性较差、小胸径及低矮的树种及时养护。适当增加南北朝向道路的人工浇灌及管护频次。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并适当减少树下铺装的面积,以此来缓解高温干旱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南昌市城市绿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南昌市的自然资源现状和市区绿地概况,进行了分析,从改善生态平衡的角度提出城市绿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