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HAT循环的能量模型和Yong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青  闻雪友 《热力发电》1999,(3):31-34,36
利用能量传递一转换模型对HAT循环进行Yong分析,分析了循环的Yong利用和各部件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在HAT循环中透平的效率贡献系数最大,其性能对系统影响显著,其次是燃烧室,由此也指出了节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对换热器的4种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冷热流体热容量率比R、传热单元数Ntu和换热流型对换热器各种火用效率的影响。本文结果为工程上各种换热器的热力学性能分析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是一种综合反映能量的质量和数量的热力参数。火用分析方法在分析能量转换过程的合理性和能量利用的完善性方面比传统的热平衡法更为直观、有效。分析结果认为,嵩屿电厂300MW机组的实际效率并不理想,节火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陶氏塑料(Dow Plastic)在亚太市场推出两个全新牌号的STYRONA-TECH高科技聚苯乙稀树脂,分别为STYRON A-TECH 1300及STYRON A-TECH 1400。两者均利用陶氏高抗冲击聚苯乙稀(HIPS)的最新专利生产技术开发而成,它们为消费电子产品提供崭新的树脂性能。 陶氏聚苯乙稀亚太区市场及业务发展经理潘颂彬Brett Simpsom先生指出:STYRON A-TECH 1300及STYRON A-TECH 1400树脂具体高流动性、高韧性及高冲击强度的全新性能组合,…  相似文献   

5.
MH-Ni 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含钴添加剂对Ni(OH)2活性及结构的影响。对Ni(OH)2进行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XRD)表明,含添加剂Ni(OH)2的晶体有序性差,含更多的晶格缺陷。由热重分析(TGA)表明,含添加剂的Ni-(OH)2晶格中含有结晶水,其电化学活性的提高与此有关。用循环伏安法对粉体Ni(OH)2电极在KOH水溶液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能改善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35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效率的火用分析,揭示了其发电过程中各环节的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分析表明,对于135 MWCFB锅炉机组,燃烧与传热火用损失最大。提出了降低燃烧和传热火用损失、凝汽器背压、飞灰含碳量等提高机组系统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系数在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对用能系统进行热经济性决策的经济系数法。利用会计法定量分析了某工厂中的一道工序系统,计算出其经济系数,利用分析法指出其薄弱环节,依据经济系数评价其损费与非能量费的比例大小,并指出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余热锅炉的火用分析,推导出余热锅炉参数与火用回收量的关系模型,并分别给出对应不同烟气入口温度,饱和蒸汽锅炉和过热蒸汽锅炉回收火用值和工作参数的选择图表,分析提高余热锅炉火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推荐不同烟气温度条件下余热锅炉的优选参数.  相似文献   

9.
预热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燃气轮机余热回收应用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对其开展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变温热源条件下存在有限温差传热、不可逆压缩、不可逆膨胀等不可逆因素的预热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工质质量流率、压缩机和透平效率、压比、换热器热导率以及分流系数对循环(火用)效率的影响;在总热导率一定的约束下,以(火用)效率最大为目标对预热器、加热器、回热器和冷却器的热导率分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工质质量流率的增大,可通过降低加热器和回热器热导率、提高冷却器和预热器热导率的方式提升循环(火用)效率,且在考虑4个换热器热导率分配比的情况下,(火用)效率最大所对应的工质质量流率范围在92~95kg·s^(-1),功率可达到11.8~12.05MW;经由优化后,循环(火用)效率相比于初始设计点可提高17%以上,其所对应的循环热效率可达到34%以上,循环净功率可达到10.98MW以上。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装置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四丁基溴化铵对锌电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锌电极产生的枝晶和形变,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在电解液中添加四丁基溴化铵(C4H9)4NBr(TBAB)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10-4mol/LTBAB后,在锌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阳极氧化电流和阴极还原电流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此外,在阴极极化时,锌电极阻抗的复数平面图(NYQUIST)上出现了表征吸附作用的感抗圆。从而说明添加10-4mol/LTBAB,由于其表面吸附作用有利于锌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尤其是在阴极极化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混流泵效率特性的预测与实测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DE·KOVATS方法是预测泵特性的传统方法,本文对其加以改进,用叶片尖端间隙数值解析法预测其中的容积效率。通过对一个系列四个不同比转速导叶式混流泵效率特性的预测,并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在设计点和最高效率点附近,两者达到了良好的一致。说明这种方法可提高A·DE·KOVATS方法的预测精度,简单实用,可以用来预测性能,修改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利用谢弗勒尔组织图对南海发电厂SA213TP304H与SAT22异种钢接头的焊接组织进行分析,制订出合理的课焊工艺,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与贝氏体耐热钢焊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氨吸收式串联型制冷和动力复合循环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该文对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串联型制冷/动力复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基础循环主要参数为:氨水工质浓度为0.3,透平进气参数为400℃/8.4MPa,热源为415℃/ 0.1043MPa的热空气。循环采用火用效率、经济火用 效率、功冷比作为评价准则。对透平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再沸器出口工质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关键循环参数的变化对循环热 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存在最佳透平进气温度及最佳再沸器出口工质温度使得火用 效率和经济火用 效率达到最大。此外,研究表明循环最佳基本工质浓度随冷、电价格比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电气化铁道AT供电用自耦变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慧芳 《变压器》1998,35(8):9-12
阐述了AT供电用自耦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分析了AT用自耦变压器的性能,特点及能达到低阻抗的原因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混合燃气透平布雷逊循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混合燃气透平布雷逊( Braysson)循环原有模型作适当简化的基础上用热力学第二定理对此循环作火用分析,并与布雷顿( Brayton)循环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方法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制备出纳米级Ni(OH)2,对其进行XRD、TEM分析,证实样品是纳米级β-Ni-(OH)2,将常规用Ni(OH)2和纳米级Ni(OH)2以一定比例混合的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放电容量增大,对其又进行了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Tafel极化曲线的测试,初步解释了作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应用中所表现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火用平衡方程、利用火用效率对汽轮机组给水加热系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汽轮机组热力系统通用火用矩阵方程。该方程反映了热力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构造简单,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火用的计算,为编制通用汽轮机组热力系统计算程序提供了依据,而且为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火用分析特别是为进行局部的定量火用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各热力设备的热力完善性及过程的不可逆程度,本文以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了槽式太阳能双工质回路热发电系统集热器子系统、透平发电子系统及凝汽器子系统的热平衡和平衡数学模型,并结合SEGS-VI的设计参数,计算得到了系统各部分热效率与效率,从而揭示了系统的损分布及其大小。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的热损失率为78.36%,其中热损最多的部位是凝汽器,占总辐射能的33.33%;整个系统的损失率为77.2%,其中集热场的损最多,占总太阳辐射火用的67.16%。此分析结果将为槽式热发电系统的改进以及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及氨水工质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将产功与制冷有机结合,提出一种由燃气轮机循环和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组成的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在系统能量输入及主要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将新循环与由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功冷联供联合循环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发现新循环的功、冷输出均有增加,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相对提高了6.3%和1.9%。通过火用平衡分析,揭示了新循环的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热、排烟过程火用损失的大幅减小,证明采用氨水作为底循环工质是将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展为功冷联供循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发电设备》2017,(3):145-149
为了比较混合工质与纯工质在有机朗肯循环(ORC)中各自输出功及效率,采用Visual Basic软件建立纯工质工作时和混合工质工作的模拟程序,比较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152a/R245fa在不同混合比例的情况下与组成该混合物的纯工质R152a和R245fa性能的差异,得出混合工质的最优配比,用以提高循环的热力学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混合工质对循环的影响不同,但普遍高于纯工质,对循环效率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