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涎腺疾病     
多西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增殖的影响;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8例临床分析;大涎腺上皮性肿瘤212例临术分析;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纤连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mRNA的表达;紫杉醇及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  相似文献   

2.
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较男性多见,约为1.5:1。粘液表皮样癌在大涎腺肿瘤中占5%~10%,其中90%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颌下腺。在小涎肿瘤中约4%-20%,大多见于腭腺,其次为磨牙后腺、舌腺、唇腺,颊腺。  相似文献   

3.
涎腺疾病     
涎腺肿瘤中hTERTmRNA表达的研究;PCNA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Genistein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力学刺激对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E-cad/cat复合体的影响;DNA po1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涎腺疾病     
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p5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EGFR及C-erbB-2蛋白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细胞系转移力之间的关系;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及其复发的临床研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P53、P16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研究;35例腮腺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涎腺肿瘤Bcl-2、PCNA和C-erbB-2表达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比了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salivary adenoid carcinoma lung metastasis,SACC-LM)与低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中蛋白激酶CK2-β的活性,探讨蛋白激酶CK2-β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肺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方法 通过肿瘤手术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细胞系体外粘附实验及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并采用整合素受体抑制剂精氨酸-天冬氨酸进行体外及荷瘤动物体内实验,观察其预防及治疗肺转移的效果。结果 肿瘤团索周围的基膜样物质呈多层、溶解或断裂现象。出现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标本组织蛋白酶D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率(75%)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43.8%)。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其相应的非高转移细胞系。精氨酸-天冬氨酸在体外能抑制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在体内能显著延长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动物的生存期。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与细胞外基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在颌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自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因颌下区反复肿胀而在我科就诊的21例患者,行涎腺内镜诊治,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2~42岁,左侧14例,右侧7例.16例行颌下腺造影检查,5例行下颌横断咬合片检查.结果:X线片显示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5例,其他原因致颌下腺导管阻塞16例.涎腺内镜检查显示:1)颌下腺导管病变:导管狭窄3例,扭曲2例,导管息肉2例,憩室2例.2)颌下腺导管内病变:阳性结石5例,阴性结石7例,粘液栓及脓栓在所有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涎腺内镜术后,阻塞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涎腺内镜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技术,在颌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50例涎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50例涎腺癌,发生在腮腺61例,颌下腺14例,舌下腺5例,和小唾腺70例。病理分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49例,腺癌25例,腺样囊性癌24例,粘液表皮样癌22例,腺泡细胞癌22例,鳞状细胞癌5例,乳头样囊腺癌2例,未分化癌1例。150例涎腺癌3、5、10年生存率为80.7%、69.4%、52.1%。腺泡细胞癌和粘液表皮样癌预后较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好。生存率根据部位,小唾液腺和腮腺肿瘤最高,舌下腺和颌下腺最低。术后放疗和化疗,对涎腺癌,生存率是重要的,涎腺癌复发率为27.6%,颈淋巴结转移率为9.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结合我院近十年收治的9例涎腺导管癌病例,回顾国内详细记载涎腺导管癌病例报告,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涎腺导管癌好发于老年人,以腮腺导管癌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质硬、界限不清肿块,常伴有神经侵犯症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导管样细胞巢呈实质性、筛孔状和乳头状结构,中心有粉刺样坏死。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为主,辅以术后放疗或化疗。术后易复发,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常发生远处转移。结论:涎腺导管癌是一类较少见,且恶性程度很高的涎腺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癌基因C-erbβ2和p53检测可能对判断早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颌下腺肿瘤143例临床分析王林康,王华涎腺肿瘤约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1.2~3%腮腺肿瘤的发病率为涎腺肿瘤的70~80%,颌下腺肿瘤占涎腺肿瘤的10%[1.2],但它的恶性发病率比腮腺高。我科自1967~1992年共收治了143例颌下腺肿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涎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不常见,据报道,腮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16%,颌下腺、舌下腺癌为8%。但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大涎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首次接受治疗的腮腺癌患者,如果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为74%,而一旦出现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仅为9%,颌下腺癌患者相应的数字为41%和9%。本文对大涎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处理的现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2.
调控涎腺细胞分泌的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及其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涎腺分泌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要介绍了毒蕈碱型胆碱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β-肾上腺素受体及辣椒素受体在正常颌下腺的表达及其对唾液分泌的调控作用,重点介绍了作者所进行的涎腺细胞受体对失神经支配的移植颌下腺分泌调控作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涎腺疾病     
20051965 紫杉醇及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细胞毒作用的研究;20051966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与P53基因的修复;20051967 腮腺癌术后放疗的评价;20051968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53、PCNA评分和Bcl-2表达与病理分型和复发的关系;20051969 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供体制备;20051970KAT性腮腺炎8例报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涎腺疾病     
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失衡与涎腺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关系,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顺铂诱导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明国  陈关福 《口腔医学》2007,27(6):320-322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生长缓慢但恶性度高的涎腺上皮性肿瘤,好发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腭腺等小涎腺,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强、血行性转移率高、长期预后较差等典型生物学特征,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肿瘤研究的热点,该文对国内外涎腺腺样囊性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化,组织发生及其异质性。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技术对8例腺淋巴瘤3,例嗜酸性腺瘤,12例多形性腺瘤及2例上皮一肌上皮癌进行研究,同时观察了56例胚胎颌下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多形性腺瘤中导管样结构系肿瘤性闰管结构和肿瘤性分泌管结构,腺淋巴瘤和嗜酸性腺瘤中导管结构系肿瘤性分泌管结构,上皮-肌上皮癌中导管结构系肿瘤性闰管结构,涎腺肿瘤组织结构及抗原表达复杂多样,与人胚涎  相似文献   

18.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涎腺,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主要是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后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但是该治疗方案对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控制效果尚不理想.本文主要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基因分子治疗等方面介绍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的新进展,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系M3SP4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记数法、MTT、软琼脂克隆形成法及相关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17β雌二醇对M3SP4细胞的增殖和对VEGF、cerbB2、Ki67、P16的影响。结果:雌激素在10-10~10-5mol/L时对M3SP4有促进作用,其中在10-7mmol/L时对M3SP4的促增殖作用最显著,体外实验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减少了10.8%,克隆形成率增加了225%,免疫组化显示VEGF、cerbB2、Ki67的表达增强,而P16的表达明显降低。体内实验,实验组裸鼠在每天给予0.0052mg/d的E2时,肿瘤细胞M3SP4的生长增加65%,转移增加了609%。VEGF、Ki67和cerbB2有较强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相反抑癌基因P16的表达较弱。结论:雌激素可刺激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3SP4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涎腺肿瘤3461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涎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195 5~ 2 0 0 2年间收治的 3 461例涎腺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恶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是 41.3 8岁和 45 .2 0岁 ,良恶性的男女之比分别是 0 .99∶1和 1.3 4∶1。腮腺、腭部的小涎腺和颌下腺分别列为涎腺肿瘤原发部位前3位 ;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与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癌分别列为良、恶性肿瘤前三位。结论 :涎腺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男性患者的构成比恶性肿瘤高于良性 ;女性患者构成比有增加趋势 ;腮腺和腭部分别是大、小涎腺肿瘤的高发部位 ;多形性腺瘤和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