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制备带正电的氧化石墨烯—离子液体(GO-IL)复合材料,用带负电的纳米金(GNP)自主装到GO-IL表面,构建GNP/GO-IL/GC修饰电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对所制备的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在0.2~10μmol/L浓度范围内,多菌灵的差分脉冲伏安峰电流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检出限为0.08μmol/L。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砂糖橘中多菌灵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胡海洋  陈红艳 《食品科学》2015,36(8):115-119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芦丁在活化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分别用0.5 mol/L硫酸溶液对玻碳电极进行酸法循环伏安处理和酸法恒电位极化处理,用1 mol/L NaOH溶液对玻碳电极进行碱法循环伏安处理和碱法恒电位极化处理使电极活化。对比4 种不同的玻碳电极活化方法,结果发现经过1 mol/L NaOH溶液恒电位极化法处理的玻碳电极活化效果好;使用该活化电极考察芦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pH值为2的布列顿-罗宾逊缓冲液中,芦丁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较好,产生一对主要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氧化还原过程涉及2 电子及2 质子。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氧化峰电流在0.6~10 μmol/L的范围内与芦丁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8 μmol/L,依此建立芦丁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较好,应用此法能够成功分析苦荞茶中芦丁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0):262-266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γ-氨基丁酸修饰电极,并对聚合条件进行了优化,以建立测定食品中莱克多巴胺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用循环伏安或差分脉冲法探讨了莱克多巴胺在聚γ-氨基丁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莱克多巴胺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 0×10-8~1. 0×10-5mol/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2=0. 998 8。检出限为8. 0×10-9mol/L。回收率为98. 0%~102%,RSD为2. 3%~3. 1%。循环伏安法简单、快速、灵敏,为莱克多巴胺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为食品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基于纳米金-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用于检测水样中微量的孔雀石绿。方法实验利用电沉积法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金纳米颗粒,然后利用溶剂蒸发法在纳米金层表面再修饰混有壳聚糖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实验设计以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共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元件,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MG。结果表明电极的修饰膜可加速MG的电子传递速率,促进电位变化,并显著增强MG的氧化峰电流。得到的差分脉冲峰电流与孔雀石绿浓度对数值在2.5×10-9~2.5×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3×10-10 mol/L。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基于纳米金-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适于孔雀石绿的快速、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5.
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芹菜总黄酮进行定量分析。选择芦丁纯品作为测定芹菜总黄酮的标准品,以纯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优化测定条件,然后在最佳测定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芹菜中总黄酮的含量。试验表明,芹菜总黄酮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6 mol/L~1.3×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1.2×10~(-11) mol/L(S/N=3)。  相似文献   

6.
制备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沙丁胺醇(Sal)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与裸碳糊电极相比,显著提高Sal的氧化峰电流,氧化峰电位负移50mV,提高了测定Sal的灵敏度。实验表明:氧化峰电流与Sal浓度在0.471~64.2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mol/L(RSN=3)。对40.7μmol/L的Sal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 1.7%。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血样和尿样中Sal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王玲  秦会安  侯婷婷  李倩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2):267-270,283
采用滴涂和电聚合的方法构筑Nafion-聚半胱氨酸修饰的玻碳电极(Nafion/L-cy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色氨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色氨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色氨酸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催化作用。色氨酸浓度在0.4×10-6~40.0×10-6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a(μA)=0.6997c(10-6mol/L)+5.3(R2=0.9844),检测限为1.0×10-7 mol/L。该方法用于香蕉中色氨酸的检测,回收率为95%~98%。  相似文献   

8.
以半胱氨酸和纳米金自组装修饰裸金电极为基础,制备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修饰电极。研究芦丁分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通过多层结构修饰能够提高芦丁分子在金电极上的差分脉冲伏安响应灵敏度,从而建立一种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复杂体系中芦丁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检测方法。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0.112C(μg/m L)+0.07,相关系数R~2=0.999 3,分析方法检出限为6.0 mg/100 g,苦荞茶样品中芦丁加标浓度为2.0、5.0、7.0μg/m L时回收率在99.65%~101.10%之间。  相似文献   

9.
用1- 丁基-3- 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作修饰剂制作[BMIM]PF6- 修饰玻碳电极。在0.2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0)中,运用差示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研究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测定金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研究表明,该修饰电极降低了木犀草素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增大了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峰电流。木犀草素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 × 10-10~1.6 × 10-8mol/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3.2 × 10-11mol/L,回收率为98.7%~103.6%。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金银花中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高愿军  张永峰  许光日 《食品科学》2010,31(16):233-236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 噻吩丙二酸(3-TPA)修饰玻碳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苏丹红在3-TPA 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出预富集时间、pH 值、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因素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苏丹红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得出在2.0 × 10-5~1.3 × 10-3mol/L 浓度范围内苏丹红Ⅰ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6,检测限为4.8 × 10-6mol/L。辣椒粉、辣椒酱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 和99.4%,相对标准偏差(n=3)分别为0.25% 和0.21%。另外,对苏丹红Ⅰ氧化还原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构建纳米金(Au)掺杂石墨烯(GS-Nafion)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传感器(GCE/GS/Nafion/Au),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上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DA的选择性测定。将GS-Nafion溶液涂覆于GCE表面制得GCE/GS/Nafion电极,采用化学镀方法于GCE/GS/Nafion电极表面生成Au制得GCE/GS/Nafion/Au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GS、化学镀Au和电极的制备过程,循环伏安(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研究DA的电化学性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DA浓度与DPV法氧化峰电流大小在1.0×10-7~1.0×10-4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4.2×10-8mol/L。该电极制备过程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可以用于D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瞿万云  胡卫兵  朱杰 《食品科学》2012,33(14):125-128
优化各实验参数,建立一种测定苏丹红Ⅰ含量的简捷、灵敏的电分析方法。用水热法制备纳米WO3,并用其修饰碳糊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苏丹红Ⅰ在此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发现纳米WO3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苏丹红Ⅰ的氧化峰电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10-7~2.0×10-5mol/L,开路富集2min后检出限为8.0×10-8mol/L。该方法用于辣椒制品及番茄酱等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1.1%~10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电化学沉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的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电极进行表征,并研究亚硝酸根离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亚硝酸根在1×10-6~1×10-2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3×10-8 mol/L。所构建的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将所构建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酱油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石墨烯(GR)滴涂在玻碳电极(GCE)后,再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聚合氧化Co(COOH)2制得Co3O4/GR/GCE修饰电极作为食品中检测香兰素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技术对Co3O4/GR复合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1 mg/mL GR滴涂量为8 μL,Co(COOH)2聚合圈数为20圈,0.1 mol/L pH 4.5磷酸缓冲溶液中,香兰素在该传感器下线性关系良好(0.1~80 μmol/L),线性方程为:Ip (μmol/L)=0.1518C+0.5103 (R2=0.997),检测限为0.033 μmol/L (S/N=3)。将此方法应用于饼干样品中香兰素检测,回收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仅1.47%。综上,该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良好,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具有可行性,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Wang G  He X  Zhou F  Li Z  Fang B  Zhang X  Wang L 《Food chemistry》2012,135(2):446-451
A gold nanoparticles/TiO(2) composite modified Indium tin oxide (ITO) electrode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catechol (CC) and hydroquinone (HQ)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PV). Increasing of separation of the oxidative peak potentials and peak current for CC and HQ in pH 6.0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make it suitable for selected determination of CC.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ditions, CC was determined by DPV and the linear range is from 1.0×10(-7) to 5.0×10(-4) mol 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and limit of detection as 5.0×10(-8) mol L(-1). Interference and stability study showed a satisfactory resul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rmine catechol in tea samples, and comparing with the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用于定量分析绿原酸的ZIF-8@Ag/MWCNTs电化学传感器。Ag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催化能力,而ZIF-8优秀的比表面积能有效的分散Ag纳米粒子,因此在室温合成ZIF-8后,在ZIF-8表面原位还原Ag+制备ZIF-8@Ag复合材料。然后,以MWCNTs作为基底材料,复合ZIF-8@Ag获得修饰工作电极,获得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绿原酸的测定。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探讨了ZIF-8@Ag/MWCNTs/GCE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绿原酸标准品浓度在5×10-8 mol/L~1×10-5 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6×10-8 mol/L(S/N=3)。探究了修饰电极的抗干扰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表明电极抗干扰能力较强,重复性及再现性表现良好。用于实际样品绿咖啡豆稀释液的检测时,加标回收率在96.34%~103.34%。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绿原酸及绿原酸实际样品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